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0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它有包括许多互相堆叠的热交换器板的板组装件(1)。热交换器板为第1介质形成第1板间空隙和为第2介质形成第2板间空隙。壳体包围板组装件和包括圆的圆筒形的外封套(6)和两块端板部件(7、8)。外封套限定穿过两块端板部件的中心轴(x)。第1入口(11)和第1出口(12)传送第1介质经过相应的端板部件进出板式热交换器。第2入口(21)和第2出口(22)传送第2介质进出板式热交换器。板组装件有设置在第1入口和第1出口内的空间。设置的机构用于为每个第1板间空隙形成第1介质从该空间进入到第1板间空隙的入口开孔和第1介质从第1板间空隙到该空间的出口开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照权利要求第1项前序部分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请看日本专利JP 2005-37028。
技术介绍
JP 2005-37028公开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它包括有许多热交换器 板的板组装件,交换器板互相堆叠并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板组装件 中它们为第1介质形成第1板间空隙和为第2介质形成第2板间空隙。 壳体包围板组装件和包括圓形的圆筒形外封套和两个终端部件。第1 入口和第1出口适合传送第1介质进入和离开板式热交换器和各自穿 过两个终端部件中的一个。第2入口第2出口适合传送第2介质进入 和离开板式热交换器。每块热交换器板包括在板组装件中形成 一 个空 间的开孔。该空间位于第l入口和第1出口内并被与热交换器玲反平4亍 穿过板组装件的隔板分成轴向互相接替设置的两部分空间。由于隔板, 使接触第1板间空隙很困难,特别是如果所有热交换器板都是互相焊 接或钎接的。通过这种已知的设计,获得第1介质在板组装件中从该 空间径向朝外流出和从径向外部位置径向朝内流回该空间的流动。用 这样的流动路径很难获得介质为逆流流动的热交换器。WO 2004/090450公开了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板组装件和互相 堆叠的许多热交换器板。每块热交换器板有许多偏心的开孔。壳体包 围板组装件和包括圆形的圓筒形外封套和两个终端板部件。第1入口 和第1出口适合传送第1介质进入和离开板式热交换器。第2入口和 第2出口适合传送第2介质进入和离开板式热交换器。按照一个实施 例,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穿过一个和同一个终端^1部件。按照另一个 实施例,两个入口穿过一个终端板部件和两个出口穿过另一个终端板 部件。US-A-3,743,011公开了内燃机油冷却器形式的另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该板式热交换器包括有许多互相堆叠的热交换器板的板组装件, 和每块板有中心开孔。壳体包围板组装件和包括有非圆形横截面的外封套和两块终端板。第1入口和第1出口适合传送第1介质进入和离开板式热交换器。第2入口和第2出口适合传递第2介质进入和离开 板式热交换器。第1入口和第1出口各自穿过两块终端板的一个。第2 入口和第2出口穿过外封套的共同的平面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前面定义的该类改进的板式热交换器。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成允许方便地检查和清洗的可以制造成有相对 大的尺寸的。通过前面定义的板式热交换器达到了这个目的,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设置的机构,用于为每一个第l板间空隙形成第1介质从空间进入 第l板间空隙的入口开孔和第1介质从第l板间空隙到空间的出口开孔。通过这样互相分离的入口开孔和出口开孔,将传递第1介质沿着 空间的整个长度进入和离开板组装件。因此有可能为第1介质创造有 利的流动路径,流过板组装件中所有的第1板间空隙。由于圆形的圓 筒形的外封套,还可能提供耐高压和耐不同的优选的两种介质的各种 压力的很强的板式热交换器。圓形的圓筒形外封套能使材料的壁厚小 于多边形外封套的壁厚。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这样的方式设置第1入口和第1出口, 使第1介质被分隔进入在入口开孔和出口开孔之间第1板间空隙中的 两个流动路径。将入口开孔和出口开孔定位在中心轴两侧互相相反的 位置是有利的。以这样的方式,将第1介质的流动分隔成两部分流动, 两部分沿着各自半圆、或基本半圆的流动路径从入口开孔伸展到出口 开孔。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设计板式热交换器,使第1介质相对第2介 质可以用或者并行流或者逆流进行传送。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第1入口有垂直于中心轴的横截面积, 第1出口有垂直于中心轴的横截面积,和该空间有垂直于中心轴的横 截面积。第l入口的橫截面积和第1出口的横截面积的和等于或近似 等于该空间的横截面积。