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材料和喷丸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79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形成混合料之前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具有双峰性并且实质上连续,与第一峰对应的第一粒子群和与第二峰对应的第二粒子群中,一者是具有角部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另一者是由凸曲面构成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投射材料和喷丸处理方法
本公开涉及喷丸处理所使用的投射材料。
技术介绍
在铸造后的铸造物的落砂、金属产品的去毛刺、锈等积垢(scale)的除去、涂装前的基底处理、涂装剥离、地面、壁面(例如混凝土道路面、轨道导轨用混凝土路地面、工厂混凝土地面、构造物混凝土壁面等)的表面薄层的除去等使用喷丸处理。根据被处理物的材质、喷丸处理的目的,选择投射材料(喷丸处理中的朝向被处理区域投射的硬质粒子)的粒径。该粒径根据JIS(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s:日本工业标准)等决定,但提出应喷丸处理能力提高的要求而调整了粒度分布的投射材料。(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投射材料,其混合了与喷丸处理的目的对应的主粒体和成为直径比主粒体小且起到表面清洁作用的极限直径以上的副粒体。该投射材料的粒度分布至少具有基于主粒体的第一山(峰值)和基于上述副粒体的第二山(峰值),第一山和第二山没有实质上的重叠。与仅通过主粒体进行喷丸处理的情况相比,该投射材料喷丸处理能力高,且消耗力少。近年来,对喷丸处理后的被处理物的品质的要求趋严。因此,需要恰当地管理喷丸装置内的混合料(operatingmix)形成后的投射材料的粒度分布,期望管理更容易的投射材料。此外,混合料是指在喷丸装置的操作中与初始的粒度分布不同的稳定的粒度分布的材料。在喷丸装置的操作中,将规定量的投射材料投入喷丸装置,进行喷丸处理时,投射材料重复进行投射、回收、除去微粉和投射这种循环。在重复了投射的情况下,投射材料被粉碎成为微粉。这样的微粉通过分离器挑选并除去。喷丸装置内的投射材料量减少被除去的量,因此补充与减少量对应的投射材料。若重复投射材料的供给、粉碎、向装置外的排出,则装置内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以与初始的粒径分布不同的恒定的粒径分布稳定。混合料是指该稳定的粒径分布的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36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公开提供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喷丸处理的投射材料和喷丸处理方法。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进行喷丸处理的铁系的投射材料。形成混合料之前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具有双峰性,并且实质上连续,与第一峰对应的第一粒子群和与第二峰对应的第二粒子群中,一者是具有角部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另一者是由凸曲面构成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在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第一粒子群所含的粒子是具有角部的圆柱形状的粒子,维氏硬度为HV400~760。在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第二粒子群所含的粒子是球形的粒子,维氏硬度为HV300~900。在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第一粒子群的粒径区间为0.600mm~1.000mm,第二粒子群的粒径区间为0.300mm~0.500mm。在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第二粒子群的频次为第一粒子群的频次的2倍以上。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是喷丸处理方法。该喷丸处理方法包括以下的(A)~(C)的工序。(A)将未使用的投射材料装填于喷丸装置的工序。(B)使喷丸装置工作而形成使上述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以恒定的粒径分布稳定的混合料的工序。(C)将形成了混合料的投射材料朝向被处理物投射的工序。而且,形成了混合料之后的粒径分布具有包含第三峰和第四峰的双峰性,与第三峰对应的粒子群的粒径区间和与第一峰对应的第一粒子群的粒径区间实质上相同。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形成了混合料之后的粒径分布中,与第二粒子群的粒径区间对应的频次小于与第一粒子群的粒径区间对应的频次。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和一技术方案,能够提供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喷丸处理的投射材料和喷丸处理方法。而且,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和一技术方案,能够提供比以往的投射材料寿命长的投射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丸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混合料的形成工序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混合料形成后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使用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投射材料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方向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是指附图中的方向。另外,以下的说明的粒径是指粒径区间的下限值。粒径区间以JISZ8801-1:2006所规定的试验用筛(金属制网筛)为基准。表1示出代表值。表1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投射材料由铁系材料构成。例如,作为添加元素,也可以包含C、Mn、Si等。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的示意图。粒径分布是按每种粒子大小(粒径)的存在比率的分布。纵轴表示频次的重量百分比(质量%),横轴表示粒径(mm)。粒径分布例如也可以通过由直线连结频次来表现。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形成混合料前的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具有双峰性并且实质上连续,并具有与第一峰对应的第一峰值P1和与第二峰对应的第二峰值P2。即,一实施方式的投射材料包括与第一峰值P1对应的第一粒子群A和与第二峰值P2对应的第二粒子群B而构成。粒子群是粒子的集合。双峰性是指在以最大频次值作为山顶的山的棱线中,向山的外侧突出的部位(峰)存在两处这种特征。峰不需要是极大值,存在向外侧突出的角部即可。成为最大频次值的山顶构成两个峰中的一个峰。换句话说,存在成为最大频次值的山顶和另一个峰这两个角部的分布可以说具有双峰性。此外,存在两个成为最大频次值的山顶的分布也可以说具有双峰性。与第一峰值P1对应的粒径D1和与第二峰值P2对应的粒径D2满足D1>D2的关系。由粒径大的粒子构成的第一粒子群A有助于对被处理区域整体进行喷丸处理。但是,第一粒子群A的覆盖率(每单位面积的投射材料的实际瘪痕面积)低。由粒径比第一粒子群A所含粒子小的粒子构成的第二粒子群B的覆盖率比第一粒子群A高。但是,第二粒子群B对被处理区域整体进行喷丸处理的能力比第一粒子群A差。第二峰值P2由第一粒子群A和第二粒子群B构成,能够补充基于上述的第一粒子群A的效果和基于第二粒子群B的效果这双方。即,虽相对于第一粒子群A和第二粒子群B各自的效果而言较差,但由于具备双方的功能,所以能够高效地处理被处理面整体。具备第一粒子群A和第二粒子群B双方且具有第一峰值P1和第二峰值P2的粒径分布的一实施方式的投射材料,能够通过各自协同效果而实现喷丸处理能力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缩短。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粒子群A所含的粒子也可以是具有角部的圆柱形状的粒子。通过角部能够更加提高喷丸处理能力。并且,与以往的投射材料相比,在后述的混合料形成之前和之后成为极值的粒径的变动小,因此能够更稳定地进行喷丸处理。圆柱形状的粒子的一个例子是线材段。对线材段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从被称为钢坯的圆柱状的块状物通过轧制,形成所希望的直径的线材。轧制中,若以穿过多个拉伸模的方式拉拔钢坯,则赋予应力,因此能够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射材料,其为进行喷丸处理的铁系的投射材料,其特征在于,/n形成混合料之前的所述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具有双峰性并且实质上连续,/n与第一峰对应的第一粒子群和与第二峰对应的第二粒子群中,一者是具有角部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另一者是由凸曲面构成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5 JP 2018-0106221.一种投射材料,其为进行喷丸处理的铁系的投射材料,其特征在于,
形成混合料之前的所述投射材料的粒径分布具有双峰性并且实质上连续,
与第一峰对应的第一粒子群和与第二峰对应的第二粒子群中,一者是具有角部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另一者是由凸曲面构成的形状的粒子的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粒子群所含的粒子是具有角部的圆柱形状的粒子,维氏硬度为HV400~7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粒子群所含的粒子是球形的粒子,维氏硬度为HV300~9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粒子群的粒径区间是0.600mm~1.000mm,所述第二粒子群的粒径区间是0.3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佑人谷口隼人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