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51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合装置,包括抓取单元、预紧单元、压紧单元和机械手;所述预紧单元包括:预紧座;所述预紧座可放置第二零件;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第一上下驱动缸以及气爪;所述气爪可抓取第一零件并可将第一零件插入第二零件的内腔中预紧,所述气爪通过第一上下驱动缸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上下驱动缸设置在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横向移动单元设置于纵向移动单元上;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第二上下驱动缸、压板和卡盘;所述卡盘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夹紧,所述压板通过第二上下驱动缸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压紧。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提升了效率的同时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间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零件的装配,装配工作一般通过工人进行手工装配,不仅费时费力,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压合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合装置,包括抓取单元、预紧单元、压紧单元和机械手;所述预紧单元包括:预紧座;所述预紧座位于抓取单元的下方,所述预紧座中可放置第二零件;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气爪、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所述气爪可抓取第一零件,所述气爪与第一上下驱动缸连接,所述第一上下驱动缸设置在横向移动单元上,以实现横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设置于纵向移动单元上,以实现整体纵向移动;所述压紧单元位于预紧单元的一侧,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第二上下驱动缸、压板和卡盘;所述第二上下驱动缸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上下驱动缸连接压板,所述压板通过第二上下驱动缸实现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压紧工作,所述卡盘位于压板的下方,所述卡盘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夹紧;所述机械手位于压紧单元的一侧,所述机械手可将第二零件抓取并放入预紧座中,并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抓取放入卡盘中。优选地,所述的压合装置,还包括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链;所述输送链用于输送料盘,所述料盘中放置有多个第一零件。优选地,所述第二零件的上端设有多个水平朝外伸出的凸起;所述预紧座上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定位柱;当所述第二零件被机械手放入预紧座中时,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卡在第二零件的其中一凸起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纵向移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和纵向移动座;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的两侧分别水平地设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相互平行,其中一个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一丝杆螺母副,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的丝杆与导轨平行,所述纵向移动座通过滑块设置在两个导轨上,并与第一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固定;所述横向移动单元包括:第二丝杆螺母副,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水平设置在纵向移动座上,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的丝杆垂直于导轨。优选地,所述第一上下驱动缸和第二上下驱动缸为滑台气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述压合装置,可实现自动化装配,无需人工复杂的装配过程,操作简单,提升了效率的同时节省了大量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压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部分的放大图;其中:1、第一支架;2、安装座;3、旋转轴;4、输送链;5、传动链条;6、第二支架;7、导轨;8、第一丝杆螺母副;9、第一电机;10、纵向移动座;11、第一滑台气缸;12、第二丝杆螺母副;13、第二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6、第一支座;17、预紧座;18、气爪;19、第三支架;20、第二滑台气缸;21、压紧座;22、压板;23、第二支座;24、气动卡盘;25、料盘;26、工作台;27、横向移动座;28、定位柱;31、第一零件;32、第二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所述的压合装置;包括:输送单元、抓取单元、预紧单元、压紧单元、工作台26和料盘25;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安装座2和分别设置于工作台26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1;所述安装座2水平地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架1上,所述安装座2的两端分别水平地设有旋转轴3,两个所述旋转轴3相互平行,所述旋转轴3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安装座2上;两个所述旋转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从动齿轮,两个所述旋转轴3上的从动齿轮对应设置,每组对应的从动齿轮上分别设有输送链4;其中一个旋转轴3的中间部设有传动齿轮,所述工作台26的下表面设有驱动电机(未示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设有传动链条5;当所述驱动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链条5带动其中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传动齿轮通过其中一旋转轴3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两条输送链4转动;所述料盘25用来放置第一零件31,所述料盘25放置于两条输送链4上。