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的激振方法及激振器技术

技术编号:256521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的激振方法及激振器。该方法采用变频电机拖动包括旋转液压摆缸、双质量飞轮部件旋转,以模拟发动机转速工况;采用旋转液压摆缸对双质量飞轮的主、次飞轮间提供扭摆运动,以模拟扭振激振工况。该激振器包括双质量飞轮及其旋转和扭摆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和扭摆驱动机构,其旋转液压摆缸(8)的摆缸体通过与摆缸右端盖(9)相连的传动套(11),在同侧与主飞轮(13)和与摆缸轴(4)相连的次飞轮(15)相连接;扭矩传感器(10)及摆角传感器(12)的扰流铁芯装在次飞轮的轴上,摆角传感器的线圈装在与主飞轮固连的传动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模拟发动机各种扭振工况,实现双质量飞轮扭振性能的动态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性能试验台激振方法及激振器。技术背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 一方面曲轴受到周期性变化的作用力,转速也呈周期性变化,另 一方面曲轴轴系较大的转动惯量使转速趋于匀速,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就产生了曲轴的扭转 振动。由于曲轴较长,扭转刚度小,而曲轴轴系的转动惯量大,曲轴扭振的频率较低,在 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很容易与传动系统产生共振,加剧传动部件、变速箱零件的磨损、过早失效,甚至折断。因此,扭转振动是进行汽车传动部件性能试验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双质量飞轮实际上是将传统飞轮通过一定的质量配比分作主飞轮和次级飞轮分成两 个部分,中间通过扭转减振器耦合在一起,取代了传统离合器的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这样 既保证了总的转动惯量不变,又改变了整个传动系统转动惯量的分配,并且主次级飞轮之 间的扭转减振器可在较大面积内布置,极大地降低了扭转刚度,使其减振性能较传统离合 器的扭转减振器性能大大提高,传动系统的振动性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性能试验台就是为测量双质量飞轮的扭转振动性能的装置。其上 的扭转激振器的作用是使扭转振动性能测试系统产生扭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的激振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模拟发动机在转动过程中的扭振激振:(1)旋转工况模拟:采用变频电机拖动包括旋转液压摆缸、双质量飞轮部件旋转,实现发动机转速工况的模拟;(2)扭振激振工况 模拟:采用旋转液压摆缸对双质量飞轮的主、次飞轮间提供扭摆运动,将被测试件双质量飞轮直接作为激振力矩传递的必须环节,双质量飞轮的主、次飞轮及其间扭转弹簧、硅油成为扭转振动必须的转动惯量、主次飞轮惯量比、刚度和阻尼因素,实现扭振激振工况 的模拟;通过上述步骤,进行双质量飞轮扭振性能的动态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征风吴波卢红陈雷吴飞周斌郑钧宜徐汉斌邹琳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