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201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47
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壳、流体分离装置、多个传热板,该多个传热板耐久地彼此联接且具有中心开口(31),中心开口(31)形成板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且流体分离装置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第一流体,中心开口(31)的第一部分可用作流体入口且中心开口(31)的第二部分可用作流体出口,板的相对侧部(36,37)用作用于第二流体的流体进入口和退出口,板堆叠(20)的外部尺寸(D1)小于壳(2)的壳体(3)的内部尺寸(D2),其中流体阻隔物(51,52)布置在壳体(3)与板堆叠(20)之间的间隙(5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接纳流体分离装置的中心开口的类型的板式换热器,其允许中心开口的第一部分用作流体入口且中心开口的第二部分用作流体出口。
技术介绍
现今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且取决于其类型用于各种应用。一些类型的板式换热器由壳组装成,壳形成密封的封壳,联接的传热板布置在密封的封壳中。传热板形成传热板的堆叠,其中用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在传热板之间形成。对于一种类型的板式换热器(所谓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各个传热板均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路的中心开口(中心端口)。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在传热板中的中心开口的入口区段处进入传热板,流过板,且在相同的中心开口的出口区段处离开板。出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对,且流体分离装置插入中心开口中,以用于将流至入口区段的流体流与来自出口区段的流体流分离。因此,由于分离装置,相同的端口用作用于流过传热板的流体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基本上,第一流体在传热板上进行180°转向,使得第一流体在跨过中心开口所见的与第一流体进入板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离开板。第二流体在板的外周的入口区段处进入传热板,流过板,且在板的外周的出口区段处离开板,该出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对。显然,用于第一流体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每隔一对的板之间,而用于第二流体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每隔另一对板之间。因此,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每隔一对传热板之间流过传热板的相应侧。具有用于第一流体的入口和出口的板对中的板沿它们的整个外周彼此密封,而具有用于第二流体的入口和出口的板对中的板在它们的中心开口处彼此密封。由于传热板由壳包绕,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相比于许多其它类型的板式换热器可经得起高压力水平。依然,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是紧凑的,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且可经得起严酷的操作状态而不破坏。联接的传热板有时称为板组或传热板的堆叠。传热板的堆叠具有对于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特有的带有内部中心通孔的大致圆柱形形状。传热板的堆叠可为完全焊接的,使得可在传热板之间省去橡胶衬垫。这使得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在高温和高压下的宽范围的侵蚀性流体的情况下操作。在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维护期间,传热板的堆叠可通过例如除去壳体的顶盖或底盖以及通过用清洁剂冲洗传热板的堆叠来接近和清洁。还有可能用与之前的堆叠相同或不同的新堆叠来替换传热板的堆叠,只要其能够适当地布置在壳体内。大体上,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不但适合用作常规的换热器,而且还适合用作冷凝器或重沸器。在后两个情况下,壳体可包括用于冷凝物的额外的入口/出口,这可消除对特殊分离器单元的需要。具有其传热板的堆叠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如指出的那样提供了对于该类型非常特殊的优点和性质。已经公开了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许多实施例,诸如专利文献EP2002193A1中发现的那些。相比于若干其它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具有紧凑设计,且良好地处理流体流。然而,估计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可关于其在操作时更好地引导换热器内的流体流的能力来改善,这将提高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改善的热效率。具体而言,目的在于改善换热器内的流体流。为了解决这些目的,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包括:壳,其包括壳体,以及连接至壳体以形成壳中的封壳的顶盖和底盖;流体分离装置;以及彼此联接以形成板堆叠的多个传热板,板堆叠布置在封壳内,且在传热板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传热板具有:中心开口,中心开口形成板堆叠中的中心空间且流体分离装置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第一流体,中心开口的第一部分可用作流体入口且中心开口的第二部分可用作流体出口;以及用作用于第二流体的流体进入口的第一侧部,以及与第一侧部相对且用作用于第二流体的流体退出口的第二侧部。板堆叠的外部尺寸小于壳体的内部尺寸,使得间隙形成在壳体与板堆叠之间,且第一流体阻隔物和第二流体阻隔物布置在壳体与板堆叠之间的间隙中,以用于减少间隙中的第二流体流。需要间隙以用于在安装换热器中的板堆叠时获得效率高的制造,且流体阻隔物有效地防止第二流体采取近路经过传热板。这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还有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以及从附图出现。附图说明现在将通过举例参照附随的示意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为如沿图2中的线B-B所见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截面顶视图,图2为如沿图1中的线A-A看的图1的换热器的截面侧视图,图3为如从第一侧看的布置在图1的换热器中的分流器的截面侧视图,图4为如从第二侧看的图3的分流器的侧视图,图5为如所见的具有衬垫布置的图3的分流器的顶视图,图6为传热板的主要顶视图,其与类似传热板一起可形成用于图1的换热器的板堆叠,图7为图5中所示的类型的四个传热板的主要截面侧视图,图8为如沿图2中的线B2-B2所见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截面顶视图,示出了流体阻隔物和引导物,图9为图8中所示的流体阻隔物的顶视图,图10为图9的流体阻隔物的局部侧视图,包括换热器底盖的区段,图11为如沿图2中的线B2-B2所见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截面顶视图,示出了围绕板堆叠布置的外周片,以及图12为示出可用于图1的板式换热器的流体阻隔物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2,示出了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1。换热器1具有壳2,其包括圆柱形壳体3、顶盖4和底盖5。