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烧电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9372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烧电热管,其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钝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1)将1~2份咪唑啉、1.5份烷基萘磺酸钠、1.6份羧甲基纤维素、1.6份二乙烯三胺、5.6份磷酸依次投入35份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再依次投入1.1份亚硫酸钠、0.9份β‑萘胺、1.6份邻甲苯胺、2.2份三乙醇胺、1.4份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钝化处理液;3)将金属电热管主体置入钝化处理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30秒,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再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干烧电热管,其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性能好,且表面光洁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烧电热管
技术介绍
现有干烧电热管,包括金属电热管主体,但金属电热管主体的防锈、耐腐蚀、耐磨擦、抗氧化、耐热性能有待提高,且表面光洁度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烧电热管,其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钝化保护膜,具有优异的防锈、耐腐蚀、耐磨擦、抗氧化、耐热性能,且表面光洁度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干烧电热管,其包括金属电热管主体,该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所述钝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1)将1~2重量份咪唑啉、1.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钠、1.6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6重量份二乙烯三胺、5.6重量份磷酸依次投入3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再依次投入1.1重量份亚硫酸钠、0.9重量份β-萘胺、1.6重量份邻甲苯胺、2.2重量份三乙醇胺、1.4重量份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钝化处理液;3)将金属电热管主体置入钝化处理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30秒,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再烘干。优选的,干烧电热管,其包括金属电热管主体,该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所述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干烧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电热管主体,该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所述钝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1)将1~2重量份咪唑啉、1.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钠、1.6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6重量份二乙烯三胺、5.6重量份磷酸依次投入3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再依次投入1.1重量份亚硫酸钠、0.9重量份β‑萘胺、1.6重量份邻甲苯胺、2.2重量份三乙醇胺、1.4重量份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钝化处理液;3)将金属电热管主体置入钝化处理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30秒,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再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干烧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电热管主体,该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所述钝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1)将1~2重量份咪唑啉、1.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钠、1.6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6重量份二乙烯三胺、5.6重量份磷酸依次投入3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再依次投入1.1重量份亚硫酸钠、0.9重量份β-萘胺、1.6重量份邻甲苯胺、2.2重量份三乙醇胺、1.4重量份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钝化处理液;3)将金属电热管主体置入钝化处理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30秒,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再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烧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电热管主体,该金属电热管主体经过钝化处理,所述钝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1)将1重量份咪唑啉、1.5重量份烷基萘磺酸钠、1.6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6重量份二乙烯三胺、5.6重量份磷酸依次投入3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再依次投入1.1重量份亚硫酸钠、0.9重量份β-萘胺、1.6重量份邻甲苯胺、2.2重量份三乙醇胺、1.4重量份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钝化处理液;3)将金属电热管主体置入钝化处理液中进行钝化处理,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30秒,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再烘干。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江南电热元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