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57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钻床,旨在解决在加工内螺纹时,要两次对准和一次移动工件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钻床,包括机床本体,机床本体包括支撑臂、固定臂、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固定臂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之间设有转盘,固定臂内设有槽轮机构,固定臂内设有供槽轮机构活动的空腔,槽轮机构包括电机、槽轮和拨盘,槽轮对称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一端与转盘连接,槽轮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钻床,能够解决在加工内螺纹的过程中,不需要两次对准和一次移动工件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钻床
本技术涉及钻孔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钻床。
技术介绍
钻床是具有广泛用途的通用性机床,可对零件进行钻孔、扩孔、铰孔、锪平面和攻螺纹等加工。在钻床上配有工艺装备时,还可以进行镗孔,在钻床上配万能工作台还能进行钻孔、扩孔、铰孔。现有的钻床在对工件进行内螺纹加工时,一般先用钻头对准位置进行钻孔,然后移动工件位置,用攻螺纹刀对准钻孔进行攻内螺纹,因此在加工内螺纹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对准和一次移动工件位置,导致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520100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钻床,包括工作台、支撑臂、固定臂、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钻头、攻螺纹刀,钻头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转轴,攻螺纹刀为管状螺纹刀并套接于钻头外且与钻头滑动连接,第一轴承的内环与攻螺纹刀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内环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连接臂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的外环和第二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攻螺纹刀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上述方案由于攻螺纹刀套设于钻头外,钻头与攻螺纹刀同轴,不必移动工件和再次对准,即可先后进行钻孔和攻螺纹,从而使用方便,提高加工效率。由于钻头和攻螺纹刀分别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转动,可以减少钻头和攻螺纹刀之间相互切换时的相互干扰的阻力,使得切换钻头与攻螺纹刀时所花的时间更少,从而使用更方便,加工效率更高。同时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钻床,在固定臂的空腔中设置槽轮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槽轮的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带动转盘转动,从而使得转盘更换钻头和攻螺纹刀,工作人员不必移动工件和再次对准,可先后进行钻孔和攻螺纹,提高了加工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钻床,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包括支撑臂、固定臂、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所述固定臂的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固定臂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和槽轮机构,所述空腔供于槽轮机构在空腔内部转动,所述槽轮机构包括电机、槽轮和拨盘,所述槽轮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与转盘连接,所述槽轮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槽轮上设置槽口,所述拨盘上设置有用于与槽口相配合的圆销,所述拨盘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臂固定连接在机床本体上,固定臂的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且在固定臂的内部设置有供槽轮机构转动的内腔,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的一端穿过转盘与转盘连接,另一端与槽轮固定连接,且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对称设置在槽轮两端,工作人员开始使用钻床时,首先驱动电机,使得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拨盘开始转动,从而与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的转轴开始转动从而带动槽轮转动,使得槽轮在空腔的内部转动,同时拨盘上的圆销就会转入到槽轮上设置的槽口中,且槽轮上的槽口设置有四个,圆销转入槽口两次后,实现设置在槽轮两端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更换位置,同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带动转盘开始转动,从而方便了与转盘连接的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通过转动更换位置,工作人员不必再进一步移动工件和再次对准,从而实现了方便钻床的使用,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轮上设置有内凹弧,所述拨盘上设置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上设置有与内凹弧形状相配合的外凸圆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销从槽口中转出时,锁止块上的外凸圆弧会将内凹弧卡住,当圆销重新转入到槽口中时,外凸圆弧正好会将内凹弧松开,从而防止槽轮自行的转动,使得槽轮和拨盘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钻孔件包括钻头、第一电机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二钻孔件包括攻螺纹刀、第二电机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一端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另一端分别于钻头和攻螺纹刀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一电机,使得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轴承开始旋转,第一轴承的旋转从而带动与第一轴承转动连接的钻头开始旋转,实现工件进行钻孔,驱动第二电机,使得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轴承开始旋转,第二轴承的旋转从而带动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的攻螺纹刀开始旋转,实现工件进行攻螺纹的操作,从而实现工作人员不必再次移动工件和再次对准,即可先后进行钻孔和攻螺纹,提高了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与钻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轴承与攻螺纹刀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钻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攻螺纹刀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轴承与钻头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钻头在钻孔时通过第一伸缩杆的伸缩而实现伸缩,设置的第一弹簧使得第一伸缩杆在伸缩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钻头在钻孔时能够进行弹性伸缩,从而不至于第一伸缩杆硬性伸缩导致钻头断裂,在第二轴承与攻螺纹刀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攻螺纹刀在攻螺纹时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缩实现伸缩,且设置的第二弹簧使得第二伸缩杆在伸缩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攻螺纹刀在攻螺纹时能够进行弹性伸缩,从而不至于第二伸缩杆硬性伸缩导致攻螺纹刀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攻螺纹刀的直径大于所述钻头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攻螺纹刀的直径大于钻头的直径,从而实现了工件先后进行钻孔和攻螺纹,且工件时在钻孔之后,在钻出的孔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攻螺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转盘之间的接触壁涂覆有耐磨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转盘之间的接触壁涂覆耐磨涂层用于增加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耐磨性,从而实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转动过程中不容易被磨损,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床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支撑臂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臂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使得机床本体在运作过程中稳定性较好,且设置固定座使得机床本体放置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固定座与夹紧装置之间设置有滑槽,所述夹紧装置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若干T型限位块,所述T型限位块两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滑槽两侧设置有与螺栓一致的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件进行钻孔和攻螺纹,能够将工件放置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内部的凹槽中实现将工件夹紧,且夹紧装置能够在固定座的滑槽上进行滑动,从而实现机床本体能够放置大小不一的工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钻床,包括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包括支撑臂(2)、固定臂(3)、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所述固定臂(3)的一端与支撑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之间设置有转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内设置有槽轮机构,所述固定臂(3)内设置有供槽轮机构活动的空腔(32),所述槽轮机构包括电机、槽轮(5)和拨盘(4),所述槽轮(5)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的一端与转盘(12)连接,所述槽轮(5)与所述空腔(3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槽轮(5)上设置有槽口(30),所述拨盘(4)上设置有与槽口(30)相配合的圆销(28),所述拨盘(4)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钻床,包括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包括支撑臂(2)、固定臂(3)、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所述固定臂(3)的一端与支撑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钻孔件和第二钻孔件之间设置有转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内设置有槽轮机构,所述固定臂(3)内设置有供槽轮机构活动的空腔(32),所述槽轮机构包括电机、槽轮(5)和拨盘(4),所述槽轮(5)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的一端与转盘(12)连接,所述槽轮(5)与所述空腔(3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槽轮(5)上设置有槽口(30),所述拨盘(4)上设置有与槽口(30)相配合的圆销(28),所述拨盘(4)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5)上设置有内凹弧(29),所述拨盘(4)上设置有锁止块(31),所述锁止块(31)上设置有与内凹弧(29)形状相配合的外凸圆弧(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钻孔件包括钻头(17)、第一电机(8)和第一轴承(10),所述第二钻孔件包括攻螺纹刀(18)、第二电机(9)和第二轴承(11),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的一端与转盘(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琼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步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