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33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包括线缆和两组隔热片,两组所述隔热片对称设置于所述线缆上下两侧,且两组所述隔热片共同组成一圆筒状结构,所述隔热片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半圆形护壳,且所述护壳外侧两端均设置有顶头,该顶头贯穿护壳且与所述隔热片抵紧,所述护壳外侧设置有锁紧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线束外侧设置隔热套,通过两组弧形隔热片形成筒状护套对线束进行隔热防护,防止发动机高温对线束造成损坏,且通过转动同步杆实现护套两端固定结构同步锁紧、分离,便于对护壳内的隔热片进行更换,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一方面作为消费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可作为生产工具,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摩托车作为一个高度综合的整体,其涉及零配件的数量、品种较多,发动机是摩托车整车主要产品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发动机周围连接多组线路以确保车辆正常使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高温,其结构附近的线束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导致发动机连接线寿命缩短,从而在摩托车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在线束外侧设置隔热套,通过两组弧形隔热片对线束进行隔热防护,防止发动机高温对附近线束造成损坏,且便于对护壳内的隔热片进行更换,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包括线缆和两组隔热片,两组所述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1)和两组隔热片(2),两组所述隔热片(2)对称设置于所述线缆(1)上下两侧,且两组所述隔热片(2)共同组成一圆筒状结构,所述隔热片(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半圆形护壳(3),且所述护壳(3)外侧两端均设置有顶头(301),该顶头(301)贯穿护壳(3)且与所述隔热片(2)抵紧,所述护壳(3)外侧设置有锁紧块(4);/n所述锁紧块(4)靠近所述护壳(3)一侧设置有渐缩状调整槽(402),所述调整槽(402)侧壁与所述顶头(301)外侧端部抵紧,且所述调整槽(402)内部横向设置有贯穿所述锁紧块(4)的安装孔(401),所述安装孔(401)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1)和两组隔热片(2),两组所述隔热片(2)对称设置于所述线缆(1)上下两侧,且两组所述隔热片(2)共同组成一圆筒状结构,所述隔热片(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半圆形护壳(3),且所述护壳(3)外侧两端均设置有顶头(301),该顶头(301)贯穿护壳(3)且与所述隔热片(2)抵紧,所述护壳(3)外侧设置有锁紧块(4);
所述锁紧块(4)靠近所述护壳(3)一侧设置有渐缩状调整槽(402),所述调整槽(402)侧壁与所述顶头(301)外侧端部抵紧,且所述调整槽(402)内部横向设置有贯穿所述锁紧块(4)的安装孔(401),所述安装孔(401)与所述护壳(3)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线隔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壳(3)端部与所述顶头(301)相接处设置有导向孔(302),所述导向孔(302)竖向贯穿所述护壳(3),且所述顶头(301)与所述导向孔(302)间隙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容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