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90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所述滑动总成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作往复式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快速限位、滑动总成实现对后桥总成的快速定位,并使得后桥总成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位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位置调整,操作快速简便,保证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合装质量,大幅度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的合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本技术涉及叉车
,具体是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叉车行业的发展,叉车产品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无尾架结构的叉车已成为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的有尾架结构的叉车,无尾架叉车具有如下优点:(1)省去了叉车生产过程中尾架的加工,节约了加工尾架所需的材料,有效节约了叉车尾架的加工成本;同时,加大的减少了因加工尾架带来的人工焊接量,简化了叉车的整车结构;(2)无尾架叉车的车架尺寸较小,降低了平衡重的高度和整车重心,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扩大了整车的后视野。但从装配角度而言,无尾架叉车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主要在于叉车平衡重与后桥合装操作比较困难。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起吊设备进行辅助装配,先将叉车平衡重放置于地面上;再吊装后桥与平衡重进行合装;最后用起吊设备将合装后的平衡重、后桥总成从地面上吊起来放置于存放架上备用。在采用起吊设备进行辅助装配的过程中,因平衡重的外形尺寸较大、且重量可达3吨,用起吊设备将其横放于地面上时操作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平衡重与后桥合装后,采用起吊合装后的平衡重、后桥总成易发生磕碰,无法保证平衡重、后桥总成的表面质量,进而无法保证平衡重、后桥总层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所述车体总成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的半包围框架结构;所述滑动总成位于所述限位组件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作往复式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总成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两所述车体滑轨固定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组的上部、并与两所述支撑板组围成框架形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组包括站立设置的外轮安装板、设置在外轮安装板内侧的内轮支撑座、以及水平设置于外轮安装板和内轮支撑座顶部的连接板;所述外轮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梯形开口、且所述外轮安装板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所述内轮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轮安装板的内侧、且所述内轮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总成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组上部的内侧并偏向于所述车体滑轨的一端,所述车体滑轨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滑出的固定限位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上部的支撑横梁、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下部的底部横梁、固设于支撑横梁内侧的限位框架、以及用以支撑平衡重底部的平衡重垫块;所述平衡重垫块放置在所述限位框架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内侧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限位框架的底部设有倾斜支撑、两外侧对称设有加强支撑;所述倾斜支撑的一端与所述底部横梁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框架固接;所述加强支撑为一直角边与所述支撑横梁固接、另一直角边与所述限位框架固接的直角三角形加强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主支撑板、连接两主支撑板上部的横拉杆、以及与主支撑板垂直的竖板;所述主支撑板为设置在所述车体滑轨外侧的倒置L型板,且所述主支撑板下部的内侧同时与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底部横梁的同一端焊接固定、上部的内侧固设有辅助支撑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总成包括沿着所述车体滑轨移动的滑动支架、设置在滑动支架上部的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固设于前安装板外侧的活动防护板、固设于后安装板外侧的固定防护板、以及设置在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的调整组件;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沿着所述滑动支架的长度方向站立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支架的两端设置有装在所述车体滑轨内的复合滚轮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之间的滚筒组、放置于滚筒组上部并沿着所述滑动支架长度方向移动的后桥支撑板、可拆卸安装在后桥支撑板上的后桥垫块;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的两端均站立设有用以限定后桥支撑板移动行程的端部限位板;所述后桥垫块为成对使用的橡胶垫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筒组的U型槽、且所述后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两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内设有用以调整后桥总成平面度的调高组件;所述调高组件包括站立焊接于所述滑动支架上表面的调整套、以及与调整套旋合的调整支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快速限位、滑动总成实现对后桥总成的快速定位,并使得后桥总成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位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位置调整,操作快速简便,保证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合装质量;并且,与地摊式作业方式相比,采用合装工装可实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合装的流水线作业,大幅度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的合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2)叉车平衡重的底部放置于支撑组件的平衡重垫块上、上部通过支撑限位组件进行半包围限位,即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三点稳定支撑,可有效防止叉车平衡重在合装过程中发生倾翻现象,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合装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放置在滑动总成上的后桥总成通过固定防护板与活动防护板进行前后位置限定,也可有效防止后桥总成在合装过程中发生倾翻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合装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3)通过将车体总成设置成包括支撑板组、车体滑轨等,使得车体总成的底部预留足够的空间,满足合装工装通过AGV时的空间需求,确保该合装工装能够采用AGV方式进行牵引运输,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在支撑板组的外轮安装板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内轮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工作满载时,外轮安装板上的外滚轮沿着AGV上的传送轨道移动,可减小合装工装在运行过程中与传送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而空载返回时,设置在内轮支撑柱底部的内滚轮着地可方便整个合装工装运行过程中的转弯,保证合装工装环线运行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合装工装的使用效果;(4)合装工装的平衡重垫块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规格进行选择、后桥垫块可根据后桥总成的规格进行选择,并将后桥垫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消除后桥垫块与后桥总成底部接触造成对后桥总成的磕碰与损坏,保证后桥总成的表面质量;同时,在滑动总成上设置用以调整后桥总成高度,保证后桥总成呈水平放置,使得该合装工装能够适用于不同吨位的无尾架叉车车型的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总成(1)、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2)、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3);/n所述车体总成(1)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11);/n所述支撑总成(2)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21)、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22),所述限位组件(22)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3)的半包围框架结构;/n所述滑动总成(3)位于所述限位组件(22)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3)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11)作往复式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总成(1)、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2)、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3);
所述车体总成(1)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11);
所述支撑总成(2)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21)、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22),所述限位组件(22)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3)的半包围框架结构;
所述滑动总成(3)位于所述限位组件(22)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3)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11)作往复式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总成(1)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12);
两所述车体滑轨(11)固定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组(12)的上部、并与两所述支撑板组(12)围成框架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组(12)包括站立设置的外轮安装板(121)、设置在外轮安装板内侧的内轮支撑座(122)、以及水平设置于外轮安装板和内轮支撑座顶部的连接板(123);
所述外轮安装板(121)的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梯形开口(101)、且所述外轮安装板(121)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
所述内轮支撑座(122)设置于所述外轮安装板(121)的内侧、且所述内轮支撑座(122)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总成(2)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组(12)上部的内侧并偏向于所述车体滑轨(11)的一端,所述车体滑轨(11)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3)滑出的固定限位块(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上部的支撑横梁(211)、固定焊接在两所述车体滑轨下部的底部横梁(212)、固设于支撑横梁内侧的限位框架(213)、以及用以支撑平衡重底部的平衡重垫块(214);
所述平衡重垫块(214)放置在所述限位框架(2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213)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211)内侧的中间位置,且所述限位框架(213)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伦王庆华陈国友王多双程贵珠尤胜超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