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小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小舟,包括顶板、底板和槽棒;顶板和底板通过槽棒连接,槽棒上分布设置槽口,槽口内设置斜切面,使放置物与斜切面通过点接触或线接触,斜切面设置成三角形或梯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身重量轻的一种新型小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小舟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设备中的一种新型小舟。
技术介绍
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半导体和光伏材料通常都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够应用到产品上,CVD技术、扩散工艺或氧化工艺是其中的一种处理方式,其中CVD即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常见的加工设备有PECVD、LPCVD、APCVD等,除了CVD之外还有扩散工艺包括磷扩散、硼扩散等。目前行业内已有不少相关的设备,可以针对具体的加工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半导体或光伏材料的加工,通常是将片状材料送入炉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实现,在对半导体或者光伏材料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一些小舟来装载或移动待加工的、加工中的或者加工后的材料,行业内通常把这种装载或者移动的装置称为舟、方舟、石墨舟、小舟或者花篮。传统的设备中,待加工材料的放置方式为竖直插片,在处理过程中,存在工艺气体流动受到干扰或遮挡导致待加工材料上镀膜不均匀的问题;竖直插片的形式还容易出现待加工材料变形,设备进行自动化插拔过程中容易导致待加工材料的碎片率过高,自动化程度困难,而且硅片的尺寸,有公制,也有英制,不同生产厂家,有不同规格尺寸,从152mm到168mm,之间,存在十多种硅片型号,任何一种尺寸型号,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得有其对应的置放装置,不同小舟也要对应不同生产设备,这样导致设备更新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身重量轻的一种新型小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小舟,包括顶板、底板和槽棒;顶板和底板通过槽棒连接,槽棒上分布设置槽口,槽口内设置斜切面,使放置物与斜切面通过点接触和/或线接触。进一步的,斜切面靠近槽棒的一侧高于斜切面的另一侧,或者斜切面靠近槽棒的一侧低于斜切面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斜切面设置成三角形或梯形状的平面。进一步的,槽口在槽棒竖直方向的剖面整体呈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短边长度与放置物厚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斜切面的倾斜角度为15°至45°之间。进一步的,槽口朝向与小舟整体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的,槽口剖面为三角形或梯形。进一步的,槽棒分布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每根槽棒上相互对应的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邻槽口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小舟之间的间距成倍数关系。进一步的,顶板与底板平行设置,且底板上设置贯穿孔或贯穿槽,或者采用多块底板连接槽棒。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连接相邻的两个槽棒,连接杆上设置把手,把手与整个小舟的重心处于同一水平面;把手的形状采用矩形;贯穿孔或贯穿槽的底板整体呈U形;小舟采用非导电、耐高温、抗压材料。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的槽口内设置斜切面,槽口的斜切面靠近槽棒的一侧高于斜切面的另一侧,达到放置物通过点接触或线接触与槽口进行接触来进行支撑,自然也可以槽口的斜切面靠近槽棒的一侧低于于斜切面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多规格尺寸的装载或移动待加工的、加工中的或者加工后的材料,不同尺寸可放置于斜切面的不同位置,以达到安置效果。斜切面的设置,有效去除了传统的矩形槽口在放置相应材料时出现的工艺死角区。本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方案设置顶板和底板通过槽棒连接,形成放置待加工材料的舟板的放置空间。小舟整体结构简单,自重较轻,尽可能的提升了载重范围。本方案槽棒数量、顶板形状、底板形状都与舟板相适应。每个槽棒上都分布设置槽口,提供了放置待加工材料舟板的具体每个舟板的放置空间。每个槽棒上相互对应的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此设置使舟板也要水平放置,形成高度可控的小舟。平行设置的舟板具有比传统更优的热场,舟板与待加工材料平面和热量辐射方向相平行,使得热量可辐射整个方舟,从而能有效获得均匀一致的温度场。在镀减反膜工艺后,待加工材料也不会出现绕镀现象。本方案相邻槽口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小舟之间的间距成倍数关系,这将有利于自动化设备交错插入舟板。底板上设置贯穿孔,且贯穿孔尽可能的多和大,以在保障小舟承载强度范围内,减少小舟自重。本方案设置连接杆,连接杆连接相邻的两个槽棒,以稳固小舟整体结构,提高强度。连接杆上设置把手,此设置便于自动化设备的机械手的取放避位。把手与整个小舟的重心处于同一水平面,将有利于取放小舟时的稳定性,不易在搬运中发生小舟的偏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画圈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省却顶板的其中一种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斜切面倾斜方向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斜切面倾斜方向的示意图。图中标识:顶板1、底板2、槽棒3、槽口31、斜切面32、把手4、连接杆5、放置物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小舟,包括顶板1、底板2和槽棒3;顶板1和底板2通过槽棒3连接,形成放置待加工材料的舟板的放置空间。小舟整体结构简单,自重较轻,尽可能的提升了载重范围。槽棒3上分布设置槽口31,槽口31内设置斜切面32,槽口31的斜切面32靠近槽棒3的一侧高于斜切面32的另一侧,达到放置物6通过点接触或线接触与槽口31进行接触来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多规格尺寸的装载或移动待加工的、加工中的或者加工后的材料,不同尺寸可放置于斜切面32的不同位置,以达到安置效果。斜切面32的设置,有效去除了传统的矩形槽口在放置相应材料时出现的工艺死角区。斜切面32本身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制,可以是半圆弧、三角形、纸条形、多边形等形状。其中,槽棒3采用多根,其分布在顶板1和底板2之间,具体槽棒3数量、顶板1形状、底板2形状都与舟板相适应。例如,舟板采用矩形,整个小舟就形成长方体,四根槽棒3分布在顶板1和底板2的四个角上。如图3所示,每根槽棒3上都分布设置槽口31,提供了放置待加工材料舟板的放置空间。每根槽棒3上相互对应的槽口31处于同一水平面,舟板放置其中,形成放置物6高度可控的小舟。具体的,槽口31在槽棒3竖直方向的剖面整体呈直角梯形为较佳方案,直角梯形的短边长度与放置物6相适应,一般略大于放置物6的厚度。自然槽口剖面也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等形状。在较佳方案中的斜切面32的倾斜角度为15°至45°之间,一般以20°左右为宜,使得即可以匹配多种规格的放置物6,又有较好的承载效果。如图4所示,显示出本小舟不同规格尺寸的放置物6的放置状态,且由此可明显得知几乎完全避开了放置物与槽口31的接触面积,去掉了工艺盲区,大大提高了性能和良品率。平行放置的舟板具有比传统更优的热场,舟板与待加工材料平面和热量辐射方向相平行,使得热量可辐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小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和槽棒;顶板和底板通过槽棒连接,槽棒上分布设置槽口,槽口内设置斜切面,使放置物与斜切面通过点接触和/或线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和槽棒;顶板和底板通过槽棒连接,槽棒上分布设置槽口,槽口内设置斜切面,使放置物与斜切面通过点接触和/或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小舟,其特征在于:斜切面靠近槽棒的一侧高于斜切面的另一侧,或者斜切面靠近槽棒的一侧低于斜切面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小舟,其特征在于:斜切面设置成三角形或梯形状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小舟,其特征在于:槽口在槽棒竖直方向的剖面整体呈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短边长度与放置物厚度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小舟,其特征在于:斜切面的倾斜角度为15°至4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胜林佳继刘群朱太荣林依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