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46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料供给装置。谋求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化,并且良好地供给饮料。饮料供给装置包括供容器(C)配置的饮料调制部(10),并向配置于饮料调制部(10)的容器供给饮料,该饮料供给装置包括:原料供给部(20),其向容器供给饮料的原料;原水供给部(40),其向容器供给饮料的原水;搅拌机构(50),其具有搅拌桨构件(51),该搅拌桨构件(51)通过搅拌供给到容器的原料和原水而生成饮料;以及容器保持部(60),其设于饮料调制部(10),以容器能够在容许向容器供给原料和原水并且容许搅拌桨构件(51)进行搅拌的调制位置(A)与容许搅拌桨构件(51)的清洗的退避位置(B)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料供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料供给装置,更详细而言,例如涉及一种向杯等容器供给饮料的饮料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例如向杯等容器供给饮料的饮料供给装置,具有一种供给通过向利用输送机构输送来的容器的内部投入粉末原料等的饮料的原料和热水、水等的饮料的原水并利用搅拌机构搅拌而调制而成的饮料的饮料供给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饮料供给装置首先利用输送机构将容器输送到收容有原料的罐的位置,并向该容器的内部投入原料。接着,利用输送机构将容器输送到售货台的位置,向该容器投入原水,并利用搅拌机构将容器的内部的原料和原水搅拌混合。之后,利用输送机构将容器输送到规定的提供位置从而供给饮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9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饮料供给装置中,设为一边利用输送机构输送容器一边向容器投入原料和原水以及进行搅拌,不仅导致装置整体装置大型化,还需要检测容器的停止位置等的传感器等,而导致随着部件个数的增加而产生的制造成本的增大化。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供给装置,其能够谋求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提供饮料。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饮料供给装置包括供容器配置的饮料调制部,并向配置于该饮料调制部的容器供给饮料,该饮料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饮料供给装置包括:原料供给部,其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饮料的原料;原水供给部,其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饮料的原水;搅拌机构,其具有搅拌桨构件,该搅拌桨构件通过搅拌供给到所述容器的所述原料和所述原水而生成所述饮料;以及容器保持部,其设于所述饮料调制部,并以所述容器能够在容许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原料和所述原水并且容许所述搅拌桨构件进行搅拌的第1位置与容许该搅拌桨构件的清洗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容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饮料供给装置中,所述容器保持部在所述搅拌桨构件的清洗后使所述容器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饮料供给装置中,包括增稠成分供给部,该增稠成分供给部向所述容器供给使所述饮料的粘度提高的增稠成分,所述容器保持部容许在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增稠成分。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设于饮料调制部的容器保持部以容器能够在容许向容器供给原料和原水并且容许搅拌桨构件进行搅拌的第1位置与容许该搅拌桨构件的清洗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容器,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一边利用输送机构输送容器一边向容器投入原料和原水以及进行搅拌,而且不需要检测容器的停止位置等的传感器等。因而,能够谋求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化,并且良好地供给饮料。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饮料供给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饮料供给装置的局部的结构要素分离地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饮料供给装置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主体柜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3和图4所示的搅拌机构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2和图4所示的排出主体部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2和图4所示的排出主体部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容器保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容器保持部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图3所示的控制部实施的饮料供给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11是用于说明粉末原料和增稠成分(日文:とろみ成分)的投入的说明图。图12是用于说明原水的投入的说明图。图13是用于说明搅拌机构进行的搅拌的说明图。图14是用于说明搅拌机构的搅拌桨构件的清洗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5是用于说明搅拌机构的搅拌桨构件的清洗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说明搅拌机构的搅拌桨构件的清洗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7是用于说明搅拌机构的搅拌桨构件的清洗后的动作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装置主体;2、主体柜;3、前表面门;5、输入部;6、开口部;7、开闭门;10、饮料调制部;20、原料供给部;21、原料罐;22、原料供给驱动部;23、原料斜槽;30、增稠成分供给部;31、增稠罐;32、增稠成分供给驱动部;33、增稠成分斜槽;40、原水供给部;41、水供给阀;42、热水供给阀;50、搅拌机构;51、搅拌桨构件;52、搅拌桨旋转部;53、搅拌桨驱动部;60、容器保持部;61、保持构件;62、移动驱动部;63、位置检测部;70、排出主体部;81、容器检测部;82、门开闭检测部;83、门开闭锁定机构;90、控制部;91、存储部;C、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饮料供给装置的较佳的实施方式。图1~图3分别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饮料供给装置,图1是表示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使局部的结构要素分离地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在此例示的饮料供给装置例如设于店铺、护理设施等,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构成为包括主体柜2和前表面门3。如图4所示,主体柜2成为在前表面具有开口(以下也称作前表面开口)2a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形态。在该主体柜2设有饮料调制部10、原料供给部20、增稠成分供给部30、原水供给部40、搅拌机构50以及容器保持部60。饮料调制部10设于主体柜2的前方下部,具有载置台11。载置台11为例如配置杯等容器C的区域的底部。在附图中未明确示出,但在该载置台11的下部设有储存饮料等的排水的排水托盘。在该载置台11的上方设有排出主体部70。排出主体部70的结构后述说明,排出主体部70借助支承构件4安装于主体柜2。原料供给部20包括原料罐21和原料供给驱动部22。原料罐21设有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并以左右并列的方式设置。这些原料罐21分别收纳不同种类的成为饮料的原料的粉末原料。原料供给驱动部22设有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并与原料罐21相对应地设置。这些原料供给驱动部22根据自后述的控制部90提供的指令进行驱动,在驱动的情况下,自相对应的原料罐21放出规定量的粉末原料,并通过原料斜槽23将该粉末原料排出到排出主体部70。在此,原料斜槽23例如由金属等导热性优异的材料构成。增稠成分供给部30包括增稠罐31和增稠成分供给驱动部32。增稠罐31设于原料罐21的左方侧。该增稠罐31收纳用于提高饮料的粘度的例如淀粉等粉末状态的增稠成分。增稠成分供给驱动部32与增稠罐31相对应地设置。该增稠成分供给驱动部32根据自控制部90提供的指令进行驱动,在驱动的情况下,自增稠罐31放出规定量的增稠成分,并通过增稠成分斜槽33将该增稠成分排出到排出主体部70。在此,增稠成分斜槽33例如由金属等导热性优异的材料构成。原水供给部40用于供给热水、水等饮料的原水,包括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料供给装置,其包括供容器配置的饮料调制部,并向配置于该饮料调制部的容器供给饮料,该饮料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n该饮料供给装置包括:/n原料供给部,其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饮料的原料;/n原水供给部,其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饮料的原水;/n搅拌机构,其具有搅拌桨构件,该搅拌桨构件通过搅拌供给到所述容器的所述原料和所述原水而生成所述饮料;以及/n容器保持部,其设于所述饮料调制部,并以所述容器能够在容许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原料和所述原水并且容许所述搅拌桨构件进行搅拌的第1位置与容许该搅拌桨构件的清洗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容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7 JP 2019-0339661.一种饮料供给装置,其包括供容器配置的饮料调制部,并向配置于该饮料调制部的容器供给饮料,该饮料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饮料供给装置包括:
原料供给部,其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饮料的原料;
原水供给部,其向所述容器供给所述饮料的原水;
搅拌机构,其具有搅拌桨构件,该搅拌桨构件通过搅拌供给到所述容器的所述原料和所述原水而生成所述饮料;以及
容器保持部,其设于所述饮料调制部,并以所述容器能够在容许向所述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正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