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89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底部空气导流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包括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前端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线性紧密排列的若干翻转导流板;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均通过贯穿横梁安装在厢式货车底部;所述翻转导流板固定支架连接至贯穿横梁,所述翻转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气动弹簧,通过气动弹簧推动旋转连杆实现翻转导流板的开启和关闭,设置在厢式货车的厢体两侧,通过半挂车厢体两侧进行加装空气导流装置来实现降低风阻、减少油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底部空气导流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日益提高,汽车在行驶时与空气相互作用的气动阻力也越来越显著,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和稳定性。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发展迅速,而通过对其进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优化,降低空气阻力系数,提高燃油经济性,可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由四部分组成:1、表面阻力,是指气流通过车辆外表面时产生的摩擦阻力,该阻力主要是由车体外形,以及安装在车体外的零部件,如后视镜、车门把手、车灯、车头装饰件等对气流干扰引起的阻力,特别是来自半挂车两侧的气流对车辆所产生的横向阻力,此阻力会对半挂车和公共汽车等长尺寸车辆产生较大影响。2、压差阻力,压差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紊流区的大小,特别是尾部紊流区的大小。在气流变成紊流部位,会形成部分的真空区,这样就产生了压差阻力。在卡车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努力减小紊流表面,从而减小真空区面积。3、诱导阻力,它是作为压差阻力的一部分,是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顶部和底部的空气压力不同而造成的,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在总的空气阻力中所占比例最大。4、车内阻力,是因为气流通过车头内的散热器、发动机等引起的阻力。综上所述,在厢式货车两侧安装导流装置是降低厢式货车风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证实,当车辆高速行驶时,最大的阻力来源于空气,车速越高,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空气阻力的增加值与车速增加值的平方成正比。实验表明,当车速高于80km/h的时候,就有将近一半的油耗是用来克服空气阻力的。现如今能源日趋紧张,油价不断上涨,如何降低燃油消耗成了汽车厂商和用户关注的重点。降低车辆风阻和自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各汽车厂家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对汽车厢体底部空气导流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安装使用。但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安装后不可拆卸;2、厢体底部空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3、可翻转导流罩的结构复杂;4、侧导流装置强度不够,无法充当侧防护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厢式货车,通过半挂车厢体两侧进行加装空气导流装置来实现降低风阻、减少油耗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前端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线性紧密排列的若干翻转导流板;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均通过贯穿横梁安装在厢式货车底部;所述翻转导流板固定支架连接至贯穿横梁,所述翻转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气动弹簧,通过气动弹簧推动旋转连杆实现翻转导流板的开启和关闭。可选的,所述翻转导流板分为第一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第一导流板组靠近前端导流板布置,用于遮挡油箱、工具箱、支撑装置;其余翻转导流板为第二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靠近后端导流板布置,用于遮挡行走机构总成。可选的,第一导流板组内的翻转导流板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贯穿横梁上,第二导流板组内的翻转导流板通过第二固定支架安装在贯穿横梁上。可选的,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均通过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在贯穿横梁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内的加固三角架,所述气动弹簧安装在加固三脚架内侧;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内的加固板,所述气动弹簧安装在加固三脚架两侧。可选的,每个翻转导流板均通过两套旋转连杆连接至固定支架。可选的,相邻的翻转导流板之间、翻转导流板与前端导流板之间、翻转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均设有密封条。可选的,所述前端导流板呈圆弧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至固定支架。可选的,所述后端导流板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至贯穿横梁。一种厢式货车,应用上述的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安装在车厢厢体底部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车辆两侧安装侧空气导流装置可降低空气对货车的阻力,起到节能减排的功用。2、在本次的设计中优选铝合金用料,因铝合金表面光洁平整,易于整体作广告宣传,增加整体外观设计档次。3、与钢制结构相比,本技术重量更轻,操纵灵活,耐腐蚀,一般可使用15-20年,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4、通过旋转连杆与气动弹簧的组合使用,使本装置在开启、关闭过程省时省力,并在关闭时气动弹簧向厢体内侧的推力可有效锁紧导流装置。5、该装置分成多段结构,通过加装密封条的方式保证气流平稳过渡。6、固定支架与导流板构成一体结构,可代替侧防护装置,防止行人的卷入和侧方向的碰撞对车体部分造成损坏。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端导流板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后端导流板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支撑装置及油箱位置示意图;图6为工具箱位置示意图;图7为翻转导流板闭合状态示意图;图8为翻转导流板开启状态示意图;图9为翻转导流板开启时第一固定支架、旋转连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为翻转导流板开启时的厢式货车状态图;图11为翻转导流板关闭时第一固定支架、旋转连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2为翻转导流板关闭时的厢式货车状态图;图13为翻转导流板关闭时第二固定支架、旋转连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4为翻转导流板开启时第二固定支架、旋转连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5为第二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16为前端导流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17为第一连接件的位置示意图;图18为前端导流板的形状示意图;图19为后端导流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0为后端导流板的形状示意图;图21为第二连接件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前端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线性紧密排列的若干翻转导流板;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均通过贯穿横梁安装在厢式货车底部;所述翻转导流板固定支架连接至贯穿横梁,所述翻转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气动弹簧,通过气动弹簧推动旋转连杆实现翻转导流板的开启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前端导流板与后端导流板之间线性紧密排列的若干翻转导流板;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均通过贯穿横梁安装在厢式货车底部;所述翻转导流板固定支架连接至贯穿横梁,所述翻转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旋转连杆,所述旋转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的气动弹簧,通过气动弹簧推动旋转连杆实现翻转导流板的开启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导流板分为第一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第一导流板组靠近前端导流板布置,用于遮挡油箱、工具箱、支撑装置;其余翻转导流板为第二导流板组,第二导流板组靠近后端导流板布置,用于遮挡行走机构总成。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流板组内的翻转导流板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贯穿横梁上,第二导流板组内的翻转导流板通过第二固定支架安装在贯穿横梁上。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厢式货车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导流板、后端导流板均通过第一固定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守野冯春雨杨占宇赵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