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1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强度低和易变形的缺点,包括扰流板主体和预埋螺柱,所述扰流板主体为弧形结构,且扰流板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三聚乙烯防腐层,可以避免扰流板主体被腐蚀,所述扰流板主体内侧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挂钩,且第一挂钩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上均匀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可以提高扰流板主体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扰流板主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边,所述凸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垫,提高密封性,所述凸边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筋,避免扰流板主体的边缘处变形翘曲,降低美观性和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具体为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
技术介绍
扰流板就是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的一些板类,其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改善和平衡汽车高速行驶是的动力性和稳定性,在空气动力学上,空气的流速与空气的压力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空气的流速越快所受的压力即越小,反之则越大,汽车的侧面外型会造成高速行驶中存在下大上小的气流压力,如此就会有一个上下压力差而产生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就会越大,也就是上升力会增大,会越来越明显.它是车在行驶中所受空气阻力的一部分,上升力不但会消耗车本身的动力最关键的是会减少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这样会使车子发飘,行驶时的稳定性也会变差了,所以现在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扰流板出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是高速行驶的车获得额外的下压力,使轮胎能更好的抓紧地面,行驶更加稳定;现有的扰流板一般强度较低,当扰流板受到外来撞击时容易损坏,且现有的侧扰流板装配在车身上,表皮产品尖角处变形翘曲,降低密封性和美观性,容易导致雨水灰尘等进入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强度低和易变形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包括扰流板主体和预埋螺柱,所述扰流板主体内侧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挂钩,且第一挂钩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上均匀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扰流板主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边。优选的,所述扰流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内折边,所述扰流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内折边,且第二内折边弯折的角度大于第一内折边弯折的角度。优选的,所述扰流板主体为弧形结构,且扰流板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三聚乙烯防腐层。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挂钩,且第二挂钩与第一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四个拐角处分别与第一挂钩连接。优选的,所述预埋螺柱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预埋螺柱位于扰流板主体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凸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垫,所述凸边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通过在扰流板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以提高扰流板主体的强度,当扰流板主体受到撞击时,避免其断裂破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第一加强筋通过第一挂钩与扰流板主体连接,当扰流板主体损坏时,可以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拆下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在扰流板主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边,且凸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垫,安装时令扰流板主体与车身外壳紧密贴合,提高密封性,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内部,通过在凸边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提高凸边的强度,避免使用了一端时间之后,扰流板主体的边缘处尖角处变形翘曲,降低美观性和密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扰流板主体侧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扰流板主体;101、第一内折边;102、第二内折边;2、第一加强筋;3、第一挂钩;4、第二加强筋;401、第二挂钩;5、预埋螺柱;6、凸边;601、密封橡胶垫;602、第三加强筋;7、三聚乙烯防腐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包括扰流板主体1和预埋螺柱5,扰流板主体1为弧形结构,且扰流板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三聚乙烯防腐层7,避免扰流板主体1被腐蚀,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预埋螺柱5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预埋螺柱5位于扰流板主体1的内侧,便于安装扰流板主体1;扰流板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内折边101,扰流板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内折边102,且第二内折边102弯折的角度大于第一内折边101弯折的角度,减少进入车底部的气流,避免车底气流过多,造成上扬力继而造成后轮抓地力减弱,可以令车辆行驶更加稳定;扰流板主体1内侧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挂钩3,且第一挂钩3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第一加强筋2上均匀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4的数量设置有三个,第二加强筋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挂钩401,且第二挂钩401与第一加强筋2连接,第一加强筋2的四个拐角处分别与第一挂钩3连接,当扰流板主体1受损需要更换时,可以将第一加强筋2和第二加强筋4拆卸下来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扰流板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边6,凸边6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垫601,安装时可以提高密封性,避免雨水等通过扰流板主体1与车身外壳的连接处进入内部,凸边6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筋602,避免扰流板主体1的边缘尖角处变形翘曲,影响美观和密封。工作原理:通过预埋螺柱5将扰流板主体1安装在车头的两侧,通过扰流板主体1将前保险杆往下方扩大,形成一个阻挡气流的气坝,如此可以尽量让进入车底的气流减少,避免车底气流过多,造成上扬力继而造成后轮抓地力减弱,可以令车辆行驶更加稳定,通过扰流板主体1内侧的第一加强筋2和第二加强筋4,可以提高扰流板主体1的强度,避免其受到撞击而断裂,通过凸边6和密封橡胶垫601,安装时可以提高密封性,避免雨水等通过扰流板主体1与车身外壳的连接处进入内部,通过第三加强筋602,避免扰流板主体1的边缘尖角处变形翘曲,影响美观和密封,通过三聚乙烯防腐层7可以避免扰流板主体1被腐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包括扰流板主体(1)和预埋螺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1)内侧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挂钩(3),且第一挂钩(3)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所述第一加强筋(2)上均匀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所述扰流板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边(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包括扰流板主体(1)和预埋螺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1)内侧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挂钩(3),且第一挂钩(3)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所述第一加强筋(2)上均匀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所述扰流板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内折边(101),所述扰流板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内折边(102),且第二内折边(102)弯折的角度大于第一内折边(101)弯折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的扰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1)为弧形结构,且扰流板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军唐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云拓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