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诺亚公司专利>正文

平口式封口的热管与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37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封口方法,该热管包括一具有一开放口的中空腔体,及一封设该开放口的封口座,该封口座包括一连通该中空腔体的充填口,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A)在该充填口上固设一密封体;    (B)以一除气充填针穿刺入该密封体并伸入到该中空腔体内进行除气、充填作业;及    (C)将该除气充填针拔出该密封体,并借助该密封体的弹性回复力密封该除气充填针穿刺过的孔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维持外观完整度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与其封口方法。(2)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热管的制造方法,是先建构一具有一开放端与一界定出内腔室的金属中空管体,再将适量的工作流体自该开放端注入该中空管体后,最后将该中空管体抽真空后封口(即密封该中空管体的开放端)。上述现有热管的封口方法,是包含下列步骤(A)如图1、2所示,先将该中空管体11的开口端111通过机具夹合加工后,使其形成一热管10的基本型态;(B)如图2、3所示,接着利用机具剪断经夹合加工作业所产生的一扁平封口端部112(即封嘴部位)的顶段部位1121,并于剪断后施予点焊(如图4所示的焊点12)以达到封口气密效果。但实际使用时,前述外凸的扁平封口端部112容易受外力碰断而导致该热管10泄漏,且具有外型不美观与该扁平封口端部112会增加该热管10长度的情形,相对需要较大的摆放空间,以及其采用先注入工作流体再抽真空的作法,会回抽吸掉部份已注入该中空管体11中的工作流体,导致无法精确控制中空管体11内的工作流体数量与有效确保热管10的品质,加上现有热管10制程因先充填后再抽真空衍生设备较复杂,实际运用时屡受业者诟病。(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封口处平齐与可有效控制工作流体充填量的热管。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外观平整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封口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平口式封口的热管,适用于以一除气充填针穿刺入以充填工作流体,包含一具有一开放口的中空腔体、一封设该开放口的封口座,及一填塞在该封口座内的密封体;该中空腔体包括一开放口并界定出一内腔室;该封口座是封设在该中空腔体的开放口,并包括一自该封口座的一外表面上形成且可连通该内腔室的充填口;该密封体填塞于该封口座内并封闭该充填口,使该除气充填针穿刺经过该密封体、充填口并伸入该中空腔体的内腔室进行除气、充填,当该除气充填针拔出该密封体,借助该密封体的弹性回复力密封该除气充填针穿刺过的孔隙。此外,一种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封口方法,该热管包括一具有一开放口的中空腔体,及一封设该开放口的封口座,该封口座包括一连通该中空腔体的充填口,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在该充填口上固设一密封体;(B)以一除气充填针穿刺经过该密封体、充填口并伸入到该中空腔体内进行除气、充填作业;及(C)将该除气充填针拔出该密封体,并借该密封体的弹性回复力密封该除气充填针穿刺过的孔隙。另外,一种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封口方法,该热管包括一具有一开放口的中空腔体,及一封设该开放口的封口座,该封口座包括一连通该中空腔体的充填口,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在该充填口上固设一密封体;(B)将一定位块密贴在该密封体上,并使该定位块的一外表面与该封口座的一外表面平齐;(C)以一除气充填针贯穿该定位块与该密封体、充填口并伸入到该中空腔体内进行除气、充填作业;及(D)将该除气充填针拔出该定位块与该密封体,并借该密封体的弹性回复力密封该除气充填针穿刺过的孔隙。(4)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现有热管的封口方法的一动作图,说明一夹合机具欲夹合一中空管体的一开放端。图2是该封口方法的一动作图,说明该夹合机具夹合在该中空管体的开放端。图3是该封口方法的一动作图,说明利用一机具剪断经夹合加工作业所产生的一扁平封口端部(即封嘴部位)。图4是该封口方法的一动作图,说明该热管的扁平封口端部经剪断后施予点焊,以达到封口气密效果。图5是本专利技术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图,说明一除气充填针伸入该中空腔体的一内腔室内进行进行除气与充填预定材料等加工作业。图7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图,说明一加工机具将一定位块密贴在该密封体上。图8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说明该定位块密贴在该密封体上,使该密封体更紧迫密合在该封口座的充填口上。图9是本专利技术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说明该定位块为一封胶机具注入在该密封体上固化形成的胶状物。图10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图12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除气充填针伸入该中空腔体的一内腔室内进行除气与充填预定材料等加工作业。图13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剖视图,说明该定位块的一贯孔是利用点焊方式达成密封状态。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封口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流程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封口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流程图。(5)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标号来表示。如图5、6、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适用于以一除气充填针21(含除气针、充填针)先除气后、再注入适量的充填物,该充填物为工作流体;该热管1包含有一包括一开放口31的金属中空腔体3、一固定地密合在该开放口31的金属封口座4、一填塞于该封口座4内的密封体5,及一密贴在该密封体5上的定位块6。该中空腔体3包括一开放口31,及一由一围绕壁32的一内表面321界定出的内腔室33。该封口座4是固定地密合在该中空腔体3的开放口31,在本例中该封口座4是焊固在该开放口31上,且该封口座4也可采用螺合组结于该围绕壁32,或利用机具使迫紧于上述的围绕壁32上;该封口座4并包括一自该封口座4的一外表面41上形成且可连通该中空腔体3的内腔室33的充填口42、一环绕该充填口42且自该封口座4的外表面41下凹形成的接合孔43;该接合孔43的孔径呈由上往下缩小。该密封体5是填塞于该封口座4的接合孔43内并封闭该充填口42,在本例中该密封体5为一具有弹性的硅胶体或橡皮。该定位块6是利用如图7所示的加工机具7使其密贴在该密封体5上,使该密封体5更紧迫密合在该封口座4的充填口42上,并使该定位块6的外表面61与该封口座4的外表面41平齐(如图8所示的平直线L),以形成一平口式封口的热管。如图6、8所示,使用时,将一除气充填机2的除气充填针21穿刺进入该密封体5并伸入该内腔室33以进行除气、充填适量工作流体;当使用者将该除气充填针21拔出该密封体5后,该密封体5会因本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而紧实密封该封口座4的充填口42;其不同于如图4所示的现有封口方法制成的热管10需要夹合加工,与利用机具剪断该扁平封口端部112(即封嘴部位),相对本专利技术可维持外观平整度与不虞被外力碰断,更可缩减该热管1的长度,提高空间排列的实用性,以及精确控制工作流体的充填量与制程设备较简单,有效确保该热管1的工作品质。如图9、10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地方在于该定位块6’为如图9所示的封胶机具8注入在该密封体5上后固化形成的胶状物。如图11、12、1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口式封口的热管1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地方在于该定位块6是呈T字型,并具有一供该除气充填针21穿刺进入的贯孔62;本例中该接合孔43的孔径呈由上往下缩小,并具有一位于最下方且与该充填42相连通并供该密封体5容置其内的圆形底接合部431,及一扩设在该圆形底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俊光郭晋良
申请(专利权)人:诺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