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92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平板结构的基板由支柱支撑,在基板前部的中央固定底板,该底板上设置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柱,各定位柱的轴线垂直于基板的板面;所述基板位于底板左侧的部位为让位缺口,在基板后部左、右两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各支座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一定位销,且左支座的右侧设置支架,该支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左支座,在支架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二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操作方便等特点,它能够大大提高摩托车企业在前搁脚总成进厂时质量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前搁脚总成的质量符合要求,有效提高了前搁脚总成装配时的速度,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 成检测工装。技术背景弯梁摩托车的前搁脚总成一般由前搁脚杆、前搁脚胶套和侧支架构成,其 中前搁脚杆的中部并排焊接两个支耳,各支耳上均开设有两个发动机安装孔。 侧支架安装在前搁脚杆中部偏左的位置,前搁脚杆的两端向上弯折后,再朝外 水平延伸,在前搁脚杆两端的水平延伸部分上套装前搁脚胶套。目前,各摩托车企业在接收配套厂家送来的前搁脚总成时,都是依靠工人 的经验来检查前搁脚总成的整体空间尺寸,即前搁脚胶套的高度,前搁脚杆弯 折处的弯度,侧支架的位置及高度,发动机安装孔的位置、孔径等是否符合要 求。这样对前搁脚总成质量的好坏把握不准确,容易造成入厂质量控制不严。 若前搁脚总成上的装配部位存在尺寸偏差,会导致前搁脚总成无法与其周边件 连接,造成返工重做、退货等不必要的麻烦;即使有些前搁脚总成通过修改安 装部位的尺寸能勉强装上,但势必会影响装配效率,并且也达不到一致性生产 的要求。特别是侧支架的位置及高度出现偏差时,容易增加撑杆驻车的难度, 使得撑杆驻车的侧翻坡角度和前翻坡角度不易满足国家强检标准GB/T15363的 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 装,以便对前搁脚总成的空间尺寸、安装部位等进行准确检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 一块平板 结构的基板由支柱支撑,在基板前部的中央固定底板,该底板上设置有四个按 矩形分布的定位柱,各定位柱的轴线垂直于基板的板面;所述基板位于底板左 侧的部位为让位缺口,在基板后部左、右两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各支座的顶 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一定位销,且左支座的右侧设置支架,该支架的高度低于 所述左支座,在支架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二定位销。本技术通过模拟前搁脚总成的安装状态,使定位柱、第一定位销和第 二定位销等按照前搁脚总成的空间形状及安装部位分布。这样制作标准的前搁 脚总成在检测时,首先将前搁脚总成放置到检测工装上,使侧支架从基板的让 位缺口向下斜伸,四个定位柱从下往上穿过前搁脚杆中部支耳上的发动机安装 孔,定位柱既起支撑前搁脚总成的作用,又能防止前搁脚总成在水平面内发生 转动,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接着将两个第一定位销从后往前朝着前搁脚 总成的方向插入,第一定位销的前端从前搁脚胶套的上方通过,并不会与前搁 脚胶套发生干涉;再将第二定位销从后往前朝着前搁脚总成的方向插入,第二 定位销从前搁脚杆左端弯折处的右侧通过,也不会与前搁脚杆发生干涉。如果 前搁脚总成制作不标准,前搁脚总成上某一部分的结构不能与检测工装对应的 部位相适应,即可判断出前搁脚总成该部分的结构不符合要求,从而使得前搁 脚总成的入厂质量能够得到准确控制,保障了前搁脚总成的装配效率,满足了 一致性生产的要求。在上述基板最左端的一根支柱的上部设有定位平台,该定位平台的后端与 支柱的前侧面相焊接。制作标准的前搁脚总成在检测时,侧支架的底部正好位 于定位平台上。定位平台起检测侧支架位置及高度的作用,以保障撑杆驻车能 顺利进行,使得撑杆驻车的侧翻坡角度和前翻坡角度能够满足国家强检标准GB/T15363的要求。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操作方便等特点,它能 够大大提高摩托车企业在前搁脚总成进厂时质量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前 搁脚总成的质量符合要求,有效提高了前搁脚总成装配时的速度,满足了一致 性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检测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由基板l、支柱2、底板3、定位柱4、左支 座5、右支座6、第一定位销7、支架8、第二定位销9和定位平台IO等部件构 成,其中基板1为平板结构,由多根支柱2支撑,支柱2的顶部与基板1的底 面相焊接。在基板1前部的中央焊接一块呈矩形的底板3,底板3顶面的四个角 处各焊接一个定位柱4,四个定位柱4按矩形分布,各定位柱4的轴线垂直于基 板1的板面。从图1、图2中可知,基板1位于底板3左侧的部位为矩形让位缺口,在基板1后部左、右两端的板面上焊接左、右支座5、 6,左、右支座5、 6为立方体 结构,在左、右支座5、 6上端相同高度的位置开有贯通其前、后端面的通孔, 通孔中从后往前穿设第一定位销7,第一定位销7由其自身外壁的台阶面限位。 支架8位于让位缺口的后方左支座5的右侧,该支架8也为立方体结构,支架8 的底端焊接在基板1上,支架8的高度低于所述左支座5,且支架8的顶端开有 贯通其前、后端面的通孔,通孔中从后往前穿设第二定位销9,第二定位销9由 其自身外壁的台阶面限位。在所述基板1最左端的一根支柱2的上部设有定位 平台10,该定位平台10的后端与支柱2的前侧面相焊接,且从上往下看该定位 平台10能够从让位缺口中露出(见图2)。本技术是这样进行检测的如图3所示,首先将第一定位销7、第二定 位销9从各自的支座中向后退出一部分,以便待检测的前搁脚总成11 (图中双 点划线所示)能顺利放置到检测工装上。如果四个定位柱4能够从下往上穿过 前搁脚杆中部支耳lla上的发动机安装孔,则发动机安装孔的位置及孔径符合 要求;此时定位柱4既起支撑前搁脚总成U的作用,又能防止前搁脚总成11 在水平面内发生转动,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侧支架lib从基板1的让位 缺口向下斜伸,如果侧支架llb的底部正好位于定位平台10上,则侧支架llb 的位置及高度符合要求;接着将两个第一定位销7从后往前朝着前搁脚总成11 的方向插入,看第一定位销7的前端能否从前搁脚胶套llc的上方通过;再将 第二定位销9从后往前朝着前搁脚总成11的方向插入,看第二定位销9能否从 前搁脚杆左端弯折处的右侧通过。若前搁脚总成11上某一部分的结构不能与检 测工装对应的部位相适应,即可判断出前搁脚总成11该部分的结构不符合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一块平板结构的基板(1)由支柱(2)支撑,在基板(1)前部的中央固定底板(3),该底板(3)上设置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柱(4),各定位柱(4)的轴线垂直于基板(1)的板面;所述基板(1)位于底板(3)左侧的部位为让位缺口,在基板(1)后部左、右两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5、6),各支座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一定位销(7),且左支座(5)的右侧设置支架(8),该支架(8)的高度低于所述左支座(5),在支架(8)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二定位销(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基板(1)最左端的一根支柱(2)的上部设有定位平台(10),该定位平台(10) 的后端与支柱(2)的前侧面相焊接。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平板结构的基板由支柱支撑,在基板前部的中央固定底板,该底板上设置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柱,各定位柱的轴线垂直于基板的板面;所述基板位于底板左侧的部位为让位缺口,在基板后部左、右两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各支座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一定位销,且左支座的右侧设置支架,该支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左支座,在支架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一块平板结构的基板(1)由支柱(2)支撑,在基板(1)前部的中央固定底板(3),该底板(3)上设置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柱(4),各定位柱(4)的轴线垂直于基板(1)的板面;所述基板(1)位于底板(3)左侧的部位为让位缺口,在基板(1)后部左、右两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5、6),各支座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一定位销(7),且左支座(5)的右侧设置支架(8),该支架(8)的高度低于所述左支座(5),在支架(8)的顶端从后往前穿设有第二定位销(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萍吴宗美唐龙华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