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957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用于分子影像学基因表达光学成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后,制成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移植瘤小鼠模型。卤素灯光源发光,经带通滤光片,由两个弧形端口光纤传出蓝色激发光,暗室条件下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荷瘤小鼠进行无阴影全身成像。于小鼠上方翻拍架上固定尼康Coolpix5000数码相机,镜头前加装510nm长通滤光片。强制不闪光后,可于相机预览屏上实时观察激发出来的绿色荧光,或用B门拍摄记录后,传至计算机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所属
本技术是分子影像学光学成像设备。能对活体(小鼠)上的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绿色荧光蛋白实时、安全地成像,从而揭示分子水平的活动。
技术介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报告基因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体外实验,通过对基因转染后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成像,间接地反映与其相连的目的基因,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而在活体小动物身上观察绿色荧光蛋白也是近几年伴随着分子影像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而出现的。目前只有美国Lightools Research公司生产该类产品。但其产品激发光为平头直线束,照射小动物时总会产生阴影,从而有可能遗漏潜在的绿色荧光蛋白。另外,其产品配备联机型科学级、弱光CCD数码相机,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绿色荧光蛋白成像系统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双弧型线形光纤传光束,配以脱机型数码相机,可对活体小鼠进行无阴影全身成像。弥补了现有产品的技术缺陷,图像质量没有下降,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野生型绿色荧光蛋白有两个激发峰395nm紫外光和475nm的蓝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激发峰值488nm,而蓝光对细胞和动物都是安全的。由卤素灯泡发光,经反光碗,再经透镜聚焦于470nm+/-20的带通滤光片,最后经玻璃光纤传出蓝色激发光。光纤出口设计成双弧型,是源于无影灯的设计原理。这样可在一个视野内对荷绿色荧光蛋白小鼠的前、后、左、右、上方照射蓝色激发光,进行无阴影全身成像。于小鼠上方翻拍架上固定尼康Coolpix5000数码相机,镜头前加装510nm长通滤光片。强制不闪光后,可于相机预览屏上实时观察激发出来的绿色荧光,或用B门拍摄记录后传至电脑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安全、实时、活体、无阴影地对荷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进行全身成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玻璃光纤弧形传光束图中1.卤素灯光源(出光口装配470nm+/-20激发光带通滤光片)2.光导纤维,3.发射光510nm长通滤光片,4.数码相机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光源(1)、470nm+/-20带通滤光片与光导纤维(2)顺序连接,通过关节臂自由调节光纤端口光束的角度。两个弧度为90°的光纤出口发出蓝色激发光,在暗室条件下,从侧上方无阴影地照射活体小动物以激发其移植瘤体内的绿色荧光蛋白,从而产生绿色荧光。再经过发射光510nm长通滤光片(3)被数码相机(4)记录下来,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在图2中,50μm多组分玻璃光纤包裹在不锈钢软管护套内,入光端口与光源匹配,出光端口做成90°弧形、弦长70mm、宽0.5mm的线型光束。两个90°弧形线型出光端口从两侧上方发出蓝色激发光,360°全方位照射活体小东物,无照射死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卤素灯光源、激发光带通滤光片、光导纤维顺序连接,数码相机镜头前加装发射光长通滤色片,其特征是:通过关节臂可自由调节由两个光导纤维弧形端口发出的蓝色激发光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卤素灯光源、激发光带通滤光片、光导纤维顺序连接,数码相机镜头前加装发射光长通滤色片,其特征是:通过关节臂可自由调节由两个光导纤维弧形端口发出的蓝色激发光的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宝忠李群李任飞杨衍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