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4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包括断面形状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制冷剂管、扩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散热片,制冷剂管固定结构是制冷剂管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重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制冷剂管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重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制冷剂管表面上凝结的冷凝水脱水达到圆滑,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而且,短轴位于空气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降低空气的流动阻抗,降低尾流的漩涡区域,提高了传热性能也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组成的制冷冻循环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称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周围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传热媒体的制冷剂从液体状态转换到气体状态或者从气体状态转换到液体状态,利用此过程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应用到冷房、暖房或者进行冷藏、温藏。热交换器根据其形状来区分,最为广泛使用的热交换器是制冷剂管上插入多个散热片的‘片和管’类型。主要用应用于电冰箱等的家电产品中,制冷剂在制冷剂管内进行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制冷剂管的表面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管的外表面紧密结合了多个薄的散热片,扩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极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图1表示片和管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2表示现有一例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形状引起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图3表示现有另一例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形状引起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根据图示,现有的片和管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管1、散热片2、和制冷剂管固定器3,制冷剂管1入口连接在压缩机排出口的冷凝器或者连接在膨胀阀的蒸发器,制冷剂管1中的制冷剂与外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相变化;薄板形成的多数张散热片2插入在制冷剂管1上,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图面中3是制冷剂管固定器。制冷剂管1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形成多样的形状,如图2所示的圆形断面形状最为普通。这种圆形断面形状的制冷剂管1a的热交换器应用于蒸发器时,制冷剂管1a的外表面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大,其外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容易流掉,有效的预防结霜,另一方面,制冷剂管1a对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直径尺寸大,如图2所示,制冷剂管1a尾流造成的空气的漩涡区域扩大,空气的流动压力损失增加,传热性能低下,整体热交换器性能下降。考虑上述问题,提出了如图3中所示的椭圆形制冷剂管1b。此时制冷剂管1b形成了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椭圆断面形状,为了达到空气的流动圆滑,制冷剂管1b的长轴处于与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但是,上述的现有椭圆管热交换器中,椭圆管1b的短轴处于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垂直的方向,减少空气的流动阻力,尾流的漩涡区域减少,可以提高热传递性能,但是长轴方向处于与地面平行位置,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减少,其冷凝水的下落不顺畅,应用于蒸发器时,增加结霜的生长,降低热交换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解决现有椭圆管热交换器所具有的缺点,减少空气的流动阻抗,减少尾流引起的漩涡区域,能够尽快清除制冷剂管表面凝结的冷凝水(W)。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包括断面形状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制冷剂管、扩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散热片,制冷剂管固定结构是制冷剂管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重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所述的制冷剂管是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后半部向重力方向倾斜。所述的制冷剂管是长轴处在与空气流动方向45°以内。所述的制冷剂管的倾斜角为5-18°。所述的制冷剂管是椭圆断面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制冷剂管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重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制冷剂管表面上凝结的冷凝水脱水达到圆滑,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而且,短轴位于空气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降低空气的流动阻抗,降低尾流的漩涡区域,提高了传热性能也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表示片和管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2表示现有一例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形状引起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图3表示现有另一例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形状引起的空气流动的概略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施实例的立体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中经过制冷剂管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在图中1.制冷剂管 1a.制冷剂管1b.制冷剂管 2.散热片3.制冷剂管固定器 11.制冷剂管12.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施实例的立体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中经过制冷剂管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片和管热交换器包括包括制冷剂管11、散热片12、和制冷剂管固定器3,制冷剂管11入口连接在压缩机排出口的冷凝器或者连接在膨胀阀的蒸发器,制冷剂管11中的制冷剂与外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相变化;薄板形成的多数张散热片12插入在制冷剂管11上,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制冷剂管11是断面投影时形成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椭圆断面形状,最好使长轴的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相近,使短轴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配置。另外,为了方便脱水,制冷剂管固定结构是制冷剂管11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下方倾斜,制冷剂管11是长轴处在与空气流动方向45°以内,施实例的制冷剂管11的倾斜角a是长轴对水平方向形成约5-18°的倾斜,制冷剂管11是椭圆断面形状。散热片12是长方形形状薄板,多个散热片12沿着垂直方向平行排列,其适当位置上形成了中间可以插入制冷剂管11的制冷剂管按装口(未标符号)。制冷剂管按装口利用通常的扩管方式固定制冷剂管11,按装口最好比制冷剂管11的外径稍大,但几乎相似。具有上述结构制冷剂管的热交换器用于蒸发器时,其作用效果如下即,经过压缩机和冷凝器及膨胀阀的制冷剂是以液体状态和气体状态混合的形态流入蒸发器的入口侧制冷剂管11,此混合制冷剂靠压力作用从入口侧制冷剂管推出到出口侧制冷剂管并通过散热片12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此过程中液体制冷剂气化后大部分转换成气体,然后被吸入到压缩机的吸入口。此时,空气通过散热片12之间时,制冷剂管11与外部相对热空气接触。或者除霜运转时,凝结在制冷剂管11的霜融化引起制冷剂管11的外表面产生冷凝水,冷凝水顺着制冷剂管11的椭圆断面形状,并随着制冷剂管11前后侧倾斜形成的与地面的倾斜角变大,此时冷凝水沿着制冷剂管11的表面快速流走。况且,随着制冷剂管11的后半部向地面倾斜,顺应空气的流动使冷凝水的脱水更为有效的进行。而且,如前面所述制冷剂管11是椭圆断面形状,其短轴相对空气流动方向按垂直方向配置,使空气的流动阻抗降到最小,通过减少制冷剂管11后侧的尾流和尾流引起的空气漩涡区域,提高传热性能。另外,制冷剂管11不仅是椭圆断面形状,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断面形状就可以,其中长轴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几乎相近的方向进行配置,但稍微向下倾斜。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包括断面形状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制冷剂管(11)、扩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散热片(12),其特征是制冷剂管固定结构是制冷剂管(11)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重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制冷剂管(11)是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后半部向重力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制冷剂管(11)是长轴处在与空气流动方向45°以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制冷剂管(11)的倾斜角为5-1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制冷剂管(11)是椭圆断面形状。全文摘要一种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包括断面形状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制冷剂管、扩大与空气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固定结构,包括断面形状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制冷剂管(11)、扩大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散热片(12),其特征是:制冷剂管固定结构是制冷剂管(11)断面形状的长轴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前到后向重力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基高喆洙史容撤长东延吴世允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