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84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涉及车辆内外饰领域。汽车座椅包括发泡、座椅骨架和防滑支架。座椅骨架内置于发泡中且与车身连接。防滑支架内置于发泡中且连接于座椅骨架的顶部,防滑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和至少两个第二加强杆。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沿车身的纵向布置,每一个第一加强杆的中间部分均向远离座椅骨架的方向弯折,且每一个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椅骨架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加强杆沿车身的横向布置,每一个第二加强杆均与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防止乘客在汽车紧急刹车前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车辆内外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载人拉货的工具,人们在追求汽车驾驶操作性能的同时,对乘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遇到正碰时,需要座椅支撑乘客的冲击,保证乘客的正确坐姿,可以让汽车被动安全系统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座椅骨架刚性不足容易发生下潜而产生安全事故。而目前市场上的现有轻卡车型,没有正碰要求,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制动时,乘员常有向前滑动的现象。因此缺少防前滑设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乘客在汽车紧急刹车前滑的汽车座椅。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一种可以增大摩擦系数的汽车座椅。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发泡;座椅骨架,内置于所述发泡中且与车身连接;防滑支架,内置于所述发泡中且连接于所述座椅骨架的顶部,所述防滑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沿所述车身的纵向布置,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中间部分均向远离所述座椅骨架的方向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泡;/n座椅骨架,内置于所述发泡中且与车身连接;/n防滑支架,内置于所述发泡中且连接于所述座椅骨架的顶部,所述防滑支架包括:/n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沿所述车身的纵向布置,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中间部分均向远离所述座椅骨架的方向弯折,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n至少两个第二加强杆,沿所述车身的横向布置,每一个所述第二加强杆均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泡;
座椅骨架,内置于所述发泡中且与车身连接;
防滑支架,内置于所述发泡中且连接于所述座椅骨架的顶部,所述防滑支架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沿所述车身的纵向布置,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中间部分均向远离所述座椅骨架的方向弯折,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
至少两个第二加强杆,沿所述车身的横向布置,每一个所述第二加强杆均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加强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包括:
第一骨架,包括:
底部支撑框架,与所述车身连接;
侧支撑框架,与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一边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左侧;
至少两个顶部支撑杆,沿所述车身的纵向布置,每一个所述顶部支撑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底部支撑框架连接,且所述至少两个顶部支撑杆的中间部分均向远离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方向弯折;
至少两个第三加强杆,每一个所述第三加强杆均与所述至少两个顶部支撑杆连接,且一端与所述侧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一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
第二骨架,与所述底部支撑框架远离所述侧支撑框架的一边连接;
靠近所述车身头部的一个所述第三加强杆远离所述侧支撑框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骨架远离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一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飞曹鑫王智彭志军汪万松王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