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背景蔗糖等可以被正常人摄取、吸收、转化。过量的蔗糖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 上升,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正常人过量摄取可吸收性 糖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为此具有与蔗糖口感相近,同时为非吸收性、无能量代 谢的甜味剂-天然糖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甜叶菊糖苷在人体内基 本上以原体排出,不会分解而产生葡萄糖,是一种极低热量的甜味剂。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天然植物无能量甜味剂是势在必行。在世界上许可添加的几大类甜味剂中, 一半来自化工合成,如糖精、甜蜜素 等;另一半来自于天然植物,如蔗糖、罗汉果糖苷等。在天然植物无能量甜味剂中甜度比较高的就有甜叶菊植物,其糖作为甜味 剂应用也是近十几年的事,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其甜度高、无能量 等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抗氧化食品、饲料添 加剂等行业。甜叶菊植物中有几种甜味成分,但主要含量是蔗糖甜度300倍的St(英文-. Stevioside)和450倍的RA (英文Rebaudioside A,或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育高含量甜叶菊糖苷遗传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对单株植株进行初步筛选;(2)将初选植株的叶片使用直径0.5~1.5cm打孔器打孔,避开叶片的主脉打取1~10片,重量0.5±0.005克;将叶片破碎后,采用下列测定糖苷的试剂组成进行一般性测定;将200g酒石酸钾钠,10~30g氢氧化钠溶于0.8L蒸馏水中;搅拌加热下,将3,5-二硝基水杨酸3~9g、结晶酚3~9g、亚硫酸钠3~9g,先后于溶液中溶解;最后再加入铁氰化钾0.1~0.5g使其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所得到的溶液;在上述的一般性测定数据结果中优选出优良单株,优良单株占单株的0.1%~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民,郝再彬,董振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