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下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28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下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形成在所述下护板本体上以限定出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引流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通过设置引流通道,可以将外界的冷却空气引流,以使从进风口流入引流通道的冷却气流能够斜向上直接吹至与后悬置所在的同样的位置高度,增强后悬置附近的对流交换,使车辆在后悬置处的散热效果更好,进而提升整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下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下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悬置既是弹性元件又是减振装置,安装于机舱内,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如果汽车发动机悬置长期处于较热的环境下,悬置橡胶的寿命和减振性能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相关技术中,由于排气管热辐射以及周围热气流的加热导致后悬置温度升高,但没有较好的散热方式,不能使大量的冷却气流流到后悬置位置,较高的辐射温度和较差的散热环境,使发动机后悬置极易产生热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引导冷却气流吹向后悬置,加强后悬置与周围空气的对流换热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形成在所述下护板本体上以限定出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引流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通过设置引流通道,可以将外界的冷却空气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下护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护板本体(1);/n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形成在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以限定出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引流通道具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下护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护板本体(1);
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形成在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以限定出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引流通道具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设有斜板(4),所述斜板(4)由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引流管(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斜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引流管(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流管(2)包括:第一引流管(21)和第二引流管(22),所述第一引流管(21)和所述第二引流管(22)分别位于车辆的后悬置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引流管(21)和所述第二引流管(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下护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21)和所述第二引流管(22)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弯折,且所述第一引流管(21)的弯折处和所述第二引流管(22)的弯折处均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吝敏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