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61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其步骤为:    (1)  测量和计算不含农药的空白对照样品的A~t曲线的斜率值K↓[0];    (2)  测量和计算待测样品在温度T℃时的A~t曲线的斜率值K↓[t],T的取值范围为20-40℃;    (2.1)仪器每隔时间t采集一个光强值I↓[i],共采集n次,i取值为0至n,I↓[0]为单色光的原始光强值,I↓[i]为t↓[i]时测得的经样品吸收后的透过光强值;    (2.2)当n为奇数时,按照公式(1)计算斜率值K↓[t],当n为偶数时,按照公式(2)计算斜率值K↓[t]:    ***     (3)  利用公式Y↓[T]=K↓[t]/K↓[0]×100%,计算在温度T℃时的抑制率Y↓[T];    (4)  利用公式Y↓[37]=Y↓[T]+0.01112×(37-T)进行校正,求得37℃下的标准抑制率值Y↓[37];    (5)  根据Y↓[37]的大小判断农药的残留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检测技术,是一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毒性的方法及其便携式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药的需求量很大,农药的广泛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农药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险性,发达国家都实行果蔬出售前的农药残留的检测,我国出口农副产品均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无公害蔬菜和食品安全计划的实施也需要有相应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农药残留定量分析一般采用色谱分析法,使用实验室的色谱分析仪,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分析工作。农药残留毒性的检测一般使用乙酰胆碱酯酶分光光度法,根据农药对酶活性的抑制率的程度测定农药残留的毒性,使用的仪器一般是分光光度计。从采样、样品预处理到分析结果需要数小时甚至一两天时间,失去了现场测试以便及时检查及控制的意义。吸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法。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及工农业生产的化学成分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这种方法构成的仪器,就是目前国内外广为使用的分光光度计。目前国家和农业部标准方法中,就有基于光度法对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分析的标准方法,作为色谱分析法的筛选分析技术。如GB/T 186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华陈光东杨海金伟段三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