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4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形成在热管的缩管端上,并在该防断裂结构上端形成有焊接头,该防断裂结构包括纵向连接在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的凹凸肋、以及分别由凹凸肋左、右二侧向外延伸而出的两个翼部,所述凹凸肋为一个表面呈凸出、而与其相背对的另一表面呈凹入的肋状物,而凹凸肋与两个翼部均通过热管管壁压合而成型,由此构成所述的防断裂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涉及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
技术介绍
热管(heat pipe )为 一种内部真空且填入有工作流体(working fluid)的热传组件。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热管la具有管体10a, 管体10a—端为封闭端lla,另一端为缩管端12a,该缩管端12a上部 通过缩管工序先行缩小成细缩部后,再以封管模具钳紧该细缩部末端, 以构成压扁管壁13a,并在该压扁管壁13a上端施予焊接而形成焊接 头14a,由此将该热管la的缩管端12a予以封闭,进而完成该热管la 的制作。由于热管la为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组件,故其管端部位往往会突伸 于外,造成该封口端受碰撞的机率频繁。而一旦受外力碰撞后,由于 刚封口的热管la尚未进行任何硬化处理,故由铜等较软性的金属所制 成的热管la其管体lOa则极容易受外力碰撞而变形,尤其是封口端, 因缩管后使得其外径变小,再加上压扁后金属材质的塑性变形,使得 其内部的结构已遭到破坏,强度自然远不如从前。因此,以往的热管 la的封口端若不慎受外力碰撞时,极有可能承受不了外力而断裂,造 成该热管la的损坏而无法使用。有鉴于此,本技术创作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陷,经过潜 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 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在其热管的封口端上形成有防断裂结构,以^^原先完全扁平的热 管压扁管壁可进一步增加其结构强度,形成一种加强作用,以能承受 较大的冲击力或剪力,并避免变形、弯曲或甚至断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 构,其在热管的封口动作中, 一并将该防断裂结构成型在热管因封口 而受压合的管壁上,如此,即可在不增加制作时间或金钱成本的前提 下,有效增强热管在其封口端的强度,达到兼具实用性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 结构,其形成在热管的缩管端上,并在该防断裂结构上端形成有焊接 头,该防断裂结构包括纵向连接在上述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的凹凸肋、 以及分别由该凹凸肋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而出的两个翼部,该凹凸肋 为表面呈凸出、而相背对的另一表面呈凹入的肋状物,而该凹凸肋与 两个翼部皆为热管管壁所压合而成型。由此构成所述的防断裂结构,并能同时达到上述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热管的立体外观示意图2为本技术在热管封口端的局部外观示意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局部外观示意图4为本技术进行封口动作时的立体示意图5为本技术进行封口动作后的俯视示意图6为本技术完成封口动作的局部外观示意图7为本技术防断裂结构的橫断面剖视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热管封口端的局部外观示意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橫断面剖视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现有技术>热管 la管体 10a 缩管端 12a 焊接头 14a<本技术〉热管 1管体 10缩管端 11防断裂结构 12翼部 121焊接头 13压合模具 2 第一压模 20 第二压模 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 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用来提供参考与说 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图2及图3分别为本技术在热管封口端的局部外观示意图及 图2另一视角的局部外观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 防断裂结构,该防断裂结构12形成在热管1的管体IO的缩管端11上, 除了可提供热管1将其管体10内部作密封处理外,还具有较佳的强度 而能避免不慎的碰撞而断裂,以增加热管l在其封口端的强度。如图4所示,该防断裂结构12在成型上,先在热管1管体10接 近其缩管端11处上部形成管径内缩的细缩部110,该细缩部IIO通过 缩管工序所成型,其主要用以令该缩管端11的外径可小于热管1管体 IO的外径。之后,再以压合模具2将该热管1的细缩部110进行压合; 该压合模具2包括第一压模20与第二压模21,该第一、二压模20、封闭端 lla 压扁管壁 13a细缩部 凹凸肋形状物 形状物110 120200 21021上分别i殳有凹、凸的相配合形状物200、 210,并分别由该热管1 的细缩部110侧向的两个相对方向向内挤压,以使该细缩部110的管 壁可因压合而呈扁平状,并进一步使该细缩部110的管内壁相接合, 以在该细缩部110上形成所述的防断裂结构12,即如图5所示。承上所述,该防断裂结构12包括凹凸肋120、以及分别由该凹凸 肋120左、右二侧向外延伸而出的翼部121,其中的凹凸肋120为上 述第一、二压模20、 21的形状物200、 210所压合成型,而两个翼部 121则为受第一、二压模20、 21其余的压合平面所压合成型;如图6 所示,经压合成型的凹凸肋120与两个翼部121位于缩管部11与剩余 细缩部110之间,且该凹凸肋120呈纵向延伸,并可由图7清楚看出, 该防断裂结构12在横断面的形状略呈形,而剩余的细缩部110 则被进一步施予焊接以形成焊接头13 (如图2或图3所示),以同时 完成热管1的封口动作与该防断裂结构12的成型。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技术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再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在热管1的封口 端上形成所述防断裂结构12,以使得该防断裂结构12的凹凸肋120 呈纵向延伸而连接在缩管部11与焊接头13之间,该凹凸肋120表面 呈凸出、相背对的另一表面呈凹入,以令原先完全扁平的压扁管壁可 通过该凹凸肋120形成加强作用,在该热管1的封口端受外力碰撞时, 可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或剪力,能不因此而变形、弯曲或甚至断裂。同 时,由于本技术在热管1的封口动作中, 一并将该防断裂结构12 成型在热管1因封口而受压合的管壁(即细缩部110)上,如此,也 能在不增加制作上的时间或金钱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增强热管l在其 封口端的强度,达到兼具实用性的目的。此外,如图8及图9所示,本技术也可在防断裂结构12上增 设所述凹凸肋120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其主要在该防断裂结构12 上设有两个相并列排置的所述凹凸肋120,而两个所述翼部121则分 别由该二凹凸肋120的外侧处向外延伸而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 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合予陈明。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形成在热管的缩管端上,并在所述防断裂结构上端形成有焊接头,所述防断裂结构包括凹凸肋,为一个表面呈凸出、而与其相背对的另一个表面呈凹入的肋状物,所述凹凸肋纵向连接在所述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通过热管管壁压合而成型;及两个翼部,分别从所述凹凸肋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而出,通过热管管壁压合而成型,连接在所述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断裂结构的横断面的形状呈"ir形。3. —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形成在热管的缩管端上,并 在所述防断裂结构上端形成有焊接头,所述防断裂结构包括多个凹凸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形成在热管的缩管端上,并在所述防断裂结构上端形成有焊接头,所述防断裂结构包括:    凹凸肋,为一个表面呈凸出、而与其相背对的另一个表面呈凹入的肋状物,所述凹凸肋纵向连接在所述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通过热管管壁压合而成型;及    两个翼部,分别从所述凹凸肋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而出,通过热管管壁压合而成型,连接在所述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证都黄孟正
申请(专利权)人: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