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头型与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5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0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机车头型与机车,该机车头型包括司机室主体与导流罩,司机室主体由围护结构形成,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前端设有第一防撞结构,所述第一防撞结构包括与所述司机室主体连接的防撞柱,所述防撞柱上设有吸能结构;导流罩与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形状和大小匹配,且包覆于所述司机室主体上。本公开提供的机车头型,安全性能与气动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头型与机车
本公开涉及铁路机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车头型与机车。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快速交通工具,受文化、绿色节能和人身安全等的影响,铁路机车的造型、气动性能及被动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同时,行业内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提出了相应要求,对于被动防撞安全方面的规定还要求强制执行。因此,机车除了要满足预期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比例协调、造型美观、气动性能良好的外形,同时能够在意外碰撞事故中最大限度保护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与气动性能良好的机车头型以及具有该机车头型的机车。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车头型,该机车头型包括:司机室主体,由围护结构形成,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前端设有第一防撞结构,所述第一防撞结构包括与所述司机室主体连接的防撞柱,所述防撞柱上设有吸能结构;导流罩,与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形状和大小匹配,且包覆于所述司机室主体上。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围护结构由板梁与框架连接组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结构为蜂窝状铝块。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司机室主体的侧面设有第二防撞结构。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撞结构为防撞横梁。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所述防撞柱,且两个防撞柱间隔设置在机车宽度方向三分之一的位置上。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为复合材料制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由多个子导流罩块组成,相邻的两个子导流罩块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各所述子导流罩块能够独立在所述司机室主体上装卸。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车,该机车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机车头型。本公开提供的机车头型,司机室主体由围护结构形成,方便司机室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且司机室主体的前端设有防撞结构,能够提高机车的安全性能;更进一步地,防撞柱上设有吸能机构,能够进一步地加强机车头的防撞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机车的安全性能;同时,机车头上包覆有导流罩,通过导流罩的设置,包覆了司机室前端的防撞机构,既能保证机车头的防撞性能,又能够提升机车的气动性能;此外,机车头的造型可通过调整导流罩的具体形状来实现,增加了机车头型的美观程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机车头型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主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罩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吸能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车头型,如图1-图5所示,该机车头型包括司机室主体100与导流罩200,司机室主体100由围护结构形成,司机室主体100的前端设有第一防撞结构,第一防撞结构包括与司机室主体100连接的防撞柱300,防撞柱300上设有吸能结构400;导流罩200与司机室主体100的形状和大小匹配,且包覆于司机室主体100上。本公开提供的机车头型,司机室主体由维护结构形成,方便司机室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且司机室主体的前端设有防撞结构,能够提高机车头的安全性能;更进一步地,防撞柱上设有吸能机构,能够进一步地加强机车头的防撞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机车的安全性能;同时,机车头上包覆有导流罩,通过导流罩的设置,包覆了司机室前端的防撞机构,既能保证机车头的防撞性能,又能够提升机车头型的气动性能;此外,机车头的造型可通过调整导流罩的具体形状来实现,增加了机车头造型的美观程度。具体地,围护结构由板梁与框架连接组成,采用板梁和框架连接结构形成司机室前墙、侧墙、顶棚主体结构。机车头型在主体结构设计完成后,可以对司机室进行强度仿真计算,验证构成司机室的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能。采用板梁与框架连接组成围护结构,便于围护机构的构型和制造,降低司机室的设计难度;同时,在满足司机室强度的条件下,能够相对减轻围护结构的重量,实现围护结构轻量化设计,从而节省节头型制造耗材量,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能减轻机车头型的重量,进而减少机车运行的能耗。其中,围护结构可为钢制围护结构,利用钢质材料制作整个司机室的主体围护结构,能够相对提高围护机构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机车头型的防撞性能。本领域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围护结构,例如铁、铝合金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吸能结构400为蜂窝状铝块,蜂窝状铝块设在防撞柱300的腔体内。采用蜂窝状铝块,在机车头受到正面撞击时,蜂窝状铝块能够最大程度吸收机车受到的撞击力,形成缓冲作用,减轻机车头直接受到的撞击力,提升防撞结构的安全性能,确保机车运行人员的安全。具体地,司机室主体100的侧面设有第二防撞结构,第二防撞结构为防撞横梁。司机室主体100的侧面的第二防撞结构与前面的第一防撞结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司机室主体100的防撞性能,从而提升了司机室的安全性能。优选地,防撞梁位于侧窗下部,距机车底架高度750mm处。具体地,如图2所示,设有两个防撞柱300,防撞柱300采用钢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头型,其特征在于,包括:/n司机室主体,由围护结构形成,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前端设有第一防撞结构,所述第一防撞结构包括与所述司机室主体连接的防撞柱,所述防撞柱上设有吸能结构;/n导流罩,与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形状和大小匹配,且包覆于所述司机室主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头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司机室主体,由围护结构形成,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前端设有第一防撞结构,所述第一防撞结构包括与所述司机室主体连接的防撞柱,所述防撞柱上设有吸能结构;
导流罩,与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形状和大小匹配,且包覆于所述司机室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头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由板梁与框架连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头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为蜂窝状铝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头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主体的侧面设有第二防撞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头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田黄明惠李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