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29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包括:插头传输机构,其包括传输轨道a以及承接板a;壳体传输机构,其设置在插头传输机构上方,且包括传输轨道b以及承接板b;自动装配机构,其位于装配工位,该自动装配机构包括第一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真空泵以及升降组件;以及成品出料机构,其包括脱料组件、控制组件以及收集箱;壳体传输机构与插头传输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实现承接板a以及承接板b间断式向壳体传输机构的输出端方向移动;装配工位上设置有平推组件,该平推组件贯穿传输轨道b且与传输轨道b平滑过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需要人工两手同时操作放置充电器外壳,另外其对齐的精准度差,易产生次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壳体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充电器是一种给储能模块进行充电的设备,在当今电子产品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充电器的使用广泛,充电在生产过程中,在对外壳进行装配时,传统的方法为人工手动进行装配,因此容易在充电器的装配过程中造成充电器外壳的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充电器生产用装配设备。专利号为CN201721638650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充电器生产用装配设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表面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上设有竖直向上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贯穿设有第一承载板,螺纹杆位于第一承载板上方的一端端部设有转动电机,螺纹杆位于第一承载板与支撑座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下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承载座,支撑座的上表面对应第一承载座设有第二承载座,第二承载座与第一承载座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设有吸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需要人工两手同时操作放置充电器外壳,另外其对齐的精准度差,易产生次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插头传输机构以及壳体传输机构实现壳体与插头的自动依次上装工作,同时利用自动装配机构对壳体与插头进行精准定位后一体压制成型,形成成品后自动提取并输出,同时避免人工组装时,造成壳体与插头的损坏,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解决了需要人工两手同时操作放置充电器外壳,另外其对齐的精准度差,易产生次品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包括:插头传输机构,所述插头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轨道a以及若干组等间距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a上的承接板a;壳体传输机构,所述壳体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插头传输机构上方,且包括传输轨道b以及若干组等间距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b上的承接板b;自动装配机构,所述自动装配机构位于装配工位,该自动装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插头传输机构下方的第一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传输机构上方的第二吸附组件、分别对第一吸附组件与第二吸附组件连通设置的真空泵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组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以及成品出料机构,所述成品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传输机构上方的脱料组件、与所述脱料组件连动且用于控制第二吸附组件开关的控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料组件下方的收集箱;所述壳体传输机构与插头传输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实现承接板a以及承接板b间断式向壳体传输机构的输出端方向移动;所述装配工位上设置有平推组件,该平推组件贯穿所述传输轨道b且与所述传输轨道b平滑过渡连接,该平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升降组件同步传动。作为优选,所述承接板a与所述承接板b均为三面凹字结构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承载座a、安装在所述承载座a上的固定盘a以及开口朝下且与壳体匹配设置的吸盘a,该吸盘a上设置的若干组吸孔a均匀设置在所述吸盘a的内壁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承载座b、安装在所述承载座b上的固定盘b以及开口与所述插头匹配设置的两组吸盘b,该吸盘b上设置的若干组吸孔b均匀设置在所述吸盘b的内壁上。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的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垂直设置且与其螺纹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导向杆上且其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电动伸缩杆,该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承载座a的上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脱料组件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安装在气缸架a上;接料杆,所述接料杆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其与所述插头的两侧夹持匹配;以及推料杆,所述推料杆位于所述接料杆下方且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架a上,所述推料杆与所述插头的底端间断式接触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轮,所述控制轮与所述阀门同轴且固定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接料杆固定连接;单向齿a,所述单向齿a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控制轮沿顺时针转动;单向齿b,所述单向齿b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控制轮沿逆时针转动;所述单向齿a与单向齿b沿同一线性设置且其均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齿牙、两端分别与所述齿牙以及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拉簧以及设置在所述齿牙另一侧的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所述直线气缸安装在气缸架b上;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直线气缸的伸缩端上;以及拨料件,所述拨料件沿着所述支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其包括固定块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拨块,该拨块朝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上下设置有圆角。