顶盖4具有圆盘形状,且顶盖4的外周附接到圆柱形壳体3的上缘。底盖5具有圆盘形状,且底盖5的外周附接到圆柱形壳体3的下缘。盖4,5在所示实施例中焊接至圆柱形壳体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盖4,5经由螺栓附接至圆柱形壳3,螺栓接合圆柱形壳体3和盖4,5的凸缘(未示出)。耐久地彼此联接的多个传热板21,22,23形成板堆叠20,其布置在壳2内的封壳14中。堆叠20在传热板21,22,23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和用于第二流体F2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11和第二流动通路12,即,第一流体F1在每隔一对传热板之间流动。顶盖4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入口6,第一流体F1经由第一流动通路11穿过换热器1。该流体入口6称为第一流体入口6。底盖5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出口7,第一流体F1经由第一流动通路11穿过换热器1。该流体出口7称为第一流体出口7。第一流体入口6位于顶盖4的中心处,且第一流体出口7位于底盖5的中心处。因此,第一流体入口6和第一流体出口7彼此相对地位于壳2中。圆柱形壳体3具有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入口8,第二流体F2经由第二流动通路12穿过换热器1。该流体入口8称为第二流体入口8。圆柱形壳体3还具有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出口9,第二流体F2经由第二流动通路12穿过换热器1。出口9称为第二流体出口9。第二流体入口8位于圆柱形壳体3的一侧上,在圆柱形壳体3的上缘与圆柱形壳体3的下缘之间的中部。第二流体出口9位于与第二流体入口8相对的圆柱形壳体3的一侧上,在圆柱形壳体3的上缘与圆柱形壳体3的下缘之间的中部。壳2(即,在所示实施例中,圆柱形壳体3)、顶盖4和底盖5形成封壳14或内部空间14,传热板的堆叠20布置在其中。堆叠20中的传热板(诸如传热板21,22和23)耐久地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板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壳(2),其包括壳体(3),以及连接至所述壳体(3)以形成所述壳(2)中的封壳(14)的顶盖(4)和底盖(5),流体分离装置(40),多个传热板(21‑23),其彼此联接以形成板堆叠(20),所述板堆叠(20)布置在所述封壳(14)内且在所述传热板(21‑23)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和第二流体(F2)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11,12),所述传热板(21‑23)具有‑中心开口(31),所述中心开口(31)形成所述板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且所述流体分离装置(40)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所述第一流体(F1),所述中心开口(31)的第一部分(34)可用作流体入口且所述中心开口(31)的第二部分(35)可用作流体出口,‑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的第一侧部(36),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部(36)相对且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的第二侧部(37),其中所述板堆叠(20)的外部尺寸(D1)小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尺寸(D2),使得间隙(50)形成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板堆叠(20)之间,且第一流体阻隔物(51)和第二流体阻隔物(52)布置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板堆叠(20)之间的间隙(50)中,以用于减少所述间隙(50)中的第二流体(F2)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01 EP 15174725.0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壳(2),其包括壳体(3),以及连接至所述壳体(3)以形成所述壳(2)中的封壳(14)的顶盖(4)和底盖(5),流体分离装置(40),多个传热板(21-23),其彼此联接以形成板堆叠(20),所述板堆叠(20)布置在所述封壳(14)内且在所述传热板(21-23)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和第二流体(F2)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11,12),所述传热板(21-23)具有-中心开口(31),所述中心开口(31)形成所述板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且所述流体分离装置(40)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所述第一流体(F1),所述中心开口(31)的第一部分(34)可用作流体入口且所述中心开口(31)的第二部分(35)可用作流体出口,-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的第一侧部(36),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部(36)相对且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的第二侧部(37),其中所述板堆叠(20)的外部尺寸(D1)小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尺寸(D2),使得间隙(50)形成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板堆叠(20)之间,且第一流体阻隔物(51)和第二流体阻隔物(52)布置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板堆叠(20)之间的间隙(50)中,以用于减少所述间隙(50)中的第二流体(F2)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阻隔物(51)具有伸长形式且沿从所述顶盖(4)到所述底盖(5)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板堆叠(20)的第一侧(61)上布置在所述传热板(21-23)的第一侧部(36)与第二侧部(37)之间,且所述第二流体阻隔物(52)具有伸长形式,且沿从所述顶盖(4)到所述底盖(5)的方向延伸,且在与所述板堆叠(20)的第一侧(61)相对的所述板堆叠(20)的第二侧(62)上布置在所述传热板(21-23)的第一侧部(36)与第二侧部(3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阻隔物(51)和所述第二流体阻隔物(52)定位成离所述传热板(21-23)的第二侧部(37)比离所述传热板(21-23)的第一侧部(36)更近。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阻隔物(51)和所述第二流体阻隔物(52)定位成离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的所述第二侧部(37)的相应边缘(371,372)小于20cm。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阻隔物(51)包括支承部件(511)、从所述支承部件(511)延伸到与所述壳体(3)接触的第一衬垫(512),以及从所述支承部件(511)延伸到与所述板堆叠(20)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第二衬垫(5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512,513)具有相应的柔性金属片(5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龙德特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阿尔法拉瓦尔维卡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