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散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微型热管及微型热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热管,是一种内部有铜粉或金属网形成的毛细材,且注入适量的工作液之后,将两端封闭的一种密闭管体。中国台湾第TWI447342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复合毛细结构的热管,其结构上具有内部的一第二管体配合铜粉及沟槽来形成复合毛细结构。此外,中国台湾第TWM499544号专利,则揭露一种具有多个毛细组织的热管。然而,无论是前述两件专利案的热管,或是目前已知的热管,主要是直径在6毫米(mm)的规格,目前,并没有任何稳定且有效的技术可以制造出直径在3毫米(mm)以下的热管,而直径在3毫米以下的热管,即为本案所定义的微型热管。目前现有技术的所以无法成功制造出直径在3毫米以下的热管,其原因很多,以下说明其中两种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现有的毛细结构做法都是在管壁烧结铜粉、铺设铜网或在抽管时在管壁形成沟槽,甚至于复合设置(如前述2件专利),因此以目前的做法欲在微型热管内设置铜粉或铜网等毛细结构,会因管内空间受限而变得不切实际,难有功效;加上后续工艺(折弯、压扁)的应用需求,会直接破坏毛细结构,使得本来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管体,两端封闭,由一端至另一端沿其身部定义出一受热段、一绝热段以及一冷凝段;该管体的内壁设置有蚀刻后所形成的蚀刻纹路,该蚀刻纹路定义为第一毛细结构且满布于该受热段、该绝热段以及该冷凝段;一第二毛细结构,设置于该管体内且位于该管体的受热段,该第二毛细结构填满该受热段且具有吸附液体的毛细效果;以及一作动液,注入该管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管体,两端封闭,由一端至另一端沿其身部定义出一受热段、一绝热段以及一冷凝段;该管体的内壁设置有蚀刻后所形成的蚀刻纹路,该蚀刻纹路定义为第一毛细结构且满布于该受热段、该绝热段以及该冷凝段;一第二毛细结构,设置于该管体内且位于该管体的受热段,该第二毛细结构填满该受热段且具有吸附液体的毛细效果;以及一作动液,注入该管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呈杂乱排列的纹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的纹路以下述方式成形:以蚀刻液流经该管体内,进而对该管体内壁蚀刻出依该蚀刻液流动方向所形成出的具有规则性排列的纹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毛细结构由铜粉烧结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管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毫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于内管壁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沟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除了满布于该管体的内管壁之外,还满布于该等沟槽的槽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管体表面设有一标记,该标记可供辨识出该受热段的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标记为对该管体表面进行蚀刻所形成。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标记为一套件而套置于该管体;或该标记为一色料而涂设于该管体表面。11.一种微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步骤:备置:备置一管体,两端呈开口状;蚀刻:对该管体通入蚀刻液,该蚀刻液即对该管体内壁进行蚀刻而于该管体内壁面形成蚀刻纹路,并将该蚀刻纹路定义为第一毛细结构;一端封口:将该管体的一端以无焊料焊接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积德,
申请(专利权)人:极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维尔京群岛;V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