作为优选,所述平推组件包括:平板,所述平板匹配卡合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b内;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平板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以及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内设置有伸缩单元,该伸缩单元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作为又优选,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齿条a,所述齿条a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动轴a、与所述转动轴a同轴且固定连接的齿轮a以及锥齿a、与所述锥齿a啮合设置的锥齿b以及与所述锥齿b同轴且固定连接的齿轮b,所述锥齿b与齿轮b通过转动轴b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齿轮a与所述齿条a啮合设置;齿条b,所述齿条b与所述齿轮b啮合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插头传输机构以及壳体传输机构实现壳体与插头的自动依次上装工作,同时利用自动装配机构对壳体与插头进行精准定位后一体压制成型,形成成品后自动提取并输出,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人工组装时,造成壳体与插头的损坏,提高产品质量;(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吸附组件,使得对壳体进行提取工作,以便在竖直方向移动时,不会发生掉落;另一方面,利用吸盘a与壳体的外形匹配设置,起到对壳体的精准定位,即便壳体会偏移,也会在吸盘a在吸附下会发生纠偏,直至将壳体吸入吸盘a内,以便后期与插头压制成型时精准合体,避免产生次品;(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脱料组件配合控制组件,使得接料杆在进行接料工作时,同时使得连动的单向齿a带动控制轮转动进而关闭阀门,反之,将成品取出装配工位传送至收集箱上时,在此通过连动的单向齿b带动控制轮转动进而打开阀门,以便下一次的装配工作;(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平推组件配合第一传动件,当升降组件的滑板下滑时,同步带动平板退出传输轨道b,以便第一吸附组件下降进行装配工作;同时升降组件复位后,带动平板复位补缺传输轨道b之间的空缺,利于下一个承接板b传动至平板上;另一方面,通过一个驱动力带动两个工作同时进行其效率高,连动性强,节省额外动力输出。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高效装配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充电器壳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头传输机构(1),所述插头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轨道a(11)以及若干组等间距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a(11)上的承接板a(12);/n壳体传输机构(2),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设置在所述插头传输机构(1)上方,且包括传输轨道b(21)以及若干组等间距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b(21)上的承接板b(22);/n自动装配机构(3),所述自动装配机构(3)位于装配工位(30),该自动装配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插头传输机构(1)下方的第一吸附组件(31)、设置在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上方的第二吸附组件(32)、分别对第一吸附组件(31)与第二吸附组件(32)连通设置的真空泵(3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组件(3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34);以及/n成品出料机构(4),所述成品出料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上方的脱料组件(41)、与所述脱料组件(41)连动且用于控制第二吸附组件(32)开关的控制组件(42)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料组件(41)下方的收集箱(43);/n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与插头传输机构(1)通过驱动机构(5)实现承接板a(12)以及承接板b(22)间断式向壳体传输机构(2)的输出端方向移动;/n所述装配工位(30)上设置有平推组件(6),该平推组件(6)贯穿所述传输轨道b(21)且与所述传输轨道b(21)平滑过渡连接,该平推组件(6)通过第一传动件(7)与所述升降组件(34)同步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传输机构(1),所述插头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轨道a(11)以及若干组等间距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a(11)上的承接板a(12);
壳体传输机构(2),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设置在所述插头传输机构(1)上方,且包括传输轨道b(21)以及若干组等间距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轨道b(21)上的承接板b(22);
自动装配机构(3),所述自动装配机构(3)位于装配工位(30),该自动装配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插头传输机构(1)下方的第一吸附组件(31)、设置在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上方的第二吸附组件(32)、分别对第一吸附组件(31)与第二吸附组件(32)连通设置的真空泵(3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组件(3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34);以及
成品出料机构(4),所述成品出料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上方的脱料组件(41)、与所述脱料组件(41)连动且用于控制第二吸附组件(32)开关的控制组件(42)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料组件(41)下方的收集箱(43);
所述壳体传输机构(2)与插头传输机构(1)通过驱动机构(5)实现承接板a(12)以及承接板b(22)间断式向壳体传输机构(2)的输出端方向移动;
所述装配工位(30)上设置有平推组件(6),该平推组件(6)贯穿所述传输轨道b(21)且与所述传输轨道b(21)平滑过渡连接,该平推组件(6)通过第一传动件(7)与所述升降组件(34)同步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a(12)与所述承接板b(22)均为三面凹字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31)包括承载座a(311)、安装在所述承载座a(311)上的固定盘a(312)以及开口朝下且与壳体(10)匹配设置的吸盘a(313),该吸盘a(313)上设置的若干组吸孔a(314)均匀设置在所述吸盘a(313)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32)包括承载座b(321)、安装在所述承载座b(321)上的固定盘b(322)以及开口与插头(20)匹配设置的两组吸盘b(323),该吸盘b(323)上设置的若干组吸孔b(324)均匀设置在所述吸盘b(323)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4)包括安装架(34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41)上的转动电机(342)、与所述转动电机(342)固定连接的螺杆(343)以及与所述螺杆(343)垂直设置且与其螺纹连接的滑板(344),所述滑板(344)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41)的导向杆(345)上且其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46),该电动伸缩杆(346)与所述承载座a(311)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壳体生产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组件(41)包括:
伸缩气缸(411),所述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强大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梦晨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