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谱分离法中预先浓缩被分析物的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69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连接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和用于在将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之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的系统,其一般包括带有第一通路的一个连接壳体,和带有包含至少一种吸附剂的第二通路的一个吸附剂壳体。无阀导管可使流体在该采样装置和该第一通路之间,在该第一通路和该第二通路之间,和该第一通路与该柱之间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被分析物被吸收时,流体在一个方向流动,而当放出被分析物时,流体在相反方向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通路中放置二种不同的吸附剂,以吸收不同类型的被分析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色谱分离法中的连接装置的系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与一个采样装置和色谱分析仪连接,预先浓缩要测量的被分析物的系统。
技术介绍
色谱分离法基本上为分离的一种物理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在载体气体或液体中的试验样件的组分被柱中的固定相材料吸收,或吸收再放出。样件的一个脉冲进入载体气体的稳态流动中,载体气体将样件送入色谱柱中。该柱的内部布满液体,该样件的各种元素根据元素的分布系数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液体和样件的各种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使该样件分离为相应的元素在该柱的末端,单独的成分在或早或晚的时间被分离。检测该气体形成一种通常称为色谱的以时间为刻度的图形,通过标定或与已知样件的比较,该图形可以表示试验样件的组分。在Hinshaw的美国专利5545252中说明这种过程的一个例子。通常,首先利用一个采样装置得到样件,接着该采样装置将该样件转换为色谱。获得样件和将它送入色谱柱中的一种方法称为“头部空间采样”。在通常的头部空间采样中,将样件材料密封在一个小瓶中,并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指定的时间。在这个恒温时间过程中,在小瓶气相中的被分析物浓度达到与液相和/或固相平衡。接着,利用载体气体给该小瓶加压到比由恒温和平衡产生的“自然”的内部压力大的程度。然后,该加压的小瓶与该色谱柱连接,以使在一段短时间内,将小瓶气相的一部分送入柱中。这种采样装置的一个例子表示在Riegger等人的美国专利4484483号中。利用这种采样装置的色谱系统的一个例子在Hinshaw的美国专利5711786号中说明。该专利说明在该小瓶和色谱分离柱之间使用一个色谱喷射器。一般,在将该样件放入色谱柱中之前,希望预先浓缩该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偶尔还要除去水分。因此,如Markelov的美国专利5792423和6395560号中所述,这些系统一般包括用于此目的的某种“收集器”。当被分析物通过该收集器时,收集器保持该被分析物,然后通常通过加热从收集器中放出该被析物,并送入色谱柱中。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在将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以前,进行这种预先浓缩(和可能除去水分)的收集器。通常,最好使用某种吸附剂收集器,来吸收被分析物。然后与吸附剂相反,放出该被分析物,因为无水的物质吸收水,因此重复使用无水物质受到限制,并需要经常更换。因此,为了预先浓缩被一个诸如头部空间采样器一类的采样装置抽取的样件中的被分析物,使用许多利用吸附剂收集器的结构。这种结构的例子在Markelov的美国专利5932482号以及Tipler的美国专利6652625号中说明。然而,目前这些系统有许多缺点。第一,为了完成抽取样件流体,将该流体转送至收集器中,收集该流体和放出该流体,与将该流体送入色谱柱中的这个多阶段的过程,这些系统使用位于包含要测量的被分析物的流体的流动通道中的零件和/或阀的复杂组装。这些附加的装置和阀不但增加成本和空间,而且增加死容积区域和表面活性区域。这造成样件分散,稀释或损失,并且在色谱上造成峰值的过分扩宽。这些系统中的一些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吸收和解吸的流动通道为单方向的,不能利用多种吸附剂,首先收集较重的化合物,然后收集挥发性较大的化合物。因此,希望有一种用于与一个采样装置和色谱分析仪对接,用于在将样件放入色谱柱中之前预先浓缩该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制造上便宜并不占据很多空间的系统。还希望有一种可使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对接,并且在将该样件放入色谱柱中以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可减少死容积区域和表面活性区域的量的系统。另外,还希望有一种可使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对接,可在将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之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便于使用多种吸附剂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系统,其将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对接,用于在将该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以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其可减少使用额外的装置去收集和输送要测量的样件中的被分析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个系统,其可将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对接,并可以在将该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以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其不使用在要测量的被分析物的流动通道中的阀。