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60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检测杆中间部位或中间摆杆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相连,升降机构固定在轨道12内侧的道床上,且升降机构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该种检测装置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 200620034699.4公开了一种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 检测装置,该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是平行四边形机构中上面的钢板(检 测杆)该钢板受弹簧支撑位于车辆车轮轮缘位置。车辆通过时,车轮轮缘碾压 钢板,钢板挤压弹簧向下移动,并由传感器对钢板的向下位移量进行实时测量, 从而实现车轮踏面的在线动态检测。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钢板(检测杆) 一直处于4企测的位置,所有通过的车辆均对其进行碾压冲击。 由于在检测线路上,客货车和动车混合运行,使很多不需要检测的高速运行的 客货车,不必要地对检测机构造成冲击;且倒车也会对检测机构产生冲击影响, 导致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升降式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 测装置,该种检测装置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升降式车轮踏面 擦伤及不圓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内側的检测杆、摆杆、弹簧、 支座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安装在检测杆前方轨道上的接近传感器、测速传 感器、判向传感器,检测杆后方轨道上的离去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测速传感 器、判向传感器及离去传感器均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相连,其结构特点是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检测杆中间部位或中间摆杆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相连,升降 机构固定在轨道内侧的道床上,且升降机构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当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轮通过时,发出信号给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前 端同时进行车速判断,当车速在规定检测速度范围内,判定为需要检测的车辆, 然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发出信号控制升降机构,使得升降杆向外伸出,带动 检测杆或者通过中间摆杆带动检测杆上升至检测位置,等待车轮压过检测杆,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发出一控制信号,控制升降机构, 使升降杆缩回,最终使检测杆向下运动至轮缘以下位置,进入待机状态。当没 有车辆通过,或者通过的车辆被判定为超过规定检测速度时,或者为倒车状态 时,检测装置始终处于待机不检测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不需要检测的机车车辆,以及倒车情况下,检测装置的检测杆不与车轮 轮缘接触,消除了不需要检测的高速车辆以及倒车车辆对检测杆的冲击和损伤, 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延长了检测装置的寿命。上述的检测杆前方轨道上安装有车号识别装置,该装置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 备相连。这样,利用车号识别装置,对运行机车的车号进行识别,并将结果传给数据 处理及控制设备进行记录,这样可避免在规定时间内对同一机车的重复检测, 既提高检测的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对检测杆的沖击损伤,提高检测装置 的使用寿命。上述的检测杆中间部位与升P条机构的升降杆相连的具体结构为检测杆中间 部位的下部连接有承力板,承力板伸出检测杆外的端部套合在升降机构的直立 的升降杆上;升降杆的端部设置有可压住承力板的下压块。上述的升降机构是气压、液压或机械式升降机构,气压或液压升降机构的电 磁换向阀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机械式升降机构的电机与数据处理及 控制设备电连接。这种直立的升降杆连接方式,升降杆伸出时,升降杆端部向上离开承力板及 检测杆,检测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至检测位置,并且检测时,检测 杆可以不受升降杆的约束,向下移动,而实现对车轮踏面不圆度和擦伤的检测。 而升降杆向下缩回时,升降杆顶部的下压块,将承力板向下压,带动检测杆下 降收回,等待下次检测。这种直上、直下的传动方式,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在升降杆与检测杆间的直上、直下式传动方式中,由于检测杆在检测过程中向下移动,不受升降杆的约束,因此升降机构既可以是液压、气压还可以是机 械式升降机构。这些均是成熟的升降机构,利用这样的升降机构,可以方便地实 现检测杆在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的控制下的上下移位。上述的中间摆杆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相连的另一种具体结构为中间摆杆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的端部铰接,升降杆的方向为水平或沿中间摆杆方向倾斜;升降机构是气压、液压升降机构, 气压或液压升降机构的电磁换向阀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这样,在升降杆的控制下,连接杆带动中间摆杆,中间摆杆再带动检测杆运 动,并且升降杆处于水平或倾斜的状态。这样形成了四杆机构,既方便控制检 测杆的上下运动,同时在检测时,;险测杆受压向下移动时,升降机构的气缸或 油缸则成为检测杆的阻尼机构,也即检测杆向下运动时,额外获得了一个阻尼, 从而减少了车轮冲击对测量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检测杆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的A-A剖视^文大图,且去掉了升P争机构的防尘罩)。 图3是实施例二的检测杆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杆的连接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升降式车轮踏面擦伤及 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12内侧的检测杆2、摆杆14a及中 间摆杆14b、弹簧13、支座组成的平行四边形4几构,安装在检测杆前方轨道12 上的接近传感器18、测速传感器19、判向传感器21,检测杆后方轨道12上的 离去传感器20;接近传感器18、测速传感器19、判向传感器21及离去传感器 20均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相连。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检测杆2中间部位或中间 摆杆14b与升降机构22的升降杆23相连,升P争机构22固定在轨道l2内侧的 道床上,且升降机构22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检测杆2前方轨道12上安装有车号识别装置25,该装置与数据处理及控制 设备相连。图2示出,本例的检测杆2中间部位与升降机构22的升P争杆23相连的具 体结构为检测杆2中间部位的下部连接有承力板3,承力板3伸出检测杆2外 的端部套合在升降^L构22的直立的升降杆23上;升降杆23的端部设置有可压住承力板3的下压块4。本例的升降机构22是气压或液压升降机构,气压或液压升降机构22的电 磁换向阀9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升降机构22可以釆用各种现有的气压或液压式升降机构,如可采用图2中 的升降机构22,它包括电磁换向阀9、气缸6和升降杆23。当需要检测时,电 磁换向阀9带电,气缸6 (或油缸)下腔进气(或进油),上腔排气(或排油), 气缸6 (或油缸)的升降杆23伸长,摆杆14a、 14b在复位弹簧13的带动下绕 0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检测杆2上升,可实现对机车车辆车轮的检测;反之, 电磁换向阀9失电,气缸6 (或油缸)上腔进气(或进油),下腔排气(或排油), 气缸6 (或油缸)的升降杆23回缩,下压块4向下运动,^^罢杆14a、 14b绕0 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测杆2下降,不予以检测。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升降机构22为机械式升 降机构。机械式升降机构22可以是各种现有的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式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12)内侧的检测杆(2)、摆杆(14a)及中间摆杆(14b)、弹簧(13)、支座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安装在检测杆(2)前方轨道(12)上的接近传感器(18)、测速传感器(19)、判向传感器(21),检测杆(2)后方轨道(12)上的离去传感器(20);接近传感器(18)、测速传感器(19)、判向传感器(21)及离去传感器(20)均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检测杆(2)中间部位或中间摆杆(14b)与升降机构(22)的升降杆(23)相连,升降机构(22)固定在轨道(12)内侧的道床上,且升降机构(22)与数据处理及控制设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赵全轲王泽勇高晓蓉张渝彭建平杨凯梁斌彭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