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2359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的高频扭转复位冲击工具,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钻头上部,包括涡轮总成、转换总成、冲击总成。所述的转换总成前端接冲击总成,后端接涡轮总成;通过转换总成实现泥浆通道周期性变化,利用流道变化产生性的压差推动滑套向前移动,产生轴向位移与轴向作用力,作用在冲击花键上,驱动冲击花键与冲击锤一起向前运动,冲击锤前端扭簧压缩,冲击锤冲击砧子,滑套后移时,扭簧对冲击锤施加一个转动力矩,使冲击锤转动,冲击锤进入另一个花键槽,此后重复此周期性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结构简单,对钻头和地层的适应性较强,能够提高钻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钻探工程领域的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油气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浅层油气资源则口益枯竭,油气开采必然向更深、更硬地层方向发展,并且我国的深层油气储量相当丰富,油气资源开采难度也逐渐加大。因此石油天然气钻井所钻地层将会越来越深,地质年代会越来越长远,岩石越来越硬。但是,钻井技术水平限制着深井、超深井的发展,提高深井硬岩钻井速度成为钻井界钻研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油气田勘探开发钻井中仍选用传统的牙轮钻头,配合PDC钻头及喷射钻井装置的旋转钻井技术。钻井过程当中碰到硬地层时,钻井效率降低,钻头寿命变的更短,钻井周期变的更长,成本升的更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深部地层的钻井效率是当今钻井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探求更新、更高效的破岩技术,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缩小勘探开发周期,这是钻井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冲旋钻井技术是目前国内外钻井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不过目前仍存在寿命短、受钻井液性能影响较大,冲击振动参数不合理,单方面提高冲击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冲击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

【技术保护点】
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振动冲击工具包括涡轮总成、转换总成、冲击总成,在转换总成前端连接冲击总成,后端连接涡轮总成;所述涡轮总成包括上接头(1)、防掉帽(2)、防掉接头(3)、支撑环(4)、上旋塞(5)、涡轮轴(6)、涡轮定子(7)、涡轮转子(8)、涡轮外壳(9)、上花键(10)、下旋塞(11),在上接头(1)前端安装支撑环(4),在涡轮外壳(9)后端安装上旋塞(5),并将涡轮外壳(9)安装在上接头(1)前端,将防掉接头(3)安装在支撑环(4)和上旋塞(5)中心通孔,并装上防掉帽(2),然后在防掉接头(3)前端安装涡轮轴(6),再将涡轮定子(7)和涡轮转子(8)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频扭转复位轴向振动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振动冲击工具包括涡轮总成、转换总成、冲击总成,在转换总成前端连接冲击总成,后端连接涡轮总成;所述涡轮总成包括上接头(1)、防掉帽(2)、防掉接头(3)、支撑环(4)、上旋塞(5)、涡轮轴(6)、涡轮定子(7)、涡轮转子(8)、涡轮外壳(9)、上花键(10)、下旋塞(11),在上接头(1)前端安装支撑环(4),在涡轮外壳(9)后端安装上旋塞(5),并将涡轮外壳(9)安装在上接头(1)前端,将防掉接头(3)安装在支撑环(4)和上旋塞(5)中心通孔,并装上防掉帽(2),然后在防掉接头(3)前端安装涡轮轴(6),再将涡轮定子(7)和涡轮转子(8)安装到涡轮轴(6)上,最后安装上花键(10)和下旋塞(11),分别用于固定涡轮转子(8)和涡轮定子(7),利用防掉帽(2)防止涡轮轴(6)向下掉落,泥浆从支撑环(4)和上旋塞(5)圆周通孔上进入涡轮工作腔,驱动涡轮工作,带动涡轮轴(6)旋转,并将旋转运动通过上花键(10)向下传递;所述的转换总成包括下花键(12)、垫片(13)、导流短节(14)、O型密封圈(15)、矩形密封圈a(16)、旋转套(17)、上外壳(18)、节流嘴(19)、定位筒(20)、调整垫片(21)、滑套(22)、压力密封圈(23)、碟簧(24)、芯轴(25)、中外壳(26)、推力球轴承组(27)、深沟球轴承(28)、密封圈a(29),在下花键(12)前端放入垫片(13)后再安装导流短节(14),将上外壳(18)安装到涡轮外壳(9)前端,将O型密封圈(15)和矩形密封圈a(16)分别安装到旋转套(17)内外圆周上,再将旋转套(17)安装到导流短节(14)上,再安装定位筒(20)固定旋转套(17),并将中外壳(26)安装到上外壳(18)前端,将节流嘴(19)安装到导流短节(14)前端,再安装调整垫片(21)和滑套(22),并在滑套(22)前端安装压力密封圈(23),依次将密封圈a(29)、深沟球轴承(28)、推力球轴承组(27)、碟簧(24)安装到芯轴(25)上,再将芯轴(25)安装到滑套(22)前端,通过下花键(12)将上部转动传递到导流短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林杨应林杨琳胡书辉蔡旭东杜凡周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