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49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旨在解决空气锤在作业过程中震动过大,导致工作的稳定性不够,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包括锤体和砧座,锤体上设置有压板,砧座上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板,底座的后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转动块,压板下方设置有压块,连接板上设置有减震弹簧一,减震弹簧一的另一端设置有减震块,压块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一,拉杆一的另一端与转动块连接,减震块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二,拉杆二的另一端与转动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能够减小工作过程中空气锤的震动,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的安全系数。

An air hammer with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锤,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
技术介绍
空气锤,自由锻造机器的一种,由两个压缩汽缸将空气压缩,通过分配阀送入工作汽缸,推动活塞连同锤头作上下运动起锤击作用,操作灵活,广泛用于中小型锻件的生产。现有的空气锤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锤减震效果并不好,影响到了空气锤工作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安全系数。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861364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固定杆、伸缩套杆和固定板,伸缩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固定板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立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弹性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杆、立柱、移动板和滚轮,利用立柱受力,进而带动滚轮在移动板上进行滑动,对空气锤本体进行减震,增加了空气锤本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因震动导致空气锤本体损坏,从而延长了空气锤本体的使用寿命,使空气锤本体能够耐久长时间使用。同时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通过在锤体与砧座的两侧设置压板和底座,并在压板与底座之间设置减震块与减震弹簧一,达到减小空气锤在作业过程的震动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包括锤体和砧座,所述锤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压板,所述砧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板位置对应的底座,所述底座靠近砧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座的后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块,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压块,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一,所述减震弹簧一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减震块,所述压块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一,所述拉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块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二,所述拉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锤开始作业后,压板会随着锤体一起向下推进,压板会带动与其焊接固定的压块下压,压块下压后会带动拉杆一下压,拉杆一会带动转动块与其连接的一端旋转,转动块旋转后会带动与其在同一端连接的拉杆二向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推进,拉杆二会带动减震块一起向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推进,从而带动减震块与连接板之间的减震弹簧一收缩,以此来减小锤体在作业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了空气锤工作中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系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一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支撑器,所述弹簧支撑器包括有框架、定位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套设有减震弹簧二,所述减震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和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下方设置有供支撑杆伸出的通孔一,所述支撑杆伸出框架的一端与所述拉杆一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二,所述定位板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按压杆,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供按压杆伸出的吊孔,所述按压杆伸出的一端与所述拉杆一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杆一受到压块的挤压时,拉杆一会将按压杆压向靠近定位板的一端,按压杆就会将定位板向框架的下方压缩,使定位板与框架之间的减震弹簧二收缩起来,进一步减小了空气锤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弹簧二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进一步减小了空气锤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与所述压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二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压向底座时,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会折叠起来,转动杆一与压板的连接处会向转动杆二和底座的连接处靠近,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的连接处则会向远离锤体的一端推进,使压板在下压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一与所述转动杆二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压缩起来后,会带动减震弹簧三进行伸缩,进一步增强了减小震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靠近锤体的一端,所述砧座上开设有供滑杆通过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随着锤体下压的过程中,会随着锤体一起震动,此时压板下方的滑杆会在滑槽中移动,使压板在下压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砧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砧座与压板之间的复位弹簧进一步增强了减小锤体震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与所述滑杆的外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杆移动的过程中,滑槽内壁上的万向滚珠会贴着滑杆的表面滚动,减小了滑杆与滑槽之间的摩擦,使滑杆的移动更加顺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当空气锤开始作业后,压板会随着锤体一起向下推进,压板会带动与其焊接固定的压块下压,压块下压后会带动拉杆一下压,拉杆一会带动转动块与其连接的一端旋转,转动块旋转后会带动与其在同一端连接的拉杆二向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推进,拉杆二会带动减震块一起向靠近连接板的一端推进,从而带动减震块与连接板之间的减震弹簧一收缩,以此来减小锤体在作业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了空气锤工作中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系数;其二,当压板压向底座时,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会折叠起来,转动杆一与压板的连接处会向转动杆二和底座的连接处靠近,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的连接处则会向远离锤体的一端推进,使压板在下压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空气锤的结构特征;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拉杆一和拉杆二的结构关系;图3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空气锤的外部结构特征;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弹簧支撑器的结构特征。图中:1、锤体;2、砧座;3、压板;4、底座;5、支撑板;6、连接板;7、转动块;8、拉杆一;9、拉杆二;10、压块;11、减震块;12、减震弹簧一;13、弹簧支撑器;14、转动杆一;15、转动杆二;16、减震弹簧三;17、滑杆;18、滑槽;19、万向滚珠;20、复位弹簧;21、框架;22、定位板;23、支撑杆;24、减震弹簧二;25、按压杆;26、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锤体1和砧座2,锤体1的两侧均设有压板3,压板3与锤体1焊接固定,砧座2的两侧设有与压板3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包括锤体(1)和砧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压板(3),所述砧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板(3)位置对应的底座(4),所述底座(4)靠近砧座(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底座(4)的后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块(7),所述压板(3)下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压块(10),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一(12),所述减震弹簧一(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减震块(11),所述压块(10)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一(8),所述拉杆一(8)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7)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块(11)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二(9),所述拉杆二(9)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7)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包括锤体(1)和砧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压板(3),所述砧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板(3)位置对应的底座(4),所述底座(4)靠近砧座(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底座(4)的后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块(7),所述压板(3)下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压块(10),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一(12),所述减震弹簧一(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减震块(11),所述压块(10)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一(8),所述拉杆一(8)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7)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块(11)上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拉杆二(9),所述拉杆二(9)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块(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一(8)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支撑器(13),所述弹簧支撑器(13)包括有框架(21)、定位板(22)和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外侧套设有减震弹簧二(24),所述减震弹簧二(24)的两端分别与框架(21)和定位板(22)固定连接,所述框架(21)的下方设置有供支撑杆(23)伸出的通孔一,所述支撑杆(23)伸出框架(21)的一端与所述拉杆一(8)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22)与所述支撑杆(23)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22)上设置有供支撑杆(23)穿过的通孔二,所述定位板(22)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按压杆(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琼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步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