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系统,其可将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对接,并可在将该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以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其中该采样装置,吸收剂收集器和色谱分析仪互相非常靠近。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系统,其可使一个采样装置和一个色谱分析仪对接,和在将该样件送入色谱柱中以前,预先浓缩样件中的被分析物,其中当携带该被分析物的流体在一个方向流动时,其吸收被分析物,当流体在相反方向流动时其放出该被分析物的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达到所列目的和优点中的至少一些,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用于预先浓缩在色谱分离法中的被分析物的连接组件,它包括具有第一个末端和第二个末端的一个连接壳体,其特征为,该第一个末端适于与一个采样装置连接,该第二个末端适于与一个色谱分析仪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壳体具有第一个流动通路、与所述连接壳体连接的一个吸附剂壳体,所述吸附剂壳体具有第二个流动通路、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通过它流体在该采样装置和该第一个流动通路之间连通的第一无阀导管;通过它流体在该第一个流动通路和第二个流动通路之间连通的第二无阀导管;流体通过它从所述第一个流动通道通至色谱分析仪的第三无阀导管;和至少一种放在所述的第二个流动通路中的吸附剂,使得当携带被分析物的流体流经该第二个无阀导管、该第二个流动通路和该出口时,所述吸附剂吸收该被分析物;以及当流体流经该入口、该第二个流动通路和第二个无阀导管时,所述吸附剂放出该被分析物。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预先浓缩被分析物的一个连接组件的横截面分解图;图2为在容器加压阶段过程中,与一个头部空间采样器和一个色谱柱一起使用的图1所示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在装入收集器阶段过程中,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在清洗收集器阶段过程中,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在收集器解吸阶段过程中,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在系统维修阶段过程中,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预先浓缩被分析物10的连接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说明中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上面”“下面”“在上面”“在下面”“在顶部”,“在下部”“向上”“向下”“上部”“下部”“前端”“后端”“向前”和“向后”指示如图示方向的物体。该方向不是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必需的。连接组件10包括一个连接壳体20和一个与其连接的吸附剂壳体2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壳体20和吸附剂壳体22具有相应的螺纹部分,使该吸附剂壳体22可以容易地与系统连接及从该系统中取下(如图6所示)。然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吸附剂壳体22可以通过一个能提供充分密封而不会产生流体泄漏的任何其他装置与该系统连接,在一些情况下,该吸附剂壳体22甚至与该连接壳体20作成一个整体。该连接壳体10具有第一末端24和第二末端26。该第一个末端24适于与诸如头部空间采样器一类的采样装置连接。该第二个末端26适于与色谱分析仪连接。这一点可通过,例如,使用用于容纳色谱柱的末端的连接壳体20的一个柱端口28来达到。连接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预先浓缩在色谱分离法中的被分析物的连接组件,它包括:    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一个连接壳体,其特征为,该第一末端适于与一采样装置连接,该第二末端适于与一色谱分析仪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壳体具有第一流动通路;    与所述连接壳体连接的一吸附剂壳体,所述吸附剂壳体具有第二流动通路,与该第二流动通路流体上连通的一入口,和与该第二流动通路流体上连通的一出口;    通过它流体在采样装置和第一流动通路之间连通的第一无阀导管;    通过它流体在该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之间连通的第二无阀导管;    流体通过它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通至色谱分析仪的第三无阀导管;和    至少一种放在所述的第二流动通路中的吸附剂,使得当携带被分析物的流体流过该第二无阀导管、该第二流动通路和该出口时,所述吸附剂吸收该被分析物;和当流体流过该入口、该第二流动通路和第二无阀导管时,所述吸附剂放出该被分析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鲁蒂普勒约翰H范德霍夫詹姆斯E博特尔霍
申请(专利权)人:珀金埃尔默LAS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