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041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1:23
一种热管结构改良,包含: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一工作流体,而第二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第二管体具有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二工作流体,藉此,经由第一工作流体或第二工作流体之凝固温度不同,进而达到可于低温启动且可维持常温运作以提高使用性能,并同时可增加组装应用性并降低组装成本之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于低温启动且可维持常温运作以提高使用性能,并同时可增加组装应用性并降低组装成本之热管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热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并内部具有真空之腔室,所述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因该腔室内为真空状态,故工作流体之沸点相对较低,并藉由工作流体之液、汽两相间相变化的潜热来传递热量;于该蒸发端,工作流体藉蒸发潜热自热源带走大量热量,其蒸汽充满于已抽真空的腔室内并在冷凝端凝结成液体且释放热量,而液态之工作流体靠腔室内部的毛细结构所提供的毛细力回流至蒸发段进行相变化的循环,如此持续汽液循环有效的将热源所产生之热量传递至远端进行热交换。而热管内通常都是以纯水为工作流体,其原因为纯水容易取得且纯水的物理特性中其比热值(specifit heat)及潜热(latent heat)较高,也就是说在单位质量下吸收并带走较多的热,而其中热管虽然为一真空状态,但真空状态并不影响其纯水的凝结温度,而其以纯水为工作流体的热管应用在室外的情况下,若室外的环境温度低于0°时,其热管中的工作流体便为固态的冰,以致于无法发挥高导热性之功能,而相对被散热之相关设备或电子装置的温度便急速升高,进而影响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并使其相关设备或电子装置的使用功能或使用寿命。因此,一般在室外的环境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其热管内之工作流体通常会使用甲醇,但甲醇的比热值比水还低,进而造成该热管在常温的状态下,该使用甲醇为工作流体的热管其导热性或是最大热容量低于以纯水为工作流体的热管,因此为了顾及常温与低温同时可达到最佳导热率的情况下,必须增加热管的数量才能达到最佳的散热特性,且通常需同时以纯水热管与低温热管相互搭配进行组装使用,也因此造成组装上之困扰与组装成本增加之问题,且组装後无法对应所有装置或设备,进而造成可应用性降低之问题产生;技术具有下列之缺点:1.组装困难;2.组装成本增加;3.组装应用性低。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于低温启动且可维持常温运作以提高使用性能,并同时可提高组装应用性并降低组装成本之热管结构改良。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热管结构改良,包含: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一工作流体,且第一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封闭端,而第二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第二管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具有一第二工作流体,且第二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二封闭端,一种热管结构改良,包含: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一工作流体,且第一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封闭端;第二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第二管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二工作流体,且第二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封闭端相对形成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封闭端。更包括有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之内壁,第一毛细结构可为烧结粉末体及复数沟槽及网格体及镀膜其中任一。更包括有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之内壁,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可为烧结粉末体及复数沟槽及网格体及镀膜其中任一。 更包括有一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且第三管体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间,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具有一第三工作流体,且第三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三封闭端。所述第三管体更具有第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管体之内壁,第三毛细结构可为烧结粉末体及复数沟槽及网格体及镀膜其中任一。所述第三工作流体为纯水或甲醇其中之一者。所述第三封闭端相对形成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封闭端。经由第一工作流体或第二工作流体之凝固温度不同,进而达到可于低温启动且可维持常温运作以提高使用性能,并同时可增加组装应用性并降低组装成本之功效;故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方便组装;2.降低制造成本;3.提高组装应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纵向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横向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纵向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横向截面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构件名称为:第一管体1第一容置空间11 第一工作流体12 第一封闭端13 第一毛细结构14 蒸发端15 冷凝端16 第二管体2 第二容置空间21 第二工作流体22 第二封闭端23 第二毛细结构24 第三管体3 第三容置空间31 第三工作流体32 第三封闭端33 第三毛细结构34 热源4【【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热管结构改良第一实施例之纵向截面图及横向截面图,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内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第一容置空间11内具有第一工作流体12,且第一容置空间11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封闭端13并形成真空,所述第一管体1具有第一毛细结构14且两端分别界定有蒸发端15及冷凝端16,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4相对设置于该第一管体1之内壁。所述第二管体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内,且第二管体2内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21,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内具有第二工作流体22,且第二容置空间21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封闭端23并形成真空,其中所述第二封闭端23相对形成于第一容置空间11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封闭端13,所述第二管体2具有一第二毛细结构24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1共同界定有所述蒸发端15及冷凝端16,所述第二毛细结构24相对设置于该第二管体2之内壁。其中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4及第二毛细结构24可以为烧结粉末体及复数沟槽及网格体及镀膜其中任一,于本实施例图中以烧结粉末体作为表示但并不引以为限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结构改良,包含: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一工作流体,且该第一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封闭端;第二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具有第二工作流体,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封闭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嵩蔚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