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传热技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及以该制法制成的均温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传热装置,例如平板式热管、回路热管或均温传热板等,均采用工质液体相变原理来达到传热效果。传统的均温传热板在制造时,须先将其四周焊接好,再依循钻孔、焊管、真空注液、封管口以及点焊等步骤才能完成;另一种方式为,预先于均温传热板的上、下板盖冲模时,预留注液孔,以省略上述钻孔步骤。然而,利用上述制法所制成的均温传热板,一般会留下0.5 3公分长度不等的注液管,且往往因为制程上的控制不易,常常造成均温或传热的效益不彰。再者,外露的注液管易成为应力集中处,导致该处容易坏损,可靠度不佳,并容易因为其外凸而容易受到碰撞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中国台湾公告第1324541号专利,其提供了一种无注液管的传热装置,解决了前述传统传热装置的问题。同时本案专利技术人另外又研究出与前案不同的技术,而提出本专利的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及以该制法制成的均温装置,其不同于先前技术,而仍具有良好的可靠度与散热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步骤:a)备置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b)将一毛细材料以及一支撑架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焊接密封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间的接缝,并且预留一个缝隙;其中,该毛细材料至少具有一上部以及一下部,该支撑架位于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且将该上部及下部支撑而隔开;c)对步骤b)的焊接在一起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组合物进行烧结;d)将一液态工质由该缝隙注入该容置空间,注入的量为一预定份量;以及e)将步骤d)中已注入液态工质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组合物置入一真空环境,且迅速焊接密封该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步骤: a)备置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b)将一毛细材料以及一支撑架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焊接密封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间的接缝,并且预留一个缝隙;其中,该毛细材料至少具有一上部以及一下部,该支撑架位于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且将该上部及下部支撑而隔开; c)对步骤b)的焊接在一起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组合物进行烧结; d)将一液态工质由该缝隙注入该容置空间,注入的量为一预定份量;以及 e)将步骤d)中已注入液态工质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组合物置入一真空环境,且迅速焊接密封该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的底面设有一上毛细结构,该下壳体的顶面设有一下毛细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毛细结构与该下毛细结构为数个沟槽、一铜粉烧结物或一金属织网的其中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d)中,借由一细针管穿入缝隙,并将该液态工质循该细针管注入该容置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系先使用一夹具夹紧该上壳体以及该下壳体,再进行步骤e)的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e)中,在焊接密封该缝隙时使用高能量焊接法。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能量焊接法为电子束焊接法、高频氩弧焊接法、或雷射焊接法的其中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b)中,该毛细材料为一金属织网或一铜粉烧结物的其中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b)中,该支撑架为一网架或数个支撑柱。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液管的均温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部接触于该上壳体的底面,该下部接触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积德,
申请(专利权)人:极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