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80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包括:用于安装在司机室通风口处的第一壳体;布置在第一壳体上的多个百叶,每个百叶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布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齿条,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延伸;与齿条相配合的多个齿轮,每个齿轮驱动一个百叶旋转;以及拨动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移动的调节杆。使用时,通过调节调节杆的位置能够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过程与齿轮啮合,使得齿轮反向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百叶摆动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进行切换。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时能够通过调节调节杆的位置实现百叶的打开或关闭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
技术介绍
部分机车、工程车司机室配置有实现外循环通风功能的风扇和进出风口,正常情况下司机室风扇关闭,进出风口关闭,在司机室空调故障的情况下,紧急通风风扇将开启,进出风口开启,实现司机室的紧急通风,满足司机室内新风的需求。现有机车、工程车司机室紧急通风用出风百叶窗大多采用固定式,百叶窗的叶片固定角度,不能转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a、正常情况下,司机室无需紧急通风,而百叶窗叶片长期打开,不利于司机室的密封性设计;b、长期打开的百叶窗,造成司机室冷量泄露,影响空调制冷效果;c、长期打开的百叶窗造成司机室内积累大量灰尘,降低司机室内空气质量。因此,如何百叶角度可调的以适应不同需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百叶角度可调的以适应不同需求,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包括:用于安装在司机室通风口处的第一壳体;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多个百叶,每个所述百叶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齿条,所述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延伸;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多个齿轮,每个齿轮驱动一个所述百叶旋转;以及拨动所述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移动的调节杆,当所述调节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百叶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调节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百叶处于闭合状态。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齿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配合的第一滑动槽,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柱配合的第二滑动槽。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柱抵接时,所述调节杆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滑动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柱抵接时,所述调节杆位于第二位置。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齿轮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百叶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百叶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齿条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的第二壳体。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棉。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使用时,通过调节调节杆的位置能够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过程与齿轮啮合,使得齿轮反向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百叶摆动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进行切换。可见,采用本技术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时能够通过调节调节杆的位置实现百叶的打开或关闭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为第一壳体、200为百叶、300为齿条、400为齿轮、500为调节杆、600为第二壳体、700为过滤棉、101为第一限位柱、102为第二限位柱、201为转轴、301为第一滑动槽、302为第二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以百叶角度可调的以适应不同需求。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包括:用于安装在司机室通风口处的第一壳体100;布置在第一壳体100上的多个百叶200,每个百叶200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上;布置在第一壳体100内部的齿条300,齿条300沿着百叶200的布置方向延伸;与齿条300相配合的多个齿轮400,每个齿轮400驱动一个百叶200旋转;以及拨动齿条300沿着百叶200的布置方向移动的调节杆500,当调节杆500在第一位置时,多个百叶200处于关闭状态;当调节杆500在第二位置时,多个百叶200处于闭合状态。本技术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使用时,通过调节调节杆500的位置能够带动齿条300移动,齿条300移动过程与齿轮400啮合,使得齿轮400反向转动,齿轮400转动时带动百叶200摆动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进行切换。可见,采用本技术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时能够通过调节调节杆500的位置实现百叶200的打开或关闭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为了限制齿条300的移动轨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01和第二限位柱102,齿条300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柱101配合的第一滑动槽301,以及与第二限位柱102配合的第二滑动槽302。通过第一限位柱101和第一滑动槽301的配合,以及第一限位柱101与第二滑动槽302的配合,因此齿条300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滑动槽301和第二滑动槽302只能在第一限位柱101和第二限位柱102的连线方向移动。进一步的,第一滑动槽301的第一端与第一限位柱101抵接时,调节杆50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滑动槽301的第二端与第一限位柱101抵接时,调节杆500位于第二位置。第一限位柱101和第二限位柱102为第一壳体100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第一限位柱101和第二限位柱102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上。本技术中第一限位柱101和第二限位柱102为固定销、紧固螺钉等结构。或者,在第一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滑槽,齿条300上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且该滑块卡在滑槽中,齿条300移动过程中滑块在滑槽的限制作用只能沿着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当然还可以存在其他结构形式以限制齿条300的运动。本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种结构形式。齿轮400的作用将齿条300的直线运动转换为百叶200的旋转运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齿轮400直接固定在百叶200上,具体的齿轮400通过螺钉固定在百叶200上;或者齿轮400与摆叶为一体式结构,齿条300与齿轮400啮合时,由于摆叶可转动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安装在司机室通风口处的第一壳体;/n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多个百叶,每个所述百叶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n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齿条,所述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延伸;/n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多个齿轮,每个齿轮驱动一个所述百叶旋转;以及/n拨动所述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移动的调节杆,当所述调节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百叶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调节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百叶处于闭合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在司机室通风口处的第一壳体;
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多个百叶,每个所述百叶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齿条,所述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延伸;
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多个齿轮,每个齿轮驱动一个所述百叶旋转;以及
拨动所述齿条沿着百叶的布置方向移动的调节杆,当所述调节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百叶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调节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百叶处于闭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齿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配合的第一滑动槽,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柱配合的第二滑动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柱抵接时,所述调节杆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滑动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柱抵接时,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林朱茂华刘洋彭逢峰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