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29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9
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包括一板状壳体、以及一设于板状壳体内的毛细支撑板,毛细支撑板以其厚度而区隔有一上层部与一下层部,上层部以一第一方向于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上支撑部与上裸空部,而下层部以一第二方向于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下支撑部与下裸空部,且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上皆设有毛细通道。藉此可在薄化的要求下,同时提供均温板内毛细与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3C电子产品薄型化的需求,作为其内部进行散热、传热元件的均温板等元件,也被要求必须薄型化。然而,一般的均温板,除了其上、下板体的厚度外,最重要的是内部的蒸气空间必须足够,且以往通常会于蒸气空间内设置支撑结构,以确保蒸气空间存在并避免影响内部的热交换作用。但在上述薄化的要求下,目前许多均温板除了上、下板体的厚度更薄外,其内部的蒸气空间也将支撑结构予以省略。如此,往往因蒸气空间呈真空状,造成过薄的板体无法承受外部的压力而向内凹入,影响蒸气空间的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其可在薄化的要求下,设于均温板内并同时提供毛细与支撑的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包括一板状壳体、以及一设于板状壳体内的毛细支撑板,毛细支撑板以其厚度而区隔有一上层部与一下层部,上层部以一第一方向于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上支撑部与上裸空部,而下层部以一第二方向于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下支撑部与下裸空部,且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上皆设有毛细通道。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详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3的B部分放大详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5的6-6断面剖示图;图7为图5的7-7断面剖示图。其中,附图标记板状壳体1底板10顶板11毛细支撑板2上层部20上支撑部200上裸空部201毛细通道202下层部21下支撑部210下裸空部211毛细通道212框边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图1的A部分放大详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包括一板状壳体1、以及一设于该板状壳体1内的毛细支撑板2;其中:该板状壳体1可分为一底板10与一顶板11,并用以上、下夹置上述毛细支撑板2后,使三层板相贴接并通过如电焊等加工而封边,进而能将该毛细支撑板2密闭于该板状壳体1内并加以真空化。如图3及图4所示,该毛细支撑板2可为一金属板构成,例如铜板,设于上述板状壳体1内,并可于其外周缘形成一框边22,以供底板10与顶板11夹置于该毛细支撑板2的框边22上,而能进行封边时一并被密封于板状壳体1内。该毛细支撑板2可通过如蚀刻等加工制成而构成以下结构:以毛细支撑板2的厚度而区隔有一上层部20与一下层部21,上层部20以一第一方向于毛细支撑板2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上支撑部200与上裸空部201,而下层部21以一第二方向于毛细支撑板2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下支撑部210与下裸空部211,且上支撑部200与下支撑部210上皆设有毛细通道202、212。再请参阅图5、6及所示,更详细地,上述上层部20超过毛细支撑板2的厚度一半以上,而下层部21同样超过毛细支撑板2的厚度一半以上;如此,上、下层部20、21仍可维持着上、下支撑部200、210相互重叠的部分而构成毛细支撑板2一体的型态。此外,位于上、下支撑部200、210上的毛细通道202、212,亦可分别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而构成沟槽状者,进而便于封存于容置空间100内的工作流体(图略),可依循着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向进行毛细作用而扩散或分布于板状壳体1的板面上,以达到均匀热传的效果。再者,请一并参阅图5及7所示,由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是在上述板状壳体1的板面投影上呈彼此交错,因此毛细支撑样2的上层部20的上裸空部201,会与下层部21的下裸空部211相互重叠,故其彼此相互重叠的部分,可构成直接连通板状壳体1的底板10与顶板11的蒸气空间,以在维持最短的距离内(即毛细支撑板2的厚度)保持蒸气流通的顺畅且无阻碍,进而便于均温板进行热交换而确保其作用与效果。尤其在上述毛细支撑板2以其上层部20贴接顶板11内面、下层部21贴接底板10内面的前题下,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维特所述蒸气空间的存在,防止板状壳体1内凹等问题产生。所以,藉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板状壳体;以及/n一毛细支撑板,设于该板状壳体内,并以该毛细支撑板的厚度而区隔有一上层部与一下层部,该上层部以一第一方向于该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上支撑部与上裸空部,而该下层部以一第二方向于该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下支撑部与下裸空部,且该上支撑部与该下支撑部上皆设有毛细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状壳体;以及
一毛细支撑板,设于该板状壳体内,并以该毛细支撑板的厚度而区隔有一上层部与一下层部,该上层部以一第一方向于该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上支撑部与上裸空部,而该下层部以一第二方向于该毛细支撑板上形成彼此相邻排列的下支撑部与下裸空部,且该上支撑部与该下支撑部上皆设有毛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状壳体具有一底板与一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毛细支撑板外周缘形成一框边,而该底板与该顶板即夹置于该毛细支撑板的框边上并进行封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毛细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证都廖邦宏王健名
申请(专利权)人: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