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邸志伟专利>正文

可以不用任何能源的环保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7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具有“热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器。现有空调器一般制造一定量的热能或冷量,需要消耗约1/3至1/4的电能,而且有一定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几种不耗能或少耗能,无噪音或噪音小的环保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六十年代宇宙开发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的“热管”或U形导管或O形导管,把其至少一部分插入冷源或热源(地、水等)中。上述O形管最好是内装流体并全封闭的,可以产生对流,也可有流体驱动装置或压缩制冷、热泵制热系统。上述“热管”最好有可调百页窗配合。上述三种管可以配备流体对流系统或和强制流体流动装置。前述三种管也可配备压缩制冷或/和热泵制热系统。本专利技术流通通路中可以采用限压泻流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U形导管或O形导管的管外可以有直线电机初级,管内有可磁化流体。该方案可适用于其它流体通道,可用于潜水泵、喷水发动机等,具有高效、长寿命、低噪音等特点。当气体中具有或加入可磁化成份(如水份等),也可成为风机或(环保)喷气发动机。还可作为泥浆,混凝土泵使用。该装置最好采用超导体。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热管”元件,与现有空调相比,具有省电、噪音小等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几种管是采用插入地中,夏天制冷时低于环境温度,冬天制热时高于环境温度,因而耗电省,即是采用环保介质也可达到较高的能效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热管”技术的示意图。图1中1是热管,2是百页窗,3是热管,4是百页窗,5是房间,6是大地或水池上盖或其它冷、热源(余以此类推)。图1中可以采用1和2方式夏天制冷或冬天制热(但不会超过地温),用百页窗调节温度;也可采用3和4方式。图2是热管处在房间外示意图。图2中,7是热管,8是换热器,9是导管,10是流体驱动装置或压缩机,11是换热器,12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限压泻流阀(或称限压膨胀阀),13是大地,14是房间。图2中可以依靠换热器8、11和导管9形成的对流制冷或制热(不高于地温),也可增添驱动装置或压缩设备和毛细管等12来制冷或制热。图3是U形管的一种方式的横切面示意图。图3中,15是外管,16是内管外层,17是保温材料,18是内管内层,A-A是剖切标志。图4是U形管的另一种方式的横切面示意图。图4与图3相似,B-B是剖切标志。图5是U形管的另一种方式的横切面示意图。图5与图3、图4相似,虚线表示内管可扩大至该形状。图6是图3的A-A向剖切面示意图。图6中,19是外管,20是内管外层,21是内管内层,22是保温材料,23是底板,24是顶板。图6中,内、外管管口能区分开即可。内管应先把底档板23与内管内、外层焊接在一起。然后装入保温材料,再把顶板与内管内、外层焊接在一起。图7是图4的B-B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5的C-C向剖切面示意图。图7、图8与图6相似。图9是U形管的另一种方式剖切面示意图。图9中,25是外管,26是内管,27是保温材料,28是底密封圈,29是顶密封圈。图9中,应先把密封圈与内管粘牢,然后推入外管中,把管口向上,在内、外管间注入适量粘合剂,等内、外管与密封圈相互粘牢后,装入保温材料,随后给顶密封圈上涂匀胶与内、外管粘牢。图9中,如果保温材料不受流体影响,并能够承受工作压力,也可不用内管和密封圈28、29,而仅用外管与保温材料。图10是U形管的另一种形式剖切面示意图。图10与图9相似。图11是图9的俯视图(补充完整后的,否则只能看到图11的上半部分)。图11中30是外管,31是内管,32是顶密封圈。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补充完整后的,否则只能看到图12的上半部分)。图12与图11相似。图13是U形管的配套管路示意图。图13中33是导管,34是热交换器,35是导管,36是驱动装置或压缩机构,37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限压泻流(膨胀)阀。图13中,导管33、35的两个头分别接在U形管的两个管口上,与U形管相通,形成回路。如果是冬天制热,不用驱动装置或压缩机构和限压泻流阀36、37,仅靠流体对流即可,但制热温度不会高于热源(如地)的温度。如果夏天制冷可以仅加驱动装置。如果想冬天制热,夏天制冷的效果更好,也可用上压缩机构与毛细管,限压泻流阀37配合使用。图14是限压泻流阀(或称膨胀阀)示意图。图14中38是档板,39是限压泻流片,40是低下泻流阀及阀杆,41是限压泻流片弹簧,42是低下泻流阀弹簧,43是低下泻流阀定位架和定位孔,44是限压泻流片定位销及与限压泻流片相连的定位孔(最好两个以上),45是泻流片泻流时位置(弹簧被压缩后未画出)。46是低下泻流阀泻流时示意(弹簧被压缩后未画出),47是具有保温材料的导管(保温导管),D-D为剖切标志。图14中,弹簧42的弹力稍大于低下泻流阀及阀杆的重量即可,弹簧41的弹力最好不大于压缩机额定工作压力作用于(图中右向)限压泻流片及低下泻流阀的压力之和。双向工作时,保温导管47另一头应与此相同,只不过象是该图旋转了180度。另有两个限压泻流片的定位销及孔未画出,见图16。图15是具有双向限压作用的泻流阀示意图。图15基本与图14相似,就好似两个图14中的结构反向配置,仅简化了弹簧(但弹力不变),把低压泻流阀阀杆连为一体,并且用外壳代替了保温管的位置。E-E为剖切标志。图16是图14中D-D或图15中E-E向剖面示意图(已补充完整)图16中48是档板,49是限压泻流片,50是低压泻流阀,51是泻流片定位销及定位孔,三个成规律分布,52是低压泻流阀定位架和定位孔,53是保温导管。图16中弹簧未画出。图14、图15也可看作是具有图14、15的剖面的泻流阀的示意图,即也可是方的横切面。图17是O形管示意图之一。图17中54是外管,55是保温内管,56是流体驱动装置或压缩机,57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限压泻流阀,58是隔板,59是热或冷源(大地)。图17的横切面与图3相同。图17的下半部分与图6的下半部分相同。毛细管和电子膨胀阀一头与外管相通,一头与内管相通(余类推)。隔板的安装可采用先把隔板焊在保温导管的相应部位,再把隔板与隔板以下的外管焊接在一起,最后再把隔板以上的外管与隔板处焊在一起。图17中用液体驱动装置则无毛细管等57。图17中用压缩机则有57。图18中,60是外管,61是保温内管,62是流体驱动装置或压缩机,63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限压泻流阀,64是热源或冷源(地等)。图18的下半部分与图7、图8相似。图18的横切面可以似图4,也可以似图5。图19是O形管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图19中65是外管,66是保温管,67是密封圈,68是驱动机构或压缩机构,69是热源或冷源(地等)。图19的横切面与图11相似,图19的下半部分与图9的下半部分相似。图19中保温管的加工方法与图9相近。仅需给图9的结构上面补焊一段半圆形管。图19中如果管中的介质是可磁化流体,则驱动器可采用直线电机的初级,如果想具有压缩作用,最好两面(实线和虚线所示)以上具有驱动装置。图20是O形管的另一种方式示意图。图20中,70是外管,71是保温管,72是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限压泻流阀,73是驱动机构或压缩机构,74是热源或冷源(地等)。图20基本与图19相似。图20中,如果介质是可磁化流体,为了达到压缩目的,可牺牲一部分导管的截面积,而尽可能环向布置直线电机初级,见虚线。箭头所指是流体在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邸志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