一种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2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器,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冷却器包括上盖、下盖、多个第一芯片和多个第二芯片。上盖开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下盖上开设有润滑油进口和润滑油出口。多个第一芯片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并排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每相邻两个第一芯片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芯片。相邻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边缘贴合连接,使得每一第一芯片与相邻且位于其底部的第二芯片之间形成润滑油层,每一第一芯片与相邻且位于其顶部的第二芯片之间形成冷却液层。每一第二芯片的顶部构造成向下盖方向凸起,使得冷却液层的表面积大于润滑油层的表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避免冷却液局部沸腾引起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气蚀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车辆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和环保法规的加严,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增压直喷已经成为了发动机上常用的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及性能,但是发动机的热负荷也越来越大,为保证润滑油一直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冷却器便成了必须条件。因此,冷却器的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若发生冷却液或润滑油泄漏使得油水混合,会直接导致发动机拉缸、拉瓦等报废的问题。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的冷却液出液口附近设计有狭隙空间50,该狭隙空间50中的冷却液流速很低,而高温机油对冷却液又持续进行热量传递,当狭隙空间50中的冷却液局部温度达到沸点后会发生沸腾现象,沸腾的气泡破裂导致冷却器冷却液层的芯片会出现气蚀开裂而发生油水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冷却液局部沸腾引起芯片气蚀开裂问题的冷却器。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增大冷却液层空间的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器,用于冷却车辆发动机中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盖,其上开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n下盖,其上开设有润滑油进口和润滑油出口;/n多个第一芯片,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并排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每相邻两个第一芯片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芯片;/n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的边缘贴合连接,使得每一所述第一芯片与相邻且位于其底部的所述第二芯片之间形成润滑油层,每一所述第一芯片与相邻且位于其顶部的所述第二芯片之间形成冷却液层;/n每一所述第二芯片的顶部构造成向所述下盖方向凸起,使得所述冷却液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润滑油层的表面积;/n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均与每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器,用于冷却车辆发动机中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其上开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下盖,其上开设有润滑油进口和润滑油出口;
多个第一芯片,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并排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每相邻两个第一芯片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芯片;
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的边缘贴合连接,使得每一所述第一芯片与相邻且位于其底部的所述第二芯片之间形成润滑油层,每一所述第一芯片与相邻且位于其顶部的所述第二芯片之间形成冷却液层;
每一所述第二芯片的顶部构造成向所述下盖方向凸起,使得所述冷却液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润滑油层的表面积;
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均与每一个所述冷却液层连通;
所述润滑油进口和所述润滑油出口均与每一个所述润滑油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芯片的底部构造成向所述上盖方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点,所述第二芯片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点,一个所述第一凸点和一个所述第二凸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根生陈海兰苏茂辉卢瑞军汪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