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42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其包括:模具、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将模具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实现了自动将热压完成的原料从模具中取出,避免了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锻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在热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具,在热压完成后需要将模具中热压完成的原料取出,热压完成的原料往往温度较高,需要等待冷却才能人工取出,费时费力,并且高温的原料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以解决自动将热压完成的原料从模具中取出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将模具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进一步,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以存放原料;所述下模具的下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通孔适配的承载板,并且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的下底面在同一水平面。进一步,所述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气缸和推柱;所述推柱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且所述推柱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带动所述推柱推动所述承载板,以使承载板将热压完成的原料推出。进一步,所述模具还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柱;所述下模具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槽。进一步,所述模具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模具、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将模具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实现了自动将热压完成的原料从模具中取出,避免了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的原理框图。图中:1为模具;11为下模具、111为凹槽、112为通孔、113为承载板、114为限位槽、115为把手;12为上模具、121为限位柱;2为推出机构、21为伸缩气缸、22为推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的原理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1,包括:模具1、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2;所述控制模块可以但不限于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所述推出机构2设置在所述模具1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2将模具1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可以预先在控制模块中设置推出机构2开始工作的时间点(在控制模块中设置热压的时间,并预留热压设备去除对模具1施加的压力的时间,在热压设备施加的压力去除后,控制模块判断热压完成,即推出机构2开始工作的时间点),在到达推出机构2开始工作的时间点后,控制模块控制热压机构将模具1中热压完成的原料自动推出;通过推出机构2可以自动将热压完成的原料推出模具1,避免了人工操作,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了自动将热压完成的原料从模具1中取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1包括:下模具11;所述下模具11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111,以存放原料;所述下模具11的下端面开设有通孔112;所述通孔112内设置有与通孔112适配的承载板113,并且所述承载板113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111的下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以在原料热压时确保原料底面的平整,保证热压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出机构2包括:伸缩气缸21和推柱22;所述推柱22设置在所述通孔112内,并且所述推柱22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113连接;所述推柱22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21的伸缩端连接;所述伸缩气缸21设置在所述下模具11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伸缩气缸21的伸缩端带动所述推柱22推动所述承载板113,以使承载板113将热压完成的原料推出;所述伸缩气缸21适于通过推柱22使承载板113的上端面与凹槽11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伸缩气缸21伸长将热压完成的原料推出凹槽111;可以预先在控制模块中设置伸缩气缸21伸缩端的伸长时间,在控制模块控制伸缩气缸21的伸缩端伸长达到伸长时间后,控制模块判断热压后的原料以推出凹槽111,此时控制模块控制伸缩气缸21的伸缩端收缩,以使承载板113的上端面与凹槽11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1还包括:上模具12;所述上模具1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柱121;所述下模具1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限位柱121适配的限位槽114;通过限位柱121和限位槽114的配合,可以上模具12和下模具11的匹配效果,进而保证热压效果。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模具1还包括:把手115;所述把手115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具11的两侧壁上;在推出机构2损坏时,可以通过把手115可以将下模具11取出,以倒出热压完成后的原料,通过把手115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模具1,避免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模具1、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2;所述推出机构2设置在所述模具1的下端面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2将模具1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实现了自动将热压完成的原料从模具1中取出,避免了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具、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n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下端面上;/n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将模具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控制模块,以及由该控制模块控制的推出机构;
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具的下端面上;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在热压完成后控制推出机构将模具中热压成型的原料推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具;
所述下模具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以存放原料;
所述下模具的下端面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通孔适配的承载板,并且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槽的下底面在同一水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单锻钢辊坯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气缸和推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常超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