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基合金丸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928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1:57
一种锌基合金丸粒,其中,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由Al以及余量的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相对于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Al的含量为1.0~6.0质量%,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100HV。另外,前述锌基合金丸粒可以进一步添加Cu作为微量添加元素,前述微量添加元素的添加量相对于前述锌基合金丸粒可以为0.0001~0.25质量%。

Zinc based alloy sho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锌基合金丸粒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砂加工中使用的锌基合金丸粒(shot)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很久以来就知道使被称为丸粒的颗粒与被加工物碰撞而进行工件的表面处理(去除毛刺、倒圆(R角倒角)、面粗糙度调整、绉纹组织加工等)的喷砂加工。丸粒的材质符合工件的材质、加工目的来选择。例如对于由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构成的压铸产品的喷砂加工的情况下,考虑到喷丸清理能力和耐粉尘爆炸性来选择锌丸粒。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锌形成的丸粒。这种丸粒由于维氏硬度为40~50HV(通过JISZ2244规定),因此喷丸清理能力低。因此,开发了由锌合金形成的丸粒。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Zn-Mn形成的锌基合金丸粒。但是,Mn为PRTR制度的对象,从安全性、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不优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3120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25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喷丸清理能力高且寿命长的新型锌基合金丸粒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锌基合金丸粒及其制造方法。[1]一种锌基合金丸粒,其为锌基合金丸粒,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由Al以及余量的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相对于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Al的含量为1.0~6.0质量%,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100HV。[2]根据前述1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90HV。[3]根据前述1或2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前述锌基合金丸粒进一步添加Cu作为微量添加元素,前述微量添加元素的添加量相对于前述锌基合金丸粒为0.0001~0.25质量%。[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前述锌基合金丸粒为具有0.2~2.0mm的直径的粒状体或者具有(1:0.8)≤(直径:长度)≤(1:1.3)的比率的圆柱。[5]根据前述1~4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前述锌基合金丸粒为粒状体,在将由投影图求出的丸粒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a、将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直径设为b的情况下,60%以上的丸粒的a/b处于1.0~1.3的范围内。[6]一种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为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称量作为原料金属的Zn、Al、和根据需要的Cu的工序;将前述原料金属加热而制成熔融金属的工序;将前述熔融金属转送到底部配置有喷嘴的熔融金属保持容器的工序;借由前述喷嘴,向液体的冷却介质中滴加前述熔融金属的工序;在前述冷却介质中,使前述熔融金属凝固而得到粒状体的工序;和将前述粒状体分级为规定尺寸的工序,在前述分级的工序中,将前述凝固了的熔融金属的直径分级为0.2~2.0mm。[7]一种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为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得到具有作为原料金属的Zn、Al、和根据需要的Cu的合金组成的块状物的工序;由前述块状物得到规定直径的线材的工序;和将前述线材切断为规定长度的工序,在得到前述线材的工序中,包括将块状物轧制并赋予应力的工序。[8]根据前述7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将前述线材切断的工序中,以成为(1:0.8)≤(线材的直径:线材的长度)≤(1:1.3)的方式切断线材。[9]根据前述7或8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得到前述线材的工序中,以线材的直径为φ0.4~2.0mm的方式将块状物加工。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喷丸清理能力高且寿命长的锌基合金丸粒。通过含有规定量的Cu,可以提供不仅工件的发黑的产生得到抑制,而且喷丸清理能力、寿命和拉伸强度改善了的锌基合金丸粒。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为锌基合金丸粒。锌基合金丸粒由Al以及余量的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并且相对于锌基合金丸粒的Al的含量为1.0~6.0质量%。并且,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90HV。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锌基合金丸粒由于添加有Al,因此与锌相比,硬度高、喷丸清理能力高。另外,由于耐冲击性(韧性)改善,因此寿命长。并且,Al由于比较廉价,因此可以廉价地制造喷丸清理能力高、寿命长的锌基合金丸粒。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锌基合金丸粒可以进一步添加Cu作为微量添加元素。并且,微量添加元素的添加量相对于锌基合金丸粒可以为0.0002~0.25质量%。通过微量添加Cu,可以在进行喷砂加工时抑制发黑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锌基合金丸粒,其为锌基合金丸粒,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由Al、作为微量添加元素的Cu、以及余量的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相对于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Al的含量为1.0~6.0质量%,相对于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Cu的含量为0~0.25质量%,前述锌基合金丸粒为具有0.2~2.0mm的直径的粒状体或者具有(1:0.8)≤(直径:长度)≤(1:1.3)的比率的圆柱,前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90HV。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的(1)~(6)的工序。(1)称量作为原料金属的Zn、Al、和根据需要的Cu的工序。(2)将前述原料金属加热而制成熔融金属的工序。(3)将熔融金属转送到底部配置有喷嘴的熔融金属保持容器的工序。(4)借由喷嘴,向液体的冷却介质中滴加前述熔融金属的工序。(5)在冷却介质中,使前述熔融金属凝固而得到粒状体的工序。(6)将粒状体分级为规定尺寸的工序。并且,在(6)的工序中,可以以粒状体的直径为0.2~2.0mm的方式进行分级。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直径”指的是直径。通过含有Al,熔融金属的流动性改善。因此,喷嘴不会被熔融金属堵塞,而可以良好地滴加。另外,若粒状体的直径为0.2~2.0mm则能得到形状比较一致的粒状体。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的(11)~(13)的工序。(11)得到具有作为原料金属的Zn、Al、和根据需要的Cu的合金组成的块状物的工序。(12)由块状物得到规定直径的线材的工序。(13)将线材切断为规定长度的工序。并且,在得到线材的工序中,可以包括将块状物轧制并赋予应力的工序。通过含有Al,合金的韧性改善。其结果,将块状物轧制而加工为线材状时,不会在加工中途断裂。进而,通过在将块状物轧制时对于线材赋予应力,机械性质改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基合金丸粒,其中,/n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由Al以及余量的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n相对于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的Al的含量为1.0~6.0质量%,/n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100HV。/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1 JP 2017-1210481.一种锌基合金丸粒,其中,
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由Al以及余量的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相对于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的Al的含量为1.0~6.0质量%,
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100H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所述锌基合金丸粒的维氏硬度为50~90H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所述锌基合金丸粒进一步添加Cu作为微量添加元素,
所述微量添加元素的添加量相对于所述锌基合金丸粒为0.0001~0.25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所述锌基合金丸粒为具有0.2~2.0mm的直径的粒状体或者具有(1:0.8)≤(直径:长度)≤(1:1.3)的比率的圆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锌基合金丸粒,其中,所述锌基合金丸粒为粒状体,在将由投影图求出的丸粒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a、将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直径设为b的情况下,60%以上的丸粒的a/b处于1.0~1.3的范围内。


6.一种锌基合金丸粒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佑人田沼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