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SRV-1病毒和致病性和/或感染性MSRV-2因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42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用一种病毒物质,其为纯化状态或分离状态,有逆转录酶活性,相关于一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因子的一个家族,来自有逆转录酶活性的一病毒株,该病毒株选自分别被称为POL-2(1992年7月22日在ECACC提出申请,登录号V92072202)和MS7PG(1993年1月8日在ECACC提出申请,登录号V93010816)的病毒株及其变异株,组成这些病毒株的病毒带有至少一种抗原,它能被至少一种抗体识别,该抗体直接针对至少一种相关于上述病毒株POL-2和MS7PG的任一个病毒的抗原,以获得一种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来检测、防止或治疗由上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病毒物质,或上述物质的再激活物导致的感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最常见的人类炎性风湿病,其流行程度也特别高3%(1)。起初的诊断很困难其临床异质性,及与某些时候重要的免疫学异常相关的关节外症状,使之更为复杂化。这是一种目前仍不知病因的疾病,它被归在自身免疫病一类,因为它有对自身抗原的加剧的免疫学反应。有关RA的病毒性的和/或细菌性的病因学常常被提出来,但迄今为止仍不能成功地找到RA的致病因素(2)。将RA定义为一种自身免疫病的概念以及那些支持病毒性或甚至细菌性病因学假说的概念很可能现已结合进对多种机制的理解中,就如由Fujinami R.S.和Oldstone M.B.A(3)所描述的,一种微生物可以在被感染的宿主体内诱发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已知细菌性或病毒性来源的分子,或者甚至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来源的分子均具有所谓超抗原特性(4, 5)。它们通过结合某些“T”受体的V区而直接刺激那些对不同的抗原具有专一性的T淋巴细胞,这一特点导致一种假说,即这些分子与自身免疫病理学的疾病发生过程是密切相关的(6)。然而,尚无任何特殊的细菌性或病毒性致病因素及可能的超抗原产生物,能明确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本申请人的寻找RA病因的工作现已导致发现了存在两种病理学和/或感染性因子,各自独立或是联合地,相关于RA的病理学状态。由本申请人在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S)的某个相关因素的工作中所用到的、并在法国专利申请92 04322,92 13447,92 13443,92 01529,9401530,94 01531和94 01532中描述过,以及H.Perron et al.(7)的发表文章中描述过的培养和检测逆转录病毒性物质的技术,使得有可能完全意外地证实MS的相关因素与那些构成本专利技术主题的RA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假定,在RA中,该过程发生在关节处,而且更特别牵涉到滑膜,则培养物应该用从RA病人受感染的关节中穿刺得到的滑液中的细胞来制备。使用这样一种培养物,就有可能获得在体外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型的细胞,从而允许进行一些实验。该培养基质被用于对经超离心再经等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而浓缩的感染性颗粒的有关逆转录酶活性进行研究。所用到的检测条件是从源自MA(7)的LM7株发展来的,它能检测该梯度的许多不同级份的有效逆转录酶活性。而后,用与有逆转录酶活性的酶分子的共有序列相似的简并引物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在这些级份中扩增的核酸序列,揭示了有效序列的存在,它与致病性和/或传染性因子MSRV1和MSRV2的序列相同,该序列事先已在得自多发性硬化症的病例的培养物中得到鉴定。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主题如下I)使用一种病毒物质,该物质为纯化或分离状态,有逆转录酶活性,相关于某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因子家族,得自某有逆转录酶活性的病毒株,而该株是从分别被称为POL-2(1992年7月22日在ECACC提出申请且登录号为V92072202)和MS7PG(1993年1月8日在ECACC提出申请且登录号为V9310816)的两种病毒株及其变异株中选出来的,这些变异株由带至少一种抗原的病毒组成,该抗原能被至少一种抗体所识别,而该抗体又直接针对相关于上文提到的病毒株POL-2和MS7PG的病毒中任何一个的至少一种抗原,目的是获得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来检测、防止或治疗由上述病毒物质或其一种再激活物(均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引起的感染。ii)使用一种病毒物质,该物质为纯化或分离状态,有逆转录酶活性,相关于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因子家族,由某个细胞系产生,该细胞系选自分别被称为PLI-2(1992年7月22日在ECACC提出申请,登录号92072201)和LM7PC(1993年1月8日在ECACC提出申请,登录号93010817)的细胞系,或由任一种能产生带至少一种抗原的病毒的受感染细胞培养物产生,该抗原能被至少一种抗体识别,该抗体又直接针对相关于由前述PLI-2和LM7PC细胞系产生的任何一种病毒的至少一种抗原,目的是获得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以检测、防止或治疗由上述病毒物质或者该病毒物质的再激活物(其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引起的感染。iii)使用一种病毒物质,其基因组包括选自SEQ ID NO1,SEQ ID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SEQ ID NO39,SEQID NO42和SEQ ID NO43及其互补序列和等价序列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特别是该核苷酸序列,在任一段由100个相邻单体组成的序列上,与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NO9,SEQ ID NO39,SEQ ID NO42和SEQ ID NO43及其互补序列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有至少50%、优选至少70%的同源性,为的是要获得一种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以检测、防止或处理某感染,这种感染由上述病毒物质或其再激活物(均相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iv)使用一种逆转录病毒物质,该逆转录病毒物质基因组的pol基因包括一段等价核苷酸序列,它与属于逆转录病毒ERV-9或HSERV-9的基因组的pol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有至少50%、优选至少65%的同源性,目的是获得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以检测、防止或治疗一种感染,此感染由上述病毒物质或其再激活物(均相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v)使用一种逆转录病毒物质,其基因组的pol基因编码一段肽序列,此肽序列与由逆转录病毒ERV-9或HSERV-9基因组的pol基因所编码的肽序列有至少50%、优选至少70%同源性,目的是获得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以检测、防止或治疗感染,该感染是由上述病毒物质及其再激活物(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引起。vi)使用一种逆转录病毒物质,其基因组的pol基因编码一段肽序列,对于该肽序列上任一段连续的至少带30个氨基酸的序列而言,该肽序列与由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SEQ ID NO39,SEQ ID NO42和SEQ ID NO43及其互补序列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所编码的一段肽序列有至少50%、优选至少70%同源性,为的是获得一种诊断、预防或治疗组合物以检测、防止或治疗某感染,此感染由上述病毒物质及其再激活物(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引起。vii)使用一段核苷酸片段,其核苷酸序列包括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SEQ ID NO39,SEQ ID NO42和SEQ ID NO43及其互补序列和等价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尤其是这样的核苷酸序列即其任一段含有100个紧邻单体的连续序列与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普朗B·曼德朗德F·马莱特F·比丁F·比塞姆
申请(专利权)人:比奥美希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