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分子诊断领域,具体涉及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及其应用;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作为诊断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法,将大量临床样本进行质谱分析后,通过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应分子含量的差异倍数(大于2或小于0.5)可以确定6个蛋白分子具有良好的检验效益;将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对被试者进行肝癌诊断,简单易行、诊断过程安全有效、易为病人接受、诊断标准统一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分子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分子作为肝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方法。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疾病,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大约会有1100万新发癌症。而在诸多癌症之中,肝癌尤其凶险,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二位。肝癌为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根据成因可分为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两大类,其中尤以原发性肝癌常见。根据肝炎-肝癌的进程,加之我国又是一个乙肝大国,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该病症,而每年新增病例则占到全世界肝癌患者的54%,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呈现出快速增加态势。近年来,肝癌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目前仍旧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由于诊断不及时而导致预后不良。有相关的研究显示:在亚洲人群中,能够做到早期诊断(肝癌病灶小于2cm),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近70%,而如果到了肝癌的中晚期,以目前的诊疗水平其预后仅比胰腺癌略好,5年生存率仅能达到16%。当前,B型超声显像、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血清含量检查是肝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但是,甲胎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不高,而且会被一些炎症性疾病所干扰。B超的常规体检已经被认为是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乙肝肝癌病人,更应该坚持体检,但是大部分患者没有定期体检的意识,因此也很难有较好的效益。病理活检作为恶性肿瘤的金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早期筛查使用。因此,开发具有临床早诊潜力的新方法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肝癌癌前病变是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渡的移行阶段,是一类具有细胞不典型性和分化异常的增生性病变,持续时间较长。肝癌-肝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变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但如果对于肝癌的早期能够进行有效诊断,则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开发具有临床早期诊断潜力的新方法对于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质谱分析的方法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来诊断肝癌;该方法简单,实用,且通过多种小分子的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作为诊断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中的应用。RBM39特异性核酸探针,TSN特异性核酸探针,BHMT2特异性核酸探针,AGL特异性核酸探针,SLC35D1特异性核酸探针和ASPDH特异性核酸探针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法检测待测样本中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或ASPDH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优选地,样本中RBM39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大于382767042.5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15%。优选地,样本中TSN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大于793211439.5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20%。优选地,样本中BHMT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3124202228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25%。优选地,样本中AGL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7928140739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27.5%。优选地,样本中SLC35D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24836750.5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18.8%。优选地,样本中ASPDH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小于3693288002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7.5%。一种试剂盒及其在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中的用途,包括特异性检测RBM39蛋白的试剂或特异性检测TSN蛋白的试剂或特异性检测BHMT2蛋白的试剂或特异性检测AGL蛋白的试剂或特异性检测SLC35D1蛋白的试剂或特异性检测ASPDH蛋白的试剂。(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待测样本,将大量临床样本进行质谱分析后,通过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应分子含量的差异倍数(大于2或小于0.5)确定6个蛋白分子具有良好的检验效益。该6个蛋白分子(即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可以作为诊断肝癌的生物标志物。(2)本专利技术以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为生物标志物对被试者进行肝癌诊断,简单易行、诊断过程安全有效、易为病人接受、诊断标准统一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3)本专利技术通过质谱分析检测出的生物标志物,该方法可以为日后的抗肝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思路。附图说明图1为RBM39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2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BM39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3为TSN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4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SN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5为BHMT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6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HMT2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7为AGL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8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GL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9为SLC35D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10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LC35D1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图11为ASPDH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的ROC曲线图;图12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SPDH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与肝癌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1、实验步骤(1)蛋白质样品信息样本:分别取自肝癌组织的样本40例和取自配对癌旁组织的样本40例。(2)样本预处理样品采用SDT(4%(w/v)十二烷基磺酸钠,100mMTris/HClpH7.6,0.1M二硫苏糖醇)裂解法提取蛋白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作为诊断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和ASPDH蛋白作为诊断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2.RBM39特异性核酸探针,TSN特异性核酸探针,BHMT2特异性核酸探针,AGL特异性核酸探针,SLC35D1特异性核酸探针和ASPDH特异性核酸探针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3.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LC-MS/MS质谱分析法检测待测样本中RBM39蛋白,TSN蛋白,BHMT2蛋白,AGL蛋白,SLC35D1蛋白或ASPDH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其特征在于,样本中RBM39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大于382767042.5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后方法,其特征在于,样本中TSN蛋白的蛋白质表达量强度值大于793211439.5时,被判为肝癌患者,否则被判为非肝癌患者,且假阳性率为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分子在肝癌诊断中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东,孙耀辉,史冀华,唐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