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809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结构,包括一本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该本体具有一第一内侧、一第二内侧、一第三内侧、一第四内侧及至少一填充有工作流体的腔室,该第一毛细结构是设于腔室内,且具有一设于第一内侧上的第一部分及一从第一部分两侧沿相对的第三、四内侧延伸的第二部分,并且该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此结构设计,藉以有效达到较佳热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有较佳热传效率及抗重力能力佳的 热管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智能电子装置及其他电器设备的微小型化、高性能化日趋显著,这代 表着用于其内部的热传元件及散热元件亦相同需配合朝微小型化及薄型化方向设计,藉以 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热管是一种导热效率极佳的导热元件,其热传效率是优于铜及铝等金属数倍乃至 数十倍左右,因此在各种热关联设备中用作冷却用元件。热管就形状而言,是区分有圆管形状的热管、截面积呈D形状的热管、平板热管 等,主要是被用于冷却电子设备中热源的传导,而由于为了便于安装至被冷却部件及为了 使接触面能获得较大的面积,故所述的平板热管是现阶段被广为使用的,另外随着冷却机 构的小型化、省空间化,使用热管来作为热传导的电子设备亦相同大量选择平板热管来应 用。而传统热管结构有多种的制造方法,例如于一中空管体中填入金属粉末,并将该 金属粉末透过烧结的方式于该中空管体内壁形成一毛细结构层,其后对该管体进行抽真空 填入工作流体最后封管,又或于所述中空管体内置入金属材质的网状体,该网状毛细结构 体会展开并自然的向外伸张贴覆至该中空管体内壁以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本体,其具有一第一内侧、一相对该第一内侧的第二内侧、一第三内侧、一相对该第三内侧的第四内侧及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是设在该腔室内,且其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是形成在该第一内侧上,该第二部分则是从该第一部分的两侧沿相邻该第三、四内侧延伸构成,并且该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该第二部分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本体,其具有一第一内侧、一相对该第一内侧的第二内侧、一第三内侧、一相对该第三内侧的第四内侧及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及至少一第一毛细结构是设在该腔室内,且其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是形成在该第一内侧上,该第二部分则是从该第一部分的两侧沿相邻该第三、四内侧延伸构成,并且该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该第二部分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二、三、四内侧共同界定所述腔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内侧上区分有一毛细形成区及至少一未有毛细形成区,前述未有毛细形成区是位于该毛细形成区两旁,且其分别邻近对应的第三、四内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内设有至少一增生毛细部,该增生毛细部是设置在该第二内侧的毛细形成区上,且相对该第一部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增生毛细部具有一自由端, 该自由端则从该毛细形成区上延伸连接相对的第一部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腔室与第一毛细结构及增生毛细部共同界定一第一蒸汽通道及一第二蒸汽通道,并该第一蒸汽通道是由该第一、 二、三内侧与该第一毛细结构及增生毛细部所包围形成,该第二蒸汽通道是由该第一、二、 四内侧与该第一毛细结构及增生毛细部所包围形成。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内设有至少一增生毛细部,该增生毛细部是设在该第一部分上,且相对该第二内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散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