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86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第一热交换器板(A)和多个第二热交换器板(B)。该板包括在每一对相邻的板(A)和板(B)之间的第一板间空间(1),和在每一对相邻的板(B)和板(A)之间的第二板间空间(2)。第一板间空间和第二板间空间彼此间隔开并且以交替的顺序彼此紧靠地设置。该热交换器板具有第一孔口,其形成通向该第一板间空间的第一入口通道(6)。该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对于每一第一板间空间的分隔空间(11),该分隔空间(11)对于该第二板间空间(2)是封闭的。该分隔空间(11)经由入口喷口(13)与该入口通道连通,所述入口喷口形成节流部,并且该分隔空间经由出口喷口(14)与相应的第一板间空间连通,所述出口喷口形成节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尤其涉及形式为蒸发器的板式热交换器,即设计成用于各种应用场合的冷却剂回路中的冷却剂的蒸发的热交换器,该应用场合例如为空气调节、冷却系统、热泵系统等。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板组件的板式热交换器,该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热交换器板和多个第二热交换器板,它们永久地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彼此紧靠布置,以便在每一对相邻的第一热交换器板和第二热交换器板之间形成第一板间空间,并且在每一对相邻的第二热交换器板和第一热交换器板之间形成第二板间空间,其中,该第一板间空间和该第二板间空间彼此间隔开并且以交替的顺序在该板组件中彼此紧靠地设置,其中基本上每一热交换器板至少具有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其中该第一孔口形成通向该第一板间空间的第一入口通道,并且该第二孔口形成离开该第一板间空间的第一出口通道,并且该板组件包括对于每一所述第一板间空间的分隔空间,该分隔空间对于该第二板间空间是封闭的。
技术介绍
冷却剂供应到这种板式热交换器的该入口通道以便该冷却剂蒸发,该冷却剂通常以气态和液态共存。这样难以向该蒸发器的不同的板间空间提供最佳的冷却剂分配以便使得相等量的冷却剂供应到并流经每一板间空间。已知的是,冷却剂分配的问题通过在每一板间空间出提供对冷却剂的节流而至少部分地解决。以这样的方式,当冷却剂进入相应的板间空间时将产生冷却剂的压力降。SE-C-502 984披露了一种本文开始所描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具有冷却剂的入口通道。该入口通道经过热交换器板的加压模制部分,其对于第二板间空间完全的封闭,以便流体被冷却,并且具有延伸到每一第一板间空间的多个小开口。这些开口形成节流,这在进入相应板间空间的入口处提供了特定的冷却剂压力降。小的开口可设计作为穿过每一热交换器板的薄板的孔或作为设置成穿过加压模制部分的细小通道。US-A-5971065披露了一种相似的板式热交换器,其在用于冷却剂入口通道与相应板间空间之间具有多个小开口。US-A-5971065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与上述SE-C-502 984中的技术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冷却剂的共用空间穿过在入口通道与相应板间空间之间的加压模制部分而形成。该共用空间平行入口通道基本上延伸穿过整个板组件。多个小开口在入口通道与共用空间之间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小孔在共用空间与冷却剂的每一板间空间之间延伸。EP-B-1 203 193披露了另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带有热交换器板的板组件,该板组件与密封装置一起限定了第一板间空间和第二板间空间。入口通道借助松垫圈从而对于第一板间空间部分地封闭。依据所披露的一实施例,入口通道借助小管与第一板间空间连通,该小管延伸穿过相应垫圈并且形成用于冷却剂流动节流的小开口。借助上述的文献中所述的技术方案,难以获得足够的压力降以便实现冷却剂可接受地分配到不同的第一板间空间中。特别是,对于在气态时具有较高密度的冷却剂而言较大的压力降是所需的,该冷却剂例如为R410A。上述的文献中的技术方案的另一问题在于,它们难以应用于小尺寸的板式热交换器。在这种小尺寸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对于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在入口通道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当具有细小通道的小模制厚度的热交换器板钎焊到板组件上时,设置成穿过加压模制部分的小通道往往容易被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板式热交换器以便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尤其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该板式热交换器在进入相应板间空间的入口处对于冷却剂形成足够的压力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小尺寸制造的板式热交换器。以上目的可借助由本文开始限定的板式热交换器来实现,该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该分隔空间经由入口喷口与该第一入口通道连通,所述入口喷口形成流动面积明显减小的节流部,并且该分隔空间经由出口喷口与相应的第一板间空间连通,所述出口喷口形成流动面积明显减小的节流部。在其通常形式中,本专利技术由此限定了彼此串联设置的两个节流部以及位于每一板间空间的节流部之间的分隔空间。借助这样的流动路径,当冷却剂进入相应的板间空间时可实现有效的总节流,以便确保足够的压力降从而实现冷却剂均匀分配到所有的第一板间空间内。原则上,该分隔空间可设置在板组件的大致任何的位置。然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该分隔空间设置在入口通道附近。特别是,这些分隔空间可设置成围绕该入口通道。