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勇超专利>正文

单轮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9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对称的左、右下板,自左下板向内穿入螺杆,每个螺杆套入套管至右下板穿出,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右下板之间固定一个摆杆;在左、右下板与摆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两个对称的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之间设置固定块,由两侧沉头螺栓固定;固定块的底部设置六角螺栓连接的传感器;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的上部之间连接一个摆轴,摆轴外套滑轮,摆轴两端设置外挡圈、轴承,穿出上左、右摆板后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下板上设置用六角螺丝固定的线路板座,上面用橡胶垫、螺丝固定线路板,线路板通过连接头连接传感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力学检测仪器,尤其是测量动态钢丝绳张力的传感器。
技术介绍
同类的三滑轮产品对钢丝绳的磨损都很大,特别对大直径钢丝绳的磨损尤其严重,测力精度与线性度不高。已有的单滑轮结构由于通过杠杆测力,润滑不好,测力漂移大,生产成本高。本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力精确、不受环境、气候影响的单轮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它包括两个对称的左、右下板,自左下板向内穿入螺杆,每个螺杆套入套管至右下板穿出,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右下板之间固定一个摆杆;在左、右下板与摆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两个对称的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之间设置固定块,由两侧沉头螺栓固定;固定块的底部设置六角螺栓连接的传感器;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的上部之间连接一个摆轴,摆轴外套滑轮,摆轴两端设置外挡圈、轴承,穿出上左、右摆板后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下板上设置用六角螺丝固定的线路板座,上面用橡胶垫、螺丝固定线路板,线路板通过连接头连接传感器。电路板采用如下电连接电源U3的3端接电阻R2的抽头端、电阻R13、R9、R10的一端、集成电路U2的3端,U3的4端连接R10的另一端,U3的1端输出+12V连接电容C4正极、电阻R3一端,R3另一端连接R2一端,R2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一端,24V电源连接二极管K1正极,K1负极连接电容C3正极、U1的5et,U1的3端连接二极管K2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U2的7端,K2的负极连接R1的一端,R1的抽头连接R2、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连接R13的另一端,R1、R2的另一端连接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R8的另一端连接R14的一端,R14的另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U2的2端,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一端,R6的另一端连接U2的6端,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C2、C3、C4的负极、U2的4端、R4的另一端、U1的2端、U3的2端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测力精确,调整方便,不受环境、气候及磨擦润滑等因素影响,解决了因维修保养不当影响测力精度造成的零点漂移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装配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实施方式它包括两个对称的左、右下板2,自左下板2向内穿入螺杆1,每个螺杆1套入套管3至右下板2穿出,用垫圈5、弹簧垫6、螺母7固定;左、右下板2之间固定一个摆杆4;在左、右下板2与摆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两个对称的上左摆板15和上右摆板20,上左摆板15和上右摆板20之间设置固定块10,由两侧沉头螺栓11固定;固定块10的底部设置六角螺栓8连接的传感器9;上左摆板15和上右摆板20的上部之间连接一个摆轴17,摆轴17外套滑轮19,摆轴17两端设置外挡圈18、轴承16,穿出上左、右摆板15、20后用垫圈14、弹簧垫13、螺母12固定。左下板2上设置用六角螺丝22固定的线路板座23,上面用橡胶垫24、27螺丝26固定线路板25,线路板25通过连接头21连接传感器9。电路板4采用如下电连接电源U3的3端接电阻R2的抽头端、电阻R13、R9、R10的一端、集成电路U2的3端,U3的4端连接R10的另一端,U3的1端输出+12V连接电容C4正极、电阻R3一端,R3另一端连接R2一端,R2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一端,24V电源连接二极管K1正极,K1负极连接电容C3正极、U1的5et,U1的3端连接二极管K2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U2的7端,K2的负极连接R1的一端,R1的抽头连接R2、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连接R13的另一端,R1、R2的另一端连接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R8的另一端连接R14的一端,R14的另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U2的2端,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一端,R6的另一端连接U2的6端,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C2、C3、C4的负极、U2的4端、R4的另一端、U1的2端、U3的2端接地。权利要求1.一种单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对称的左、右下板,自左下板向内穿入螺杆,每个螺杆套入套管至右下板穿出,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右下板之间固定一个摆杆;在左、右下板与摆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两个对称的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之间设置固定块,由两侧沉头螺栓固定;固定块的底部设置六角螺栓连接的传感器;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的上部之间连接一个摆轴,摆轴外套滑轮,摆轴两端设置外挡圈、轴承,穿出上左、右摆板后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下板上设置用六角螺丝固定的线路板座,上面用橡胶垫、螺丝固定线路板,线路板通过连接头连接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采用如下电连接电源U3的3端接电阻R2的抽头端、电阻R13、R9、R10的一端、集成电路U2的3端,U3的4端连接R10的另一端,U3的1端输出+12V连接电容C4正极、电阻R3一端,R3另一端连接R2一端,R2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一端,24V电源连接二极管K1正极,K1负极连接电容C3正极、U1的5et,U1的3端连接二极管K2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U2的7端,K2的负极连接R1的一端,R1的抽头连接R2、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连接R13的另一端,R1、R2的另一端连接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R8的另一端连接R14的一端,R14的另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U2的2端,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一端,R6的另一端连接U2的6端,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C2、C3、C4的负极、U2的4端、R4的另一端、U1的2端、U3的2端接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力学检测仪器;它包括两个对称的左、右下板,自左下板向内穿入螺杆,每个螺杆套入套管至右下板穿出,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右下板之间固定一个摆杆;在左、右下板与摆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两个对称的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之间设置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设置六角螺栓连接的传感器;上左摆板和上右摆板的上部之间连接一个摆轴,摆轴外套滑轮,摆轴两端设置外挡圈、轴承,穿出上左、右摆板后用垫圈、弹簧垫、螺母固定;左下板上设置线路板座,线路板通过连接头连接传感器。本技术测力精确,调整方便,不受环境、气候及摩擦润滑等因素影响,解决了因维修保养不当影响测力精度造成的零点漂移问题。文档编号G01L5/10GK2665692SQ200320117268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魏勇超 申请人:魏勇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超
申请(专利权)人:魏勇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