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589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16:37
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属于介质热交换技术领域。为壳体式套筒型结构,总体结构分为连通式腔体和密闭式筒体的两部分,壳体式套筒型结构的外腔体顶部连接水口,外腔体的一端连接法兰,外腔体内腔有套筒,套筒连接U型微热管板束。U型微热管板束为多组,U型微热管板束成发射状与套筒连接。U型微热管板束闭口侧安装于套筒内,U型微热管板束开口侧安装于内腔内并连接增加换热面积的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换热器体积较小,连接简单,根据安装空间和位置的情况可以决定换热器的横、竖使用形式,更便于安装,安装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可以水平、竖直、倾斜的安装方式,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属于介质热交换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热管板束制作壳体换热设备,换热效率低的,换热器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为壳体式套筒型结构,分为连通式腔体和密闭式筒体的两部分,连通式腔体内有:增加肋片的微热管U板束的开口端、密闭式筒体内壁,蒸汽、烟气、废气热流体的进出口及连接法兰;密闭式筒体体内有:微热管U型板束的闭口端,用于固定微热管U型板束的密闭式筒体外壁、热水进出口以及连通式腔体外布设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冲刷排污口及排气口部件;壳体式套筒型结构的外腔体顶部连接水口,外腔体的一端连接法兰,外腔体内腔有套筒,套筒连接U型微热管板束。U型微热管板束为多组,U型微热管板束成发射状与套筒连接。U型微热管板束闭口侧安装于密闭式筒体内,U型微热管板束开口侧安装于连通式腔体内并连接增加换热面积的肋片。外腔体的底部连出水口。腔体内可连通蒸汽、烟气、废气等热介质。本技术的优点是换热器体积较小,连接简单,根据安装空间和位置的情况可以决定换热器的横、竖使用形式,更便于安装,安装不受安装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壳体式套筒型结构,分为连通式腔体和密闭式筒体的两部分,连通式腔体内有:增加肋片的微热管U板束的开口端、密闭式筒体内壁,蒸汽、烟气、废气热流体的进出口及连接法兰;密闭式筒体体内有:微热管U型板束的闭口端,用于固定微热管U型板束的密闭式筒体外壁、热水进出口以及连通式腔体外布设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冲刷排污口及排气口部件;壳体式套筒型结构的外腔体顶部连接水口,外腔体的一端连接法兰,外腔体内腔有套筒,套筒连接U型微热管板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热管壳体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壳体式套筒型结构,分为连通式腔体和密闭式筒体的两部分,连通式腔体内有:增加肋片的微热管U板束的开口端、密闭式筒体内壁,蒸汽、烟气、废气热流体的进出口及连接法兰;密闭式筒体体内有:微热管U型板束的闭口端,用于固定微热管U型板束的密闭式筒体外壁、热水进出口以及连通式腔体外布设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冲刷排污口及排气口部件;壳体式套筒型结构的外腔体顶部连接水口,外腔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冶张雷崔宝亮吕华芳潘庆坤冯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天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