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翘片与热管之间的连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417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热交换器的翘片与热管之间的连结结构,其包括翘片和热管,翘片开有穿孔,将热管通过穿孔与翘片连接,其特征在于:有一可焊性铆接环紧配合镶于穿孔内,该铆接环的内径应能穿过热管,在铆接环与热管之间通过焊接材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铆接环与翘片是通过过盈铆合,而且铆接环的材质可以同翘片的材质一致或相似,不会因热胀冷缩的因素产生松动,而铆接环与焊件为焊接,保留了常规焊接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将翘片电镀的成本增加,达到了热管与翘片的有效连接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尤其是热交换器的翘片与热管之间的连接。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热交换器翘片同热管之间的连结结构主要如下二种形式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方式为过盈配合方式,热管同翘片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达致连接;如图2所示方式为自接焊接方式,即热管同翘片之间通过焊料焊接而产生连接;该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点图1a和图1b所示的过盈配合方式,是通过翘片对热管的压迫力达致连接,因金属有热胀冷缩之属性,当两种不同的金属通过过盈配合后,经高温或低温的冲击,会因热膨胀系数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收缩(或膨胀)量。(通常热管为铜、铝或不锈铜材质,而散热片为铝、铜材质)。引致压迫力减小甚致消失,热管同翘片之间会出现松动,影响热传的效果;图2所示的焊接方式缺陷为当翘片为不可焊性材质(主要针对焊料如锡铅、银焊等)时,为使翘片同热管连接,必须将翘片通过电镀方式,在与同热管相接触的区域镀上一层可焊性材料(如镍、铜、锡等)作媒质,再通过焊料将热管同翘片连结,而电镀一层可焊性材料的程序将会大幅增加整个热交换器的成本,从而会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更加可靠、更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的翘片与热管之间的连结结构,包括翘片[2]和热管[1],翘片[2]开有穿孔[9],将热管[1]穿过穿孔[9]与翘片[2]连接,其特征在于:有一可焊性铆接环[3]紧配合镶于翘片[2]的穿孔[9]内,在铆接环[3]与热管[1]之间用焊接材料[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列
申请(专利权)人:增城市新塘智择电子五金塑胶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