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及其突变体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2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及其突变体和应用,该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体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2位和第248位经单点或二点突变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高酶活的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再进一步通过定点突变获得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突变体,该突变体不仅具有高酶活(1245.2U/g)、高立体选择特性(e.e.值99.9%),而且能够高效催化前体酮类似物制备西他列汀中间体,转化率最高可达97.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及其突变体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及其突变体和应用。
技术介绍
西他列汀,英文名称sitagliptin,全称(3R)-3-氨基-1-[3-(三氟甲基)-5,6,7,8-四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基]-4-(2,4,5-三氟苯基)丁-1-酮,是由Merck和Codexis公司研制和开发的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药,可通过保护内源性肠降血糖素和增强其作用而控制血糖水平,是一种有巨大潜力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制备sitagliptin主要是不对称合成法,通常使用转氨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生物转化。转氨酶(transaminase,简称TA,EC2.6.1.X)是辅酶型5’-磷酸吡哆醛(PLP)依赖型酶。在反应过程中PLP与5’-磷酸吡哆胺(PMP)会相互进行转换,同时催化氨基从合适的供体到羰基受体的可逆转移。TA可以被分为α-TA和ω-TA。其中,ω-TA可以催化任何结构的酮和胺,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催化制备sita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重组(R)-ω-转氨酶,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该突变体为下列之一:
(1)由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或甘氨酸;
(2)由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且第248位丙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或酪氨酸;
(3)由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且第248位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该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重组(R)-ω-转氨酶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


5.一种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编码基因的基因工程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重组(R)-ω-转氨酶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重组(R)-ω-转氨酶突变体在生物催化前体酮类似物1-(吡咯烷-1-基)-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强贾东旭彭晨李军良程峰张晓健郑裕国何人宝金逸中林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太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