该空间这样的横截面尺寸是有利的,因为它 产生用于清洗、维修的空间和为引导第1介质进入和离开第1板间空隙的不同部件提供空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板式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该空间中的隔离装置和用于将该空间分隔成第1部分空间和第2部分空间,各部分空间穿过所有热交换器板的开孔。这样的隔离装置能将该空间分隔 为第1介质的进入流动和出口流动。可将隔离装置可移动地或不固定 地装设在该空间内和通过端板部件保持在空间中的位置是有利的。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第1部分空间形成第一入口室,它穿过所有热交换器板的开孔和使第1入口和入口开孔之间连通,和第2 部分空间形成第1出口室,它穿过所有热交换器板的开孔和使第1出 口和出口开孔之间连通。^接照本专利技术别的实施例,第一部分空间和第2部分空间中至少一 个被分隔成至少两段,其中l段形成第l介质的入口室,第2段形成 第1介质的出口室。因而有可能让第2部分空间形成第1介质的或者 是入口室或者是出口室。也有可能让第2部分空间被分隔成至少两段, 其中一段形成第1介质的出口室和另一段形成第1介质的入口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隔离装置包括隔板,隔板穿过所有热 交换器板的开孔和形成第1部分空间和第2部分空间之间的壁。可以 用很方便的方法装设这样的隔板。它可以是基本平的、弯曲的、或有 相对中心轴带不同角度的几段。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所述机构包括内封套,它装设在该空 间中并形成该空间和第1板间空隙之间的壁,其中内封套包括构成所 述入口开孔和所述出口开孔的两条缝。按照这个实施例,能用很方便 的方法装设入口和出口开孔。不需要在板组装件中采取特殊的措施用 以限制入口和出口开孔的侧向尺寸。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将隔离装置装设在内封套中和连接到 内封套。以这种方式,使隔离装置和内封套形成位于空间内的插入单 元。这个插入单元可从该空间中拆下从而创造第1板间空隙的可接近 性。按照本专利技术别的实施例,该空间相对中心轴是同心的。从而各缝 可以有利地互相相对地-没置在中心轴的相应侧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每块热交换器板有外边缘和沿着大半 个外边缘的圆形形状。通过使热交换器板有这样大致圓形的形状,可进一 步提高强度。热交换器板的圓形形状使材料由于热膨胀产生更加 均匀的移动。使有所述圓形形状的热交换器板的外边缘大体上紧挨着 或者定位在与外封套的内表面相距很小的距离是有利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每块热交换器板有紧靠第2入口内侧设置的凹进,和紧靠第2出口内侧设置的凹进,其中在第2入口内侧 的凹进形成第2入口室的空间,它与第2入口和第2板间空隙连通, 和其中在第2出口内侧的凹进形成第2出口室的空间,它与第2出口 和第2板间空隙连通。这样的第2介质的入口和出口室能适当地分配 第2介质,和可以用方便的方法来装设,如通过在每块热交换器板中 各自的凹进或切口形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第2入口和第2出口穿过外封套。还 有,第2入口和第2出口可以是互相同心的和有利地沿着与中心轴相 交的径向轴线伸展。以这种方式,获得第2介质通过板组装件的有利 流动。这个流动将被分隔成两部分流动,两部分分别沿着各自半圓、 或基本半圆的流动路径从第2入口到第2出口。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第l入口和第1出口是互相同心的并 和外封套同心。以这样的方法得到对称的设计。第l入口和第1出口 这样的中心定位能使板組装件能自由膨胀,在热循环时这是有利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别的实施例,至少一块端板部件是用可拆卸的连接 附连在外封套上。通过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 有许多热交换器板(2)的板组装件(1),各板互相堆叠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在板组装件(1)中它们为第1介质形成第1板间空隙(3)和为第2介质形成第2板间空隙(4), 壳体,它包围板组装件和包括圆的圆筒形 外封套(6)和两个端板部件(7、8),其中外封套(6)限定穿过两个端板部件(7、8)的中心轴(x), 第1入口(11)和第1出口(12),它们适合传送第1介质进出板式热交换器和穿过两个端板部件(7、8)中相应的一个,和 第2入口 (21)和第2出口(22),它们适合传送第2介质进出板式热交换器,其中每块热交换器板包括形成板组装件(1)中一个空间(32)的开孔(31), 其特征在于,该空间与第1入口(11)和第1出口(12)连通,板式热交换器包括设置成为每个第1 板间空隙形成用于第1介质从空间(32)进入第1板间空隙(3)的入口开孔(15)和用于第1介质从第1板间空隙(3)到该空间(32)的出口开孔(16)的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E布洛姆格伦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