所述抓取单元设置于工作台26的中间部,所述抓取单元包括:第二支架6、第一电机9、和纵向移动座10;所述第二支架6上端的两侧水平且相互平行地设有两条导轨7,所述第二支架6的上端还水平地设有第一丝杆螺母副8,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8与导轨7平行,且位于其中一导轨7的一侧,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副8的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9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座10通过滑块水平地设置于两条导轨7上;所述纵向移动座10上,所述纵向移动座10上水平地设有第二丝杆螺母副12,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12与导轨7垂直,所述纵向移动座10上还水平地设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位于第二丝杆螺母副12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13的主轴上套设有主动轮14,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12的丝杆的一端部设有从动轮15,所述主动轮14与从动轮15通过同步带连接;当所述第二电机13工作时,通过所述同步带带动第二丝杆螺母副12的丝杆转动;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副12的螺母上固定有水平的横向移动座27,所述横向移动座27的一侧竖直地设有第一滑台气缸11,所述第一滑台气缸11的滑台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气爪18,所述气爪18可将第一零件31抓取。所述预紧单元包括第一支座16;所述第一支座16设置于工作台26的中间部,所述第一支座16上设有预紧座17,所述预紧座17用于放置第二零件32;所述第二零件32的上端设有多个水平伸出的凸起,所述预紧座17上竖直地设有两根定位柱28,两根所述定位柱28可卡在第二零件32上端的其中一凸起的两侧,使得第二零件32不会转动;所述第二零件32通过机械手抓取并放入预紧座17中。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第三支架19,所述第三支架19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架19设置于于工作台26的前侧;所述第三支架19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台气缸20,所述第二滑台气缸20的滑台上设有压紧座21,所述压紧座21的下表面设有压板22,所述压板22的下方设有第二支座23,所述第二支座23固定在工作台26上,所述第二支座23上设有气动卡盘24,所述气动卡盘24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31和32夹紧;当所述第二滑台气缸20工作时,通过下移压板22并将第一零件31和32压紧。工作时,首先第二零件32被机械手抓取并放入预紧座17中,所述第二零件32上端的其中一个水平状凸起的两侧被两根定位柱28抵住,实现固定,然后将装满第一零件31的料盘25放入输送链4上,当料盘25被输送至工作台26的中间部时,所述气爪18通过横向移动座27和纵向移动座10实现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并通过第一气缸11垂直移动并将第一零件31抓起,然后再将第一零件31放入预紧座17的第二零件32的内腔中,实现预紧,然后机械手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31和第二零件32放入气动卡盘24中并夹紧,然后通过第二滑台气缸20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合装置,包括抓取单元、预紧单元、压紧单元和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单元包括:预紧座;所述预紧座位于抓取单元的下方,所述预紧座中可放置第二零件;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气爪、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所述气爪可抓取第一零件,所述气爪与第一上下驱动缸连接,所述第一上下驱动缸设置在横向移动单元上,以实现横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设置于纵向移动单元上,以实现整体纵向移动;所述压紧单元位于预紧单元的一侧,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第二上下驱动缸、压板和卡盘;所述第二上下驱动缸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上下驱动缸连接压板,所述压板通过第二上下驱动缸实现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压紧工作,所述卡盘位于压板的下方,所述卡盘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夹紧;所述机械手位于压紧单元的一侧,所述机械手可将第二零件抓取并放入预紧座中,并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抓取放入卡盘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合装置,包括抓取单元、预紧单元、压紧单元和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单元包括:预紧座;所述预紧座位于抓取单元的下方,所述预紧座中可放置第二零件;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气爪、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所述气爪可抓取第一零件,所述气爪与第一上下驱动缸连接,所述第一上下驱动缸设置在横向移动单元上,以实现横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设置于纵向移动单元上,以实现整体纵向移动;所述压紧单元位于预紧单元的一侧,所述压紧单元包括:第二上下驱动缸、压板和卡盘;所述第二上下驱动缸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上下驱动缸连接压板,所述压板通过第二上下驱动缸实现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压紧工作,所述卡盘位于压板的下方,所述卡盘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夹紧;所述机械手位于压紧单元的一侧,所述机械手可将第二零件抓取并放入预紧座中,并可将预紧好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抓取放入卡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合装置,还包括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位于抓取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勒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