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21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其包括车前架组件、车后架组件、车前轮和车后轮;车前架组件包括前管、中管、上管和下管,前管设置在上管和下管远离中管的一端;车后架组件包括后上叉和后下叉,中管和下管的连接处设有马达安装壳,后下叉与马达安装壳转动连接,后下叉远离马达安装壳的一端与后上叉转动连接;后上叉远离后下叉的一端与上管之间设有浮动连接组件;浮动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筒、沿连接套筒滑移设置的缓冲连杆和连接三叉,连接三叉由三个支脚组成,连接三叉的三个支脚分别与缓冲连杆、上管和后上叉铰接,连接套筒远离缓冲连杆的一端与上管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自行车具有更好的减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在崎岖的路面行驶时,自行车会产生较大幅度的上下颠簸,严重影响使用者的骑行。目前,公告号为CN20748207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车轮、脚踏板、车架上的车座,所述车架包括支撑车座的支杆以及与支杆相连的侧架,所述侧架上设有车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杆上设有可以盖住所述车座车的座盖,且所述车座盖通过联动机构带动车锁对自行车上锁。现有自行车的车架往往是一个整体,只能通过座椅上的弹簧进行减震,缺陷是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相比于传统的自行车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前架组件(1)、车后架组件(2)、车前轮(3)和车后轮(4);/n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架组件(1)包括前管(5)、中管(6)、上管(7)和下管(8),所述中管(6)、下管(8)和上管(7)合围成三角形,所述前管(5)设置在上管(7)和下管(8)远离中管(6)的一端;所述前管(5)转动连接有前叉(9)和车把手(10),所述车前轮(3)与前叉(9)转动连接;/n所述车后架组件(2)包括后上叉(11)和后下叉(12),所述中管(6)和下管(8)的连接处设有马达安装壳(13),所述后下叉(12)与马达安装壳(13)转动连接,所述后下叉(12)远离马达安装壳(1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前架组件(1)、车后架组件(2)、车前轮(3)和车后轮(4);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架组件(1)包括前管(5)、中管(6)、上管(7)和下管(8),所述中管(6)、下管(8)和上管(7)合围成三角形,所述前管(5)设置在上管(7)和下管(8)远离中管(6)的一端;所述前管(5)转动连接有前叉(9)和车把手(10),所述车前轮(3)与前叉(9)转动连接;
所述车后架组件(2)包括后上叉(11)和后下叉(12),所述中管(6)和下管(8)的连接处设有马达安装壳(13),所述后下叉(12)与马达安装壳(13)转动连接,所述后下叉(12)远离马达安装壳(13)的一端与后上叉(11)转动连接;
所述后上叉(11)远离后下叉(12)的一端与上管(7)之间设有浮动连接组件(14);
所述浮动连接组件(14)包括连接套筒(15)、沿连接套筒(15)滑移设置的缓冲连杆(16)和连接三叉(17),所述连接三叉(17)由三个支脚组成,所述连接三叉(17)的三个支脚分别与缓冲连杆(16)、上管(7)和后上叉(11)铰接,所述连接套筒(15)远离缓冲连杆(16)的一端与上管(7)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山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6)和上管(7)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连杆(18),所述连接三叉(17)与上管(7)的铰接处设置在加固连杆(18)与上管(7)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强张铭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亿机械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