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中草药中筛选、分离的活性组分或活性物质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3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中草药中筛选、分离活性组分或活性物质的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在治疗脓毒症中的应用,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将病原分子包被子生物传感器的样品池作为固相配基,以中草药提取物为流动相,使该中草药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与固定相的病原分子结合,筛选能够与病原分子发生结合作用的中草药,将筛选出提取物经吸附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进行分离,对所得到的不同组分再次通过生物传感器进行结合活性检测,得到能与病原分子发生结合作用的活性组分或活性物质。如以LPS的活性中心Lipid  A为固定相配基,通过对赤芍提取液与Lipid  A的结合反应检测,筛选、分离活性物质:1,2,3,4,6-O-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PGG),并将其用于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特异性强、结果准确、能够实时监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以病原分子为靶点,筛选具有与病原分子发生结合作用的中草药以及通过对中草药提取物中各组分与病原分子结合活性的跟踪检测,定向分离能与病原分子结合的活性组分或活性物质,对所得到的活性组分或活性物质进行针对病原分子的体内外生物学活性评估。
技术介绍
国内外研究经验表明,从来自于天然的先导化合物中很有希望得到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从天然化合物筛选得到的有效单体的命中率比合成化合物高。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某些中草药制剂可通过各种机制发挥对症病中病原分子的治疗作用,但由于中草药组成成分复杂,尤其是受方法学的限制,中草药中具有抗病原分子作用的有效物质基础尚不清楚。脓毒症是由病原分子介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导致临床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脓毒症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其菌体的致炎病原分子被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炎症反应细胞膜上/细胞内相应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导致炎症反应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而引发组织器官的损伤。特别是伴有严重内毒素(LPS)血症的G-杆菌的感染。G-菌菌血症的病死率为20~30%,而由菌血症发展而来的脓毒症休克其病死率可高达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中草药中筛选、分离活性组分或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将病原分子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样品池作为固定相配基,使病原分子结构上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的基团外露,以此作为与中草药中治疗疾病的活性物质发生结合作用的 靶点;②以中草药提取物为流动相,使该中草药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与固定相的病原分子结合,筛选能够与病原分子发生结合作用的中草药;③将筛选出的与病原分子具有较强结合活性的中草药提取物,经吸附柱层析或者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或 者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分离,对所得到的不同组分再次通过生物传感器进行结合活性检测,即可得到能与病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江吕根法周红郭毅斌曹红卫王宁卫国冯文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