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分隔空间借助热交换器板的加压模制而形成。以这样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板组件和板式热交换器可简便且便宜地制成。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喷口中的至少一个由相应的孔形成,所述孔延伸穿过每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从制造方面来看,这样的形式为孔的喷口可以以简便的方式设置。这样的孔还具有以下优点,例如在板组件钎焊连接时,其可形成有效的节流并且同时确保喷口是打开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入口喷口由相应的孔形成,该孔延伸穿过每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另外,有利的是,该出口喷口由相应的孔形成,该孔延伸穿过每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由此,该分隔空间设置在相应一对相邻的第二热交换器板和第一热交换器板之间,即,该分隔空间设置在第二板间空间的同一对热交换器板之间。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每一所述热交换器板包括中心延伸平面、在该中心延伸平面的一侧上的上板平面、和在该中心延伸平面的另一侧上的下板平面。这样,每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包括上表面区域,其围绕该第一孔口延伸并界定该分隔空间,其中该上表面区域定位在该上板平面的水平面。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出口喷口的孔延伸穿过该上表面区域。这样,有利的是,该热交换器包括端板,其设置成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中的一个相邻,以便该端板封闭该第二热交换器板的出口喷口的孔。该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所述分隔空间的最外侧借助单个大致平面的端板与周围环境密封隔开,该端板抵靠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每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包括下表面区域,其围绕该第一孔口在该第一孔口与该上表面区域之间延伸,该下表面区域定位在该下板平面的水平面。这样,该入口喷口的孔延伸穿过该下表面区域。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每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板包括下表面区域,其围绕该第一孔口延伸并界定该分隔空间,该下表面区域定位在该下板平面的水平面。这样,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的该上表面区域定位成部分地面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板的该下表面区域,以便在这些表面区域之间形成该分隔空间。为了形成进入所述分隔空间中的通道,入口喷口定位成面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板的下表面区域。为了形成离开所述分隔空间的通道,对于该中心延伸平面而言,该出口喷口相对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板的下表面区域偏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每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板包括上表面区域,其围绕该第一孔口在该第一孔口与该下表面区域之间延伸,该上表面区域定位在该上板平面的水平面。另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板的该下表面区域定位成部分地面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板的该上表面区域,以便在这些表面区域在板组件中彼此部分抵靠。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板间空间形成用于冷却剂的第一通道,该第二板间空间形成用于一流体的第二通道,该流体适于由该冷却剂来冷却。该板式热交换器因此有利地适于用作蒸发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基本上每一所述热交换器板至少具有第三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板组件(P)的板式热交换器,该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热交换器板(A)和多个第二热交换器板(B),它们永久地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以这样的方式彼此紧靠布置,即,以便在每一对相邻的第一热交换器板(A)和第二热交换器板(B)之间形成第一板间空间(1),并且在每一对相邻的第二热交换器板(B)和第一热交换器板(A)之间形成第二板间空间(2),其中,该第一板间空间(1)和该第二板间空间(2)彼此间隔开并且以交替的顺序在该板组件(P)中彼此紧靠地设置,其中,基本上每一热交换器板(A 、B)至少具有第一孔口(5)和第二孔口(5),其中该第一孔口(5)形成通向该第一板间空间(1)的第一入口通道(6),并且该第二孔口(5)形成离开该第一板间空间(1)的第一出口通道(7),和其中,该板组件包括对于每一所述第一板间空间( 1)的分隔空间(11),该分隔空间(11)对于该第二板间空间(2)是封闭的,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空间(11)经由入口喷口(13、15)与该第一入口通道(6)连通,所述入口喷口形成流动面积明显减小的节流部,并且该分隔空间(11)经由出口 喷口(14)与相应的第一板间空间(1)连通,所述出口喷口形成流动面积明显减小的节流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霍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