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72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它是主要由曲克芦丁和葛根总黄酮组方,分别制成各种注射制剂及口服制剂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制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血栓、老年性痴呆、血栓性静脉炎、毛细血管出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肝肾综合症等疾病,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纯度高,成分明确,质量可控,疗效明显提高,同时安全范围大,疗效波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药品的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胸骨后疼痛。本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达到防治目的,许多专利技术人及药品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中西药产品大量面市;尽管它们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发现,西药副作用较大,不适宜长期服用,大量中药生物利用度低,同时由于大多以中药材入药,影响因素较多,致使疗效波动较大,因此,寻找更好的、治疗效果理想,毒副作用小、质量可控的有效治疗药物就成了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发现,采用有效部位入药,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服用量,除去药材提取物中的一些毒副作用较强成分,提高制剂的安全性和质量的可控性,极大地提高疗效,而且更有利于制剂的成型,减少了成型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工艺,经研究对比,我们开发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制剂,主要由葛根总黄酮与曲克芦丁组方。葛根作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心脑血管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如葛根素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长期临床使用发现,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如皮肤反应,溶血,药物热,血管性水肿等在日趋增多,使得葛根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曲克芦丁具有抑制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微循环,促进新血管生成,增进侧支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但固本疗效不如人意,同时有过敏反应,潮红、头痛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组方能协同增效减毒。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葛根总黄酮有效部位入药,配伍曲克芦丁,研究筛选葛根总黄酮与曲克芦丁最优的配伍比例,进一步研究制剂成型性和稳定性问题,进而为患者提供一个新的用药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技术,根据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老年性痴呆等均因血管窄缩、血流量减少等原因致使供血不足引发疾病的原理,在实验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曲克芦丁和葛根总黄酮配伍做成制剂,优选出最佳的组方及工艺;得到的产品,不仅能抑止血小板聚集,同时活血化瘀、通脉舒络、改善血循环和代谢作用,标本兼治,协同增效,例如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脏病,两药合用,可起到改善心肌代谢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以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本专利技术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栓、老年性痴呆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剂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其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可供病人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它含有曲克芦丁1份和葛根总黄酮0.1~6份制作而成。具体讲,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它含有曲克芦丁1份和葛根总黄酮0.3~5份制作而成。优选的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它含有曲克芦丁1份和葛根总黄酮0.5~2份制作而成。所述组合物剂型为直接用于注射给药的注射液、直接供静脉滴注的静脉输液、需稀释后用于静脉滴注的注射用浓溶液和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无菌块状物以及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微丸剂、丸剂、软胶囊剂、口服液体制剂、口腔崩解片、分散片剂、膜剂、舌下含片等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优选的剂型包括直接用于注射给药的注射液、直接供静脉滴注的静脉输液、需稀释后用于静脉滴注的注射用浓溶液和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无菌块状物以及滴丸剂、微丸剂、口服液体制剂、口腔崩解片、分散片剂、舌下含片。所述的组合物制剂可以在将葛根总黄酮和曲克芦丁中的一种或两种制备成脂质体或前体脂质体的基础上制得。葛根总黄酮有效部位是市售的或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取葛根药材,加入水或乙醇溶液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得葛根粗提物,在此基础上采用乙醇沉淀法、水返溶法、柱层析法、萃取法、絮凝沉淀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进行适当精制,得葛根总黄酮有效部位。以重量百分比计算,口服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不低于制剂中扣除曲克芦丁量、制剂辅料量和水分量后的总固体量的50%,注射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不低于扣除曲克芦丁量、制剂辅料量和水分量后的总固体量的70%;曲克芦丁含量应为制剂标示量的90.0%~110.0%。注射用无菌块状物这样制备取曲克芦丁、葛根总黄酮加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煮沸后加入0.6%(W/V)的活性炭,保持微沸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调pH值至5.5~7.0,煮沸,冷藏(4℃)过夜,粗滤、精滤;将甘露醇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20mg/ml溶液,与上述滤液混匀,滤过,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分装,冷冻干燥,预冻温度-45℃,预冻时间10h;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40℃,保持8h;并在12~72小时内逐步差速梯度升温至10℃,保持2h,升温至20℃,保持2h,升温至30℃,保持2h,即得。所述的组合物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血栓、老年性痴呆、血栓性静脉炎、毛细血管出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肝肾综合症等疾病。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1)指纹图谱测试,包括以葛根黄酮类成分特征为主的指纹图谱;(2)葛根药材、葛根素、黄豆苷、黄豆苷元曲克芦丁中全部或部分的鉴别测试方法;(3)葛根素、黄豆苷、黄豆苷元、总黄酮、曲克芦丁中全部或部分成分的含量测试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人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出曲克芦丁与葛根总黄酮的最佳配伍范围为曲克芦丁1份与葛根总黄酮0.5~2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制备产品外观良好、质量稳定。为证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具有有效的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例1对不同配比药效学比较研究1、药物法所致血栓形成模型试验健康雄性小鼠162只,体重25~35g,分为9组,分组见下表,每组18只,按下表所示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1小时后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250μg/只)与肾上腺素(9μg/只)的混合诱导剂,注射后即观察5分钟之内小鼠死亡数或15分钟内小鼠偏瘫的未恢复数,计算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结果见表1。表1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由表1可知,葛根总黄酮和曲克芦丁不同配比的药物均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有保护作用,该作用的强弱程度与药物的配比有关。其中以葛根总黄酮∶曲克芦丁=0.5~2∶1的处方药理作用较强且用量较低。2、对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取家兔45只,体重3~5kg,雄性,分为9组,分组见下表,每组5只,按下表所示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前自心脏取血测定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于耳缘静脉注射相应药物或等量生理盐水,1小时后复查血小板表面活性或聚集性。结果见表2。表2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葛根总黄酮和曲克芦丁不同配比的药物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或聚集性作用,该作用的强弱程度与药物的配比有关。表1、表2表明葛根总黄酮配伍曲克芦丁能够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药效比单用同剂量曲克芦丁或葛根总黄酮均有明显提高,曲克芦丁和葛根总黄酮不同配比的药物均能显著增加疗效,但作用的强弱程度与药物的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它含有曲克芦丁1份和葛根总黄酮0.1~6份制作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