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分子作为诊断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891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分子作为诊断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方法,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和RHPN2蛋白中至少一种蛋白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法,筛选出来4个有代表性的蛋白分子;通过将肝硬化组织与正常健康肝组织相应分子含量的差异倍数(大于2或小于0.5)确定4个蛋白分子作为检测肝硬化的分子标志物。以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和RHPN2蛋白为生物标志物对被试者进行肝硬化诊断,简单易行、诊断过程安全有效、易为病人所接受、诊断标准统一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蛋白分子作为诊断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分子作为诊断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方法。
技术介绍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进展的“三部曲”。在肝硬化-肝癌的恶变进程中,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肝癌癌前病变过程。肝硬化目前来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广泛的疾病,其早期表现消化道症状,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异常,晚期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不同地区的主要病因也不相同。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我国以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多见,其次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亦逐年增加。研究证实,两种病因先后或同时作用于肝脏,更易产生肝硬化,如血吸虫病或长期大量饮酒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等。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炎的重要原因,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肝癌和肝移植的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不同的转归,其中一部分将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肝硬化的早期(代偿期),进行及时的干预,让患者避免重活动量工作,辅以饮食调节,如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严禁饮酒,并限制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过多摄人等,可避免或延缓其病情进展,预防晚期肝硬化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早期肝硬化诊断比较困难,许多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肝硬化的患者,常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目前,对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主要在于:①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严密随访观察;②对原因不明的肝大,特别是肝质地坚实、表面不光滑者,有肝病面容者,出现蜘蛛痣、肝掌及毛细血管扩张等体征者,采用包括超声、腹腔镜及肝组织活检等检查手段帮助确定性质。这些手段一则缺少特异性,二则临床操作也有实质性困难。急需更特异性的诊断或随访、追踪指标,尤其是安全有效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肝癌癌前病变是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渡的移行阶段,是一类具有细胞不典型性和分化异常的增生性病变,持续时间较长。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变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但如果对于肝硬化的早期能够进行有效诊断,则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开发具有临床早期诊断潜力的新方法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蛋白分子作为诊断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方法,采用质谱分析的方法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含量来诊断肝硬化;该方法简单,实用,且通过检测小分子的含量可以更好地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和RHPN2蛋白中至少一种蛋白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优选地,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法分别检测待测样本中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或RHPN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优选地,样本中PLPP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49420107.95,被判为肝硬化患者。优选地,样本中CMC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140427506.5,被判为肝硬化患者。优选地,样本中MROH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11267041,被判为肝硬化患者。优选地,样本中RHPN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17039217.5,被判为肝硬化患者。一种试剂盒及其在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包括特异性检测PLPP1蛋白的试剂、特异性检测CMC1蛋白的试剂、特异性检测MROH1蛋白的试剂和特异性检测RHPN2蛋白的试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特异性检测PLPP1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PLPP1蛋白的抗体;特异性检测CMC1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CMC1蛋白的抗体;特异性检测MROH1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MROH1蛋白的抗体;特异性检测RHPN2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RHPN2蛋白的抗体。优选地,特异性检测PLPP1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PLPP1蛋白核酸的引物或探针;特异性检测CMC1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CMC1蛋白核酸的引物或探针;特异性检测MROH1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MROH1蛋白核酸的引物或探针;特异性检测RHPN2蛋白的试剂是特异性识别RHPN2蛋白核酸的引物或探针。优选地,试剂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方法,将大量临床样本进行质谱分析后,在蛋白质检测中筛选出来4个有代表性的蛋白分子;通过将肝硬化组织与正常健康肝组织相应分子含量的差异倍数(大于2或小于0.5)确定4个蛋白分子具有良好的检验效益。该4个蛋白分子可以作为检测肝硬化的分子标志物。(2)本专利技术以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和RHPN2蛋白为生物标志物对被试者进行肝硬化诊断,简单易行、诊断过程安全有效、易为病人所接受、诊断标准统一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3)本专利技术通过质谱分析检测出的分子标志物,该方法可以为日后的抗肝硬化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思路。附图说明图1为PLPP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2为肝硬化样本组织和正常健康肝组织中PLPP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3为CMC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4为肝硬化样本组织和正常健康肝组织中CMC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5为MROH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6为肝硬化样本组织和正常健康肝组织中MROH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7为RHPN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8为肝硬化样本组织和正常健康肝组织中RHPN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与肝硬化诊断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筛选1、实验步骤(1)蛋白质样品信息样本:分别取自肝硬化组织的样本40例和取自正常健康肝组织样本40例。(2)样本预处理样品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和RHPN2蛋白中至少一种蛋白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和RHPN2蛋白中至少一种蛋白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分子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法分别检测待测样本中PLPP1蛋白、CMC1蛋白、MROH1蛋白或RHPN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分子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样本中PLPP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49420107.95,被判为肝硬化患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分子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样本中CMC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140427506.5,被判为肝硬化患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分子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样本中MROH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11267041,被判为肝硬化患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分子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肝硬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样本中RHPN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17039217.5,被判为肝硬化患者。


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春杨翰张笑丹温培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