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15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轨道,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轨道上滑动,所述机器人主体顶端安装有平衡结构;所述平衡结构由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头部安装有信号灯,所述机器人主体正面安装有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内置有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有驱动电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设置在墙角处的导轨进行移动,减少了过道的使用,同时具有平衡结构,能够避免移动中菜品的洒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餐厅里渐渐的开始用服务机器人来代替服务员,但是由于语速和反应速度的关系,往往人员的服务依旧相对机器人来说是贴心方便的,但是在餐厅上菜的过程中会发现过道内上菜员和服务员交替行走的情况发生,使得走道变得很拥挤,在拥挤的环境中用餐会使得人们用餐时变得很压抑,影响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能够避免移动中菜品的洒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轨道,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轨道上滑动,所述机器人主体顶端安装有平衡结构;所述平衡结构由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均为L型,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安装有托盘,所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平衡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平衡电机,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托盘之间安装有第三平衡电机,所述托盘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机器人主体头部安装有信号灯,所述机器人主体正面安装有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内置有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平衡电机、所述第二平衡电机、所述第三平衡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沿墙边和桌边设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内嵌在底面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内嵌的所述轨道上开口处设有两橡胶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所述橡胶条相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轮与所述导轨相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警模块为一个音响设备。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主体内安装有蓄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设置在墙角处的导轨进行移动,减少了过道的使用,同时具有平衡结构,能够避免移动中菜品的洒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平衡结构的俯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器人主体;2、轨道;3、橡胶条;4、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6、第三传动杆;7、第一平衡电机;8、第二平衡电机;9、第三平衡电机;10、托盘;11、凹槽;12、信号灯;13、平板电脑;14、预警模块;15、控制模块;16、导轮;17、驱动电机;18、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和轨道2,所述机器人主体1在所述轨道2上滑动,所述轨道2沿墙边和桌边设置,使得所述机器人主体1可以沿墙边移动,减少了过道的占用空间。所述轨道2内嵌在底面上,避免所述轨道2凸出底面从而对人们的正常行走产生障碍。内嵌的所述轨道2上开口处设有两橡胶条3,两所述橡胶条3相配合,使得在没有所述机器人主体1通过时所述轨道2表面的整洁,避免堆积物品从而影响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移动。所述机器人主体1顶端安装有平衡结构,所述平衡结构够避免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菜时菜品移动中的洒漏。所述平衡结构由第一传动杆4、第二传动杆5和第三传动杆6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杆4、所述第二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6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4、所述第二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6均为L型,所述第三传动杆6上安装有托盘10,所以第一传动杆4和第二传动杆5之间安装有第一平衡电机7,所述第二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6之间安装有第二平衡电机8,所述第三传动杆6与所述托盘10之间安装有第三平衡电机9,所述第一平衡电机7、所述第二平衡电机8和所述第三平衡电机9内均自带有平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平衡电机7、所述第二平衡电机8和所述第三平衡电机9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托盘10始终保持平衡。所述托盘10上设有若干个凹槽11,所述凹槽11用于放置菜品,使得菜品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所述机器人主体1头部安装有信号灯12,所述信号灯12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在移动过程中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所述机器人主体1正面安装有平板电脑13,所述平板电脑13内置有预警模块14和控制模块15,所述预警模块14为一个音响设备,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移动过程中发出提醒,避免行人碰撞。所述机器人主体1底端安装有导轮16,所述导轮16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使得所述机器人主体1可以沿着所述轨道2移动。所述导轮16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控制模块15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平衡电机7、所述第二平衡电机8、所述第三平衡电机9和所述驱动电机17,通过在所述控制模块15内提前输入餐厅平面位置图,从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7驱动,使得所述机器人主体1可以到到指定的桌子。所述机器人主体1内安装有蓄电池18,所述蓄电池18用于给整个机器人提供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设置在墙角处的导轨进行移动,减少了过道的使用,同时具有平衡结构,能够避免移动中菜品的洒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轨道,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轨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顶端安装有平衡结构;/n所述平衡结构由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均为L型,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安装有托盘,所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平衡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平衡电机,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托盘之间安装有第三平衡电机,所述托盘上设有若干个凹槽;/n所述机器人主体头部安装有信号灯,所述机器人主体正面安装有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内置有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平衡电机、所述第二平衡电机、所述第三平衡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平衡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轨道,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轨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顶端安装有平衡结构;
所述平衡结构由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均为L型,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安装有托盘,所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平衡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平衡电机,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托盘之间安装有第三平衡电机,所述托盘上设有若干个凹槽;
所述机器人主体头部安装有信号灯,所述机器人主体正面安装有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内置有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平衡电机、所述第二平衡电机、所述第三平衡